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的思念/成长的痛

 老鄧子 2020-04-06

父亲 降央卓玛 - 天下最美的女中音

成长的痛

文/肖生文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会经历许多痛,这些痛,一生都刻骨铭心。李青山的成长就是这样。他由此而成就了自己,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

在李青山的成长道路上,贯穿着一条用父爱和父亲对儿子严格要求编织成的线。这条线牵着他,一直把他送上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李青山的家住在陕南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村里只有二十户人家,房舍依山而建,一条小河将村子分成了东西两半。李青山的家在西半边的最南端,三间老式土坯房,外面的墙皮多处脱落,房子前面一块不大的场地上,长着几棵树,一棵桃树,还小,还有一棵柳树,一棵白杨,房后有两棵碗口粗的翠柏。沟渠对面有一片竹林,那是斜对面邻居家的。房子前的山上长满了龙须草,房后的山上是成片的青岗林。李青山从小就生长在这个绿树环衬,有山有水的地方。

(摄影:浅海)

李青山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村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李青山家更难。李青山是父母的长子。自他出生后,母亲就患上了慢性支气管炎,身体很差。父亲四处求医,也治不好母亲的病。父亲成了全家的顶梁柱。到弟弟和妹妹出生后,全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有时连日常用的煤油、盐都买不起。干活时才点灯,不干活,一家人就在黑暗里度过。这样的苦日子一直陪伴着李青山上了小学五年级,也没有丝毫改变。小学高年级,要求用钢笔写字。父亲和母亲商量说,娃他妈呀,咱窖里还有点洋芋,把它卖了给娃买支钢笔吧。母亲说,就那么一点洋芋了,卖了,一家人吃啥呢?父亲锁着眉头说,再怎么着,也不能把娃的学习给耽搁了吧?看见父亲这个样子,母亲也就不再坚持了。最终用洋芋换来的一元五角钱给儿子买了一支钢笔。李青山握着钢笔,看着父亲,眼里闪着幸福的泪花。可是自从卖了洋芋以后,全家人天天吃野菜喝清汤,这让李青山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更让他痛心的是,这支钢笔仅仅陪伴了李青山半年的时间就丢了。这天放学以后,李青山和同村的孩子们一起去蓄水渠洗澡,回到家里,发现钢笔不见了,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饭也没吃,就旋风似的冲出家门去找钢笔。一双像探照灯似的眼睛,把沟渠和稻田的边上都瞅了个遍,也没找见,李青山懊恼至极。后悔不该去洗这个澡。早在上小学二年级时,他就丢过一支新买的铅笔,结果,换来父亲的一顿柳条抽。现在丢的是钢笔呀,父亲会把自己怎样?急中生智,他用剪刀把衣服口袋剪了一个口子,然后装着委屈的样子说,上衣口袋破了个洞,把钢笔从洞口给滑出去丢了。父亲的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可是已经丢了,还能咋的?便说,让你妈给补补衣服,以后小心就是了。然后和母亲一块儿锄地去了。晚饭后,一家人照例用从山上割来的龙须草搓草绳。龙须草一斤只能卖三分钱,搓成细绳子,一斤就能卖到一毛五。为了供养孩子们,父母天天晚上搓草绳。李青山和父亲搓草绳,母亲给他补衣服。父亲一边搓草绳一边抽旱烟,屋子里静静的,昏暗的油灯下,打发着难耐的时光。钢笔丢了,可也不能专门剪破衣服来哄骗父亲呀!李青山到底没耐住,就把怎样丢的钢笔如实和父亲母亲讲了。原想,上次丢铅笔父亲是用柳条抽的他,这次肯定是绳子了。谁知,父亲不但没抽他,反而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知道错了就好,你快小学毕业了,也应该明白一些事理了。”说罢,就又抽着旱烟搓草绳了。母亲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默默地缝补衣服。龙须草和搓好的细绳在地上散乱着。昏暗的屋子里,李青山纷乱的心绪渐渐清晰起来。半年以后,他高小毕业了。因为没钱,成了班上唯一一个参加了毕业照相而没有拿到照片的学生。几个要好的同学给他赠送礼品作为留念,他也想给这几个同学送点礼物。父亲知道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唉,娃呀,这些日子,咱加吃的盐都是向邻居借的,已经半个多月了,晚上都不点灯,你妈身体又不好,连买药的钱都没有。哪有钱给你买这些东西呢?” 父亲想出去借点钱,可是出去不一会儿就空着两手回来了。接着,对病中的母亲说,要不把屋后的那两棵柏树砍了吧,这礼不能不还人家呀!什么?坎掉那两棵柏树?听妈说,那两棵树是父母结婚时栽下的,要在父亲和母亲百年之后做棺木。如今已经长得碗口粗了,怎么能砍了呢?李青山一阵心痛,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父亲赶忙安慰儿子:“没事儿。卖了树,除了给你的同学买礼品,余下的钱还能给你妈买药。等我和你妈老了,有一块草席就行了。”父亲说话的神态很淡定,李青山的心却在滴血。第二天,父亲就把树砍的卖了。要办的事情都办了。可是屋后却空空的,李青山的心也空空的,剩下的,就只有流不尽的泪水了。

