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咽利膈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4-07
【组成】荆芥10g 防风10g 薄荷10g 金银花30g 连翘30g 牛蒡子10g 栀子10g 黄芩10g 大黄5~10g 玄明粉10g 玄参20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数剂。

【主治】咽部疼痛,吞咽困难,喉核红肿,溃烂化脓,高热口渴,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

【证析】温邪上受,侵犯肺系,气郁化热,津凝成痰,壅滞喉核,遂呈红肿疼痛;火毒鸱张,灼伤肌膜,溃烂化脓,则有黄白色的脓点。高热为邪热炽盛之象;口渴、便秘尿黄,是阴津受损之征;舌红、苔黄、脉数,也是病性属热佐证。故其机理是:温毒侵入咽喉→气郁化热,津凝成湿→痹结于喉→扁桃体红肿、溃烂、疼痛。

【病机】温邪内侵,火毒炽盛。

【治法】泄热解毒,消肿利咽法。

【方义】火毒为患,法当清热解毒,消除致病之因,疏泄炽盛之热,外疏内泄,因势利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方用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清热解毒,消除病因,解其郁热;荆芥、防风、薄荷疏表散邪,透热于外,大黄、玄明粉泻下通腑,釜底抽薪,外疏内泄,挫其鸱张之热,复佐牛蒡子泄肺利咽,恢复功能;玄参凉血滋阴,补其已亏阴液,组合成方,能呈泄热解毒,利咽消肿之效。

【应用】此方是凉膈散的变方,清热解毒力量甚强,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可以获效。若热炼津液成痰,可加贝母、瓜蒌化痰散结;若热邪伤阴更甚,可加生地黄、麦冬,根据阴津虚滞酌情加减,使其更加符合病情。

【歌括】

清咽利膈治喉蛾,芩栀硝黄银翘和,

荆防蒡薄玄参配,实热为患服之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