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件外来作物的传入,导致明清人口爆炸性增长,只可惜传入太晚了

 edenclub 2020-04-07

在古代,人口多寡是衡量国家强弱的最关键指标之一,比如,战国后期,为何秦国能一统六国,而不是其他几个强国?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粮食产量大增,人口急速增长;赵国为何衰弱?就因为长平之战时,被秦国屠戮了四十余万青壮男丁,所以一蹶不振。

但是,在长平之战时,秦国损失也不小,加上之后的邯郸之战,秦国的人口损失比赵国只多不少,但秦国却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先进的制度,迅速恢复国力。历史上也有很多雄才伟略的帝王,如汉武帝、唐太宗和明成祖,明明打下了不小的地盘,结果却只能仍丢弃,为何?还是因为人口的问题。

所以古代的每朝每代每位帝王,对人口的增减都看得极重,就连傻皇帝晋惠帝,在面对饥荒之时,想的都不是拒绝救灾,而是问“何不食肉糜?”,可见这晋惠帝傻归傻,但还是知道,如果不救济,就要死很多人,只是他久居深宫,习惯了锦衣玉食,所以对民间百姓的生活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已。

可是在古代,人口始终无法得到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因为限制人口增长的最关键因素——粮食,始终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在古代,人们绝大部分的粮食就是五谷(稻、黍、稷、麦、菽),很多人可能会问,稻?水稻?水稻产量很高啊,而且小麦产量也很不错啊,这是现在,经过很多伟大的育种专家改良之后的,古代的五谷产量都不怎么高。

直到明朝中后期,受制于人口的问题才得到解决,人口迅速增长,明朝巅峰时期,人口近两亿,清朝巅峰时期,人口达四亿三千六百万,这还只是统计到的,那些不在册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如果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时期,有这么多人口,估计早就打到欧洲去了……

那明朝和清朝是怎么做到的呢?这还要和两种外来物品有关。在明朝时期,世界已经不再是区域式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让国与国、大洲与大洲之间的联系迅速加强;明初时期有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而欧洲更是不用说,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而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粮食作物在哪呢?在美洲;美洲真的是一块上天眷顾的地方,不说别的,光是玉米和红薯这两样农作物,就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羡慕不已。先来看看红薯,红薯又叫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

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陆传播。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清乾隆时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在直隶、更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番薯很快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中国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红薯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应性强,夸张点说,只要有土的地方就可以种红薯。

其次就是玉米,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关键是玉米还高产啊。玉米的原产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后来被欧洲人传播到了全世界各地,如今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地位可见一斑。

玉米是16世纪时传入中国,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为止),它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明清时期的人口之所以能爆炸性增长,绝大部分原因在于红薯和玉米的引入;老百姓不缺粮了,生多少都能养活,加上当时的古代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鼓励生育,所以人口增长也在情理之中了。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明成祖生不逢时,不然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早就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