(山村小学  摄影:浅海)

日子再怎么难,也得往前走,这一年九月,李青山考上了初中,学校在离家十多里路的镇上,他只好住校。每个星期天都得从家里带上米和调好的浆水菜做伙食,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米饭要在学校食堂的笼屉里蒸,一次交五分钱加工费。四个班的学生,一百五六十个饭盒都挤在蒸笼里,丢饭盒的事情时有发生。一天中午,因为下课迟了,李青山去吃饭时,饭盒找不见了。对李青山来说,少吃一顿没啥,但饭盒不能丢,那是一元二角钱买来的呀!一个同学说,这有啥大不了的,别人能拿你的饭盒,你就不能拿别人的?李青山觉得不妥,可又没又别的办法,也就拿了别人一个饭盒。一个同学多嘴,让父亲听到了,当即大发雷霆,“你给我跪下,我让你好好长点记性!”李青山马上又想到了柳条。可是父亲没动手。母亲狠狠地戳了他一指头,“书念到狗肚里了!别人拿你的饭盒,你又去拿别人的,这不是害人吗?我和你大千辛万苦供你上学,就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明白事理!知道吗?”母亲的一席话,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李青山的心上。父亲咕嘟咕嘟喝了半碗凉水,眼睛红红的怒吼着:拿人家的饭盒,那是偷,是贼﹗你是中学生了,怎么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脑袋光是个摆设吗?你要对对自己负责!李青山心里不停地自责着,两行泪水沿着脸颊流进了嘴里,又涩又苦。饭盒没了,母亲把仅有的一点白面烙了几个饼,让他带到学校去吃。过了几天,父亲给李青山送来一个周边用红漆刷了一圈的饭盒,那是怕他再丢失。临走时,把家里仅有的五角钱也塞在了他的手里。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他泪眼婆娑,嘴里念叨着:今后一定要管好自己。从此,李青山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也更用功了,成绩不断上升。初中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接过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既沉重又复杂。上初中这几年,家里就已经费了很大的劲儿,上高中光报名费就得五十元钱,加上路费、生活费和其它学习费用,能负担得起吗?回到家里,李青山把入学通知书藏起来。和父母说,自己没考上高中。父亲不信,儿子的学习成绩很好,怎么会考不上呢?看着父亲急切的神色,李青山只好把入学通知书拿了出来,尔后转身冲进里屋,蒙头大哭。父亲和母亲却满脸堆笑。只听得父亲说:我就说嘛,娃学习这么好,不会考不上的。娃儿,不要哭,别说是上个一中么,就是上大学,也供得起你!”父亲说话时激动得眼圈都红了。李青山心疼地望着父亲,他把想去镇上读高中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可父亲不同意:我就是吃菜咽糠也要把你送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的前程如此关心,李青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接下来,父亲一直忙着借钱,还去一个砖厂拉砖。大暑天,在砖窑里忍受着高温的难耐;母亲在家里,依然每天晚上伴着星星月亮搓草绳,常常熬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父亲干活挣钱,母亲卖草绳挣钱,又和亲戚借了一点,凑够了上学的费用。李青山终于迈进了县一中的大门。

