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愫说育儿 2020-04-07

4月3日,我写了一篇文章《小学生花式吐槽学习累,网友怒赞:双商在线,才华横溢!》,评论区开启了小学生课外补习班“大比拼”——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果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妈。

隔着屏幕,我理解了孩子们的吐槽:“周末和寒暑假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学习上课而已”

当然也有少数“秀幸福”的孩子说:

“我妈从来不给我报兴趣班,只让我学好学校的科目。”

“我的妈妈特别好,我从小不报补习班,每科成绩90以上,后来三年级给我报了一个画画班和古筝班,都是我喜欢的,感谢我的麻麻。”

“就我一个上不上全凭我自愿吗?一周上两个还是我自愿的。”

也有极少数很喜欢上辅导班的孩子:

“报辅导班很不错啊,交到朋友,增长知识,我现在最怀念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初四中考一天四五个补习班,晚上十点回到家,洗洗睡,和辅导班同学老师打成一片,回家的路上听歌吹晚风,简直是享受!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据《中国亲子教育调查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有高达87%的家长表示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焦虑现象,

其中中度焦虑的家长人数占比20%,

重度焦虑的家长占比7%,

也就是十个家长之中,可能就有一个重度焦虑的家长。

何以解忧?唯有“抢跑”。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我喜欢看《少年说》,看着走上勇气台的这些孩子,对父母诉说着纠结于心的心声,总能触发我的思考。

他们有的小心翼翼试探,有的情绪失控痛哭,有的提出质问,有的提出要求……台下家长的反应,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就像主持人陈铭说的:“真的感谢这些孩子们,他们让我提前看到未来不同阶段,我女儿有可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我的亲子关系可能面临的问题,他们让我有机会提前反思,规避一些问题。”

它像挑破生活表皮的一根细针,露出平静的表面下那些真实的冲突和创伤;它也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中国教育体制、家庭亲子关系的种种问题。

接下来,我要分享一对“神仙父母”的神仙操作,童鞋们,你们看完千万别哭啊!

“神仙父母”的教育方式令人称奇!

初中一年级的杨语嫣同学,在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走过全世界40多个地区了,二年级以前,她从未上过任何学前班,大多数时间都在旅途中。这样的“神仙童年”让人大呼羡慕。

语嫣的父母顶着身边巨大的质疑和压力,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让我们看到一位闪闪发光的“神仙少女”。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 “神仙少女”说——

感谢爸爸妈妈,让自己在很小的年纪就有了很多难忘的经历。

父母曾与孩子探讨:“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吗?”

语嫣吐露心声:“我们的教育方式,别人不太理解,也被质疑过,今天我要明确地告诉你们,我认为你们是非常棒的父母,我为有你们这样的爸爸妈妈而骄傲。”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这是我在青海茶卡盐湖,看到大片大片的盐池,写下的一段话”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这是我在日本富良野花田画下的风景,当时一眼望去,望不到边的花田美不胜收”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升到初中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和别人的不同,生物课时,我能想起上海自然博物馆;历史课时,浮现在我眼前的是秦兵马俑;地理课上的吐鲁番盆地和帕米乐高原我都去过;课本上的插图和一些知识点,都是我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的。”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途上我也在学习,增长见识,我也养成了记游记,画下沿途风景的习惯。”

“谢谢你们,我与众不同的爸爸妈妈”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 “神仙父母”说——

“我们在旅行过程中,会看到很多自然的风景,也会见识到当地的人文,但我更希望的是,杨语嫣在旅行过程中,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也能够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到更好的自己。让我们一起加油!”

爸爸的话朴实无华,但饱含爱意:“爸爸的想法,就是带你去更多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 陈铭说——

教育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有一类观点认为,孩子要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再多走出去看,他看到的才会不一样,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先看,然后再来理解,反而事半功倍。

陈铭说:“我自己女儿现在五岁,我就很犹豫,是让她先看书再去看世界,还是一边看世界一边看书。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地走下去,因为现在隔着镜头,有无数的爹妈就看着你呢,他们就想看一看,那个从四五岁就走出去的女孩,长大会是什么样。

你越健康,你的人格越完整,你未来的人生越积极,其它家长就越有信心,让自己的孩子五岁也到茶卡盐湖、帕米尔高原去感受……”

如何给孩子一个“在旅行中度过的童年”?

1、带孩子旅行,我认为首要的是明确旅行的意义

旅行是个辛苦活儿,如果家长们没弄清楚旅行的意义,只是盲目跟风“世界那么大,我要带孩子去看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那么,带孩子旅行这件事,最终可能流于形式、不但”劳民伤财”,还可能是一路鸡飞狗跳,父母气成内伤,孩子也无法用心领略沿途的风景,收获甚微。戳下方蓝字链接↓↓↓

真正的教养在路上:带孩子旅行的意义,你真的知道的吗?

2、旅行是一件繁琐的事,衣食住行,父母不必包办彻底,留一点空隙给孩子

(1)让孩子参与做行程攻略

查找资料、安排旅行计划等等,让孩子不仅是一个游客的心态,更是一个引领者的心态去旅行。

她不上学前班,10岁游历40个地区,旅途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模样?

(2)教育孩子独立思考,学会自我保护

(3)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4)锻炼孩子的整体统筹能力,借助工具解决问题

每一次旅行,都是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好机会,是为将来与孩子的分离做的预演,你越依靠他,他就越可靠!戳下方蓝字链接↓↓↓

教育在路上:懒妈妈旅行育儿系列2——父母越依靠,孩子越可靠

写在最后

看完语嫣的故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方式。

引用主持人陈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同反思、共勉吧!

“我真的会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观,

我觉得屏幕前有很多家长,可能也在问自己,

把孩子窝在家里读书、上培训班,这个时间的消耗是不是一个最优解?

小学就六年,你上培训班也是六年,你去看世界也是六年,这个六年该怎么选,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小学就六年,作为家长,你会怎么选呢?给我留言吧!

欢迎关注@愫说育儿,育儿路上一同前行。

——感谢阅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