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 去邪毒,辟恶气。 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纲目》误列中品,今改入上品。) (紫苏 《本经》名水苏, 始生九真池泽, 今处处有之, 好生水旁, 因名水苏, 其叶面青背紫, 昼则森挺, 暮则下垂。 气甚辛香, 开花成穗,红紫色, 穗中有细子,其色黄赤, 入土易生。 后人于壤土莳植, 面背皆紫者, 名家紫苏。 野生瘠土者, 背紫面青。 《别录》另列紫苏,其实一种, 但家野之不同耳。 又一种面背皆青, 气辛臭香者,为荠 。 一种面背皆白者,名白苏, 俱不堪入药。) 紫苏 气味辛温, 臭香色紫, 其叶昼挺暮垂, 禀太阳天日晦明之气。 天气下降, 故主下气。 下气则能杀谷, 杀谷则能除饮食。 除,消除也。 味辛臭香, 故辟口臭。 辟口臭, 则能去邪毒。 愚按∶ 紫苏配杏子, 主利小便,消水肿, 解肌表,定喘逆, 与麻黄同功而不走泄正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