县一中是另外一个世界。这里,绝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县城以及周边的平原地区,穿的都比较好,而 自己穿的是带着多处补丁的衣裤。大多同学是在学校买菜吃,即使从家里带来的菜,也是香味扑鼻,李青山还是吃着从家里带来的浆水菜,一个月里只有吃完从家里带了的东西,最后这十天,才在学校买一点菜吃。在同学们中间,李青山觉得自己衣服上的补丁是那样的显眼,浆水菜是如此的寒酸。由于离家远,买不起车票,只好一个月回一次家,还是步走。时间长了,特别想家。逢到这时,李青山就站在高处,朝家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其时,父亲干活儿的身影,母亲搓草绳的身影,便在眼前晃过来,又晃过去,最终晃出李青山满眼泪水。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改变这种日子。

高二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李青山。这年夏天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李青山同往常一样来到了宿舍门口,发现门紧锁着,仔细一看,门上换了锁。只好在门外等着,可是太阳落山还不见有同学来。他开始胡思乱想了:是谁把锁子换了?这不是故意跟自己过意不去么?妈的﹗太欺侮人了!想到这里,他立即找来一块砖头,砸掉了门上的锁,把东西放进宿舍,到教室学习去了。十点多钟,李青山回到宿舍,看见同学们都在。他大惑不解。可谁没有提起可是锁子的事。第二天中午放学,那位换锁的同学发现砸坏了的锁,就大声骂了起来,同学们在极力证明自己清白的同时,也在咒骂砸锁的人。李青山一下傻了眼,他赶忙到附近的小商店,买了一把锁,返回宿舍,把刚买来的锁亮在大家面前,大声说,锁是我砸坏的,然后把锁和钥匙放在了箱子上。同学们用吃惊的目光在他脸上扫了扫,什么话也没说,就都去上自习了。买了锁,李青山似乎觉得心安了一些。事后才知道,原来,同学们是因为帮助家里收麦子,才回学校晚了,那个换锁的同学是因为走的时候找不到宿舍里的锁子,才用自己的锁锁了宿舍的门。这个同学对大家是负责的;自己的想法却是狭隘的。李青山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他觉得无法原谅自己。更让他愧疚的是,现在正是夏收季节,同学们都利用周日休息的时间回家帮助父母干活,自己却到处逛游,还胡乱猜测,砸了人家的锁子。一时间,他满脑子都是父亲干活的影子,还有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搓草绳的情景。猛然,“责任”两个字出现在他面前。羞愧的同时也增加了勇气。他立刻回到教室,认真学习起来。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李青山在一天一天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他让在西安上大学的朋友为他买了《高考数学标准化题库》和《高考物理标准化题库》。平时除了作业,就做这两本书上的习题。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习成绩一下子从班上的第三十二名跃到了第十名,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又排到了全班前五名,第二学期高考预选,考了个全班第一。后来,他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当时班上只有七个学生考上了大学,他是其中的一个。李青山最终改变了人生,让父母、弟弟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李青山已为人父。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父亲、母亲,还有弟弟的付出,他将心里的感激变为感恩;把贫寒给自己带来的困顿和疼痛,变为财富,继续装点着自己的人生,实践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闲暇时,常给自己的孩子讲过去的那些事情,希望孩子能从自己当年的那些经历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健全的人格和高尚心灵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