分享

刘禅写下3字“山中寨”,司马昭看后放下杀心,手下不解,司马昭:反过来念

 qiangk4kzk8us4 2020-04-06

众所周知,三国里的蜀国之所以走向覆灭,关键还是因为刘禅的庸碌无为。虽然诸葛亮为他撑起了一片天,但其去世后,刘禅却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导致曾经三国里最强的蜀国却成了第一个灭亡的。从此,后人也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那些毫无作为的皇帝。

不过,刘禅果然就如后人所说,是一个一点上进心都没有的皇帝吗?其实不然,诸葛亮曾在弥留之际问过刘禅一个问题,即“丞相百年之后,子孙应如何自处之。”什么意思呢?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关心诸葛亮的后人应该如何安置,其实也包含了对其后人是否会篡位的担忧。

也是因为这个问题,诸葛亮明白刘禅原来一直不傻,只是平日里隐藏锋芒罢了。况且,虽然蜀国最终亡在了刘禅手里,但主要原因还是诸葛亮死后,无人能挑起大梁所致,并不能归因于刘禅的昏庸。此外,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给了蜀国百姓长达30年的安稳生活,怎么看也不像没有一点策略的人。

当然,除了治国,刘禅在保命这一块也很有造诣。众所周知,蜀国灭亡后,刘禅被司马昭封为了安乐公,从此定居洛阳。为了防止司马昭怀疑自己有东山再起的野心,刘禅可谓是装足了孙子。

成语“乐不思蜀”的典故便出自刘禅,讲得是司马昭为试探刘禅,问久居洛阳的刘禅还思不思念蜀国。结果刘禅来了句“此间乐,不思蜀”,让司马昭哭笑不得。当然,这句“不思蜀”是出自刘禅内心,还是他为了麻痹司马昭刻意这么说,后人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环境下,说不思蜀保命的概率要大得多。

不过,对于司马昭这样疑心病极重的人,也不可能因为这一句话就放下对刘禅的戒心。他依然派人时刻监视着刘禅,刘禅也是深知这点,后来故意在洛阳的府宅门前立了块牌匾,写上了“中山寨”三个大字。

当时探子立马向司马昭汇报此事,不明真相的司马昭以为刘禅终于要有所动作,马上率兵前往刘禅的住处。结果看到匾额上的三个字,司马昭哈哈大笑,马上放下了杀心。

而与之随行的手下将士纷纷表示不解,司马昭直言“将这3个字反过来念便明白了。”原来,“中山寨”反过来谐音“在山中”,意思是刘禅表示自己想要归隐山中,完全没有出世复国的想法,司马昭才得以感到安心。

这之后,司马昭再也没找过刘禅的麻烦。刘禅在洛阳也算是安生下来,其家族也逐渐慢慢壮大。不得不说,连司马昭这样疑心病爆棚的人也能放下戒心,刘禅在安抚人心这一块上还是相当厉害的。也难怪当年诸葛亮如此评价他“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无不指的是刘禅在笼络人心上很有一手。

话说回来,古代一个合格君王的品质不正是要笼络人心吗?刘禅的情商无疑是足够的,但他也知道,蜀国复国已再无任何希望。因此选择了一条最安全的道路来保全自己,今天来看,无外乎也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