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茯苓

 世界因利而精彩 2020-04-06

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御览》作疝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茯菟,(《御览》作茯神,案元本云:其有抱根者,名茯神,作黑字)生山谷。

茯苓,味甘、淡,气平,降也,阳中阴也,无毒。有赤、白二种,白者佳,亦可用入心、脾、肺、肝、肾五脏,兼入膀胱、大小肠、膻中、胃经。助阳,利窍通便,不走精气,利血仅在腰脐,除湿行水,养神益智,生津液,暖脾,去痰火,益肺,和魂练魄,开胃浓肠,却惊痫,安胎孕,久服耐老延年。

聊到茯苓,我们通常会说说它的兄弟茯神,我们经常把茯苓和茯神一起用,它们两者功效非常接近,但茯神抱松木根而生,茯神有顾本之义,所以茯神善补心气,止恍惚惊悸,尤治善忘,其余功用,与茯苓相同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茯苓有行水之能,久服损人。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就肾经,去胞中积陈,而以为搬运之功也。”如果说茯苓在八味肾气丸里只是引经药的存在,那八味肾气丸有肉桂、附、熟地、山它们可以直接入肾何必还要茯苓来做引经药起引导作用呢?

医圣张仲景用茯苓于八味丸中,其实大有深意。以熟地纯阴,对于脾虚运化无力的人来说,熟地性过于腻滞,虽泽泻利水,泽泻能制约熟地的滋腻,然而泽泻过于利水,所说祛湿能健脾,然而湿祛气也有所消耗,所以泽泻在这里未必健脾以去湿。茯苓甘淡渗利,所以使用茯苓以佐,利腰脐而又不走气,使泽泻不过于渗泄,这样泻中有补,还能助熟地、山药、山茱速于生阴,所以茯苓比仅仅是引经药。

当然,茯苓放在八味肾气丸中,主要还是作用于肾,夫茯苓虽入脾,张仲景茯苓不健脾,更是因为茯苓能益肾耳,我们说肾恶燥,同样也恶湿,过燥则水干,而火就能容易上炎;过湿则邪留不出,而精难生。

我们知道肾主水,在易经中水是坎卦,用☲表示,水本是最阴的东西,用卦象来表示的话,应该都用阴爻,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这样的,它阴中有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阳,这个水才是活水。地上的水因为这个阳,能蒸腾上升成为云,天上的云变成雨落下来能滋润万物,这样才能孕育万物,才能有生命,这才是活水。不然,地上的水不上升,就没有天上的云,没有云,怎么会下雨,万物得不到水的滋润怎么生?

人体的心脏就比天上的太阳,而水里能使水上升的阳就和肾脏里的那个真阳一样,水越多,那么它聚集太阳的阳气也就越足,水一少,聚集太阳的阳气就少,而且容易干涸,所以肾里真水足,那么火就不会上炎;真水足,浊水没有地方呆,自然留不住。

桂、附得茯苓,无邪火相干,真火自然长。于是火足之后,脾土得其益,运化水谷更加有利,胃土得其益,进饮食而无碍(肾为胃之关),肺气调,心气降、肝气平矣。

同样的道理,茯苓用四君子汤与六君子汤也并全是利水,四君子汤中茯苓虽能助人参、白术消水祛水湿, 固脾土而开胃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