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补益剂(四)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4-07

1.一贯煎治疗肝郁胁痛,体现的治法是(单选)

A.培土抑木

B.培土生金

C.滋水涵木

D.补火生土

点击白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一贯煎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内寓滋水涵木之意(故选C)。

2.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数者,治宜选用(单选)

A.地黄饮子

B.大秦艽汤

C.消风散

D.虎潜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地黄饮子,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主治: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故选A)。方歌:地黄饮子山萸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人薄荷姜枣服。

3.体现“育阴以涵阳”的方剂是(单选)

A.右归丸

B.左归丸

C.地黄饮子

D.六味地黄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左归丸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治:真阴不足证。《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故选B。

4.虎潜丸与大补阴丸均具有的治疗作用是(多选)

A.滋补肝肾

B.潜阳敛肝

C.清降虚火

D.强壮筋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C。虎潜丸,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大补阴丸,功用:滋阴降火(故选AC)。

5.大补阴丸适用于(多选)

A.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

B.相火亢盛所致盗汗遗精

C.虚火灼肺所致咳嗽咯血

D.阴虚内热所致足膝疼热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CD。大补阴丸,补阴剂,功用:滋阴降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遗精,较之六味地黄丸为纯补无泻,较之知柏地黄丸则降火之力更强,主治肝肾阴虚,相火亢盛。四个选项本质相同,均为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证。或迫津外泄,或相火妄动,或虚火上炎,但因其疾病的本质均为阴虚火旺,故均可用大补阴丸治之,这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中异病同治内涵(故选ABCD)。

方剂学各论——补益剂(四)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23道)
 
1.方剂对比分析与鉴别应用

①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虽均能滋阴降火,但后者偏于补养肾阴,而清热之力不足;前者则滋阴与降火之力较强,故对阴虚而火旺明显者,选用该方为宜。

②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均为滋阴补肾之剂,但立法和主治均有不同。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寓挟于补,补力平和,适用于肾虚不著而兼内热之证;左归丸纯甘壮水,补而无泻,补力较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故《王旭高医书六种·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说:“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

③左归饮与左归丸均为纯补之剂,同为治肾阴不足较轻之剂,同治肾阴不足之证。然左归饮皆以纯甘壮水之品滋阴填精,补力较缓,故用饮以取其急治,适宜于肾阴不足较轻之证;左归丸则在滋阴之中又配以血肉有情之味及助阳之品,补力较峻,常用于肾阴亏损较重者,意在以丸剂缓图之。

④虎潜丸与大补阴丸均有熟地、龟板、黄柏、知母,有滋补肝肾之阴,清降虚火之功,用于肝肾阴虚火旺证。大补阴丸以猪脊髓、蜂蜜为丸,故滋补精血之功略胜;虎潜丸尚有锁阳、虎骨、白芍、干姜、陈皮,故补血养肝之力较佳,并有很好的强筋壮骨作用,且补而不滞,为治痿证的专方。

⑤一贯煎与逍遥散都能疏肝理气,均可治肝郁气滞之胁痛。不同之处: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之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脾虚症状;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之胁痛,且见吞酸吐苦等肝气犯胃症状者。
 
2.具体方剂——补阴类
 
六味地黄丸

【方歌】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
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义】
①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体现了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
②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③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补中寓泻,以泻助补,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加减应用】
若虚火明显,加知母、玄参、黄柏等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胃。

【注意事项】
脾虚泄泻者慎用。

【附方】
①知柏地黄丸
组成:又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黄柏盐炒。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②杞菊地黄丸
组成: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

③麦味地黄丸
组成: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证。

④都气丸
组成: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肺肾两虚证。
 
左归丸

【方歌】左阳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降,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组成】大怀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省,脉细。

【方义】
①重用熟地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
②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均为臣药。
③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菟丝子补肝肾,助精髓;川牛膝益肝肾,强筋骨,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
④左归丸是张介宾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他认为:“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景岳全书。新方八阵》),故去“三泻”(泽泻、茯苓、丹皮),加入枸杞、龟板胶、牛膝加强滋补肾阴之力;又加人鹿角胶、菟丝子温润之品补阳益阴,阳中求阴,即张介宾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之义。本方“纯补无泻、阳中求阴”是其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本方俱为滋补之品,纯甘补阴,纯补无泻,兼阳中求阴之法。
 
左归饮

【方歌】补肾滋阴左归饮,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苓草同煎服,肾阴亏损此方医。

【组成】熟地、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

【功用】补益肾阴。

【主治】真阴不足证。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

【方义】
重用熟地为主,甘温滋肾以填真阴;辅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血,合主药以加强滋肾阴而养肝血之效;佐以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山药益阴健脾滋肾,合而有滋肾养肝益脾之效。

【配伍特点】
甘纯平补,滋肾、健脾、养肝并用,共奏补益肾阴之功。
 
大补阴丸

【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随蜜丸方,咳嗽略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组成】熟地黃、龟板、黄柏、知母、炒猪脊髓、蜜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痿软,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方义】
①本方以滋阴降火为法,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为理论依据。
②重用熟地滋补真阴,填精益髓;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二药相须,补阴固本,滋水制火,共为君药。
③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润肺金,下能滋清肾水,与黄柏相须为用,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均为臣药。
④应用猪脊髓、蜂蜜为丸,此乃血肉甘润之品,填精益髓,既能助熟地、龟板以滋阴,又能制黄柏之苦燥,俱为佐使。本证若仅滋阴则虚火难清,单清热则犹恐复萌,故须培本清源,使阴复阳潜,虚火降而诸症悉除。正如《删补名医方论》中说:“是方能骤补真阴,以制相火,较之六味功用尤捷。”

【配伍特点】
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标本兼顾。其中龟板、熟地用量较重,与知、柏的比例为3:2,表明本方以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
 
虎潜丸

【方歌】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组成】黄柏、龟板、知母、熟地黄、陈皮、白芍、锁阳、虎骨、干姜

【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主治】
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之痿证。腰膝酸软,筋骨酸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或眩晕,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弱。

【方义】
①重用黄柏配知母以泻火清热。
②本方主治的痿证,不仅有热,并有阴血皆虚,故配用熟地、龟板、白芍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之阴。用虎骨强壮筋骨,锁阳温阳益精,养筋润燥,加陈皮、干姜温中健脾,理气和胃,既可防止因知、柏苦寒而败胃,又能使滋养甘润补而不滞。

【配伍特点】
诸药配伍,共具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于是气血交流,阴阳相济,虚热清而步健。
 
一贯煎

【方歌】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襄,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方义】
①重用生地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内寓滋水涵木之意。
②当归、枸杞养血滋阴柔肝;北沙参、麦冬滋养肺