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做墙头草,不做逃兵,不鞭尸分众传媒,说说买卖股票理由的一致性 先说说分众传媒吧,之前说的比较多,...

 墨子语 2020-04-07

先说说分众传媒吧,之前说的比较多,这次瑞幸咖啡事发后,神州租车最先受影响,其次就牵扯到了分众传媒,因为只有分众是A股,所以成了被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自疫情爆发以来,大盘到目前位置下跌10%左右,分众从6.3左右位置,到目前4.15附近,下跌35%左右,如果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超过了40%。大部分中间有持仓建仓的中间回撤可能都超过20%,所以对分众的投资者来说伤害还是很大的。

分众传媒因为下跌,也因为瑞幸成了焦点,似乎现在的分众啥啥都是错的,所有的消息都是利空的,很多原来的分众的粉丝倒戈,很多旗帜鲜明的看空分众,很多分众多头沉默,似乎之前所有看多的逻辑都不成立了,看空的成了大多数,一时间似乎只有站在分众对立面才是正确的。

本来我不太想出来说,因为分众的基本情况之前都说了,到目前位置我个人的理解和分众的情况都没有大的变化,至于疫情对分众的影响,之前我也说过了,疫情对分众业绩会有实质性影响,尤其是一季度,后面如果疫情持续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那么顺经济周期的分众同样会继续受影响,除了这些个人生意逻辑等暂时没有变化。

但是,看到球上一边倒的看空分众,我说说我的观点。

目前看空分众的分为几批人,第一批是最早就开始看空分众的, 主要逻辑是梯媒的价值问题,大家是否还看电梯广告,手机app抢占了大家在电梯里面的注意力。这批人在疫情之前甚至更早,在2018年新潮大规模入局以前就看空,我非常看重这部分观点,我也认真思考过这个梯媒价值的问题,最终我个人的理解或者判断或者认知觉得分众广告还是有人看的。当然目前为止梯媒价值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证伪。

第二批看空者,基于疫情对分众的影响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未来分众业绩大概率还会有压力。这批多转空者,更多是基于短期基本面的变化。就像巴菲特割肉航空股差不多(当然老巴割肉航空股可能有另一个行业逻辑上不再认可的可能,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其是对短期影响的反应,而不是行业逻辑认知发生变化。)

第三批看空者,既包括之前不太关注梯媒这个行业,现在出来看空,也包括之前看好分众现在多翻空。对第三批看空者,我持保留意见。分众的逻辑因为疫情变了吗?因为股价下跌变了吗? 因为什么变了?

至于瑞幸广告费用的问题,等待进一步进展吧。

我说上面三批看空者,是想说一个问题,就是买卖理由的一致性。

行情演绎到今天,如果每天的波动或者非核心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变化都能引起你的担忧,甚至引起你买卖理由的变化,那么落实到操作上就是很困难了,也很累了。

谁说过一句话,投资要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没有不变的东西,没有参照物,没有锚点,那千家公司万种情况,决策起来太难了。

逻辑摇摆不定,买卖理由不一致,在一波行情里面很难坚持住,未来再回头看,自己原来看好的公司股价起飞了,自己又会成为那个曾经参与过牛股的人。

当然也会有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就是能力圈问题,能力圈是可以拓展和提高的,在保证每次亏损可承受的前提下,随着能力圈的提升收益提升。

而摇摆的观点和不一致的买卖理由却很难提升和改变,你很难确定下次让你改变主意的是成千上万个因素中的哪一个。

关于分众,之前说过很多, 如果真没人看电梯广告,分众可能一百亿都不值,如果出现体量相当的竞争对手,估值体系可能会崩塌,但是我个人的认知里面,这两个都暂时还没有出现。

每个投资者先看看自己是否认同这个逻辑,先定性再算估值和价值。分众连续下跌,解禁是个原因,分众私有化回来参与私有化的基金很多都是财务投资者,有减持动力,业绩大幅回暖也还需要时间,但我不认为现在是该卖出股票的时候。如果我错了,就是我对分众模式和梯媒行业认知的错误,我为此买单,前提是我下的注,我能承受这样的仓位和亏损。分众行业溢价能力和估值的非线性决定了它不适合ALL-in的。

我可能会错,如果错我错在能力圈上,错在我对梯媒的认知上。

我们都在为认知买单,或者是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当然赚钱也一样,赚的都是认知的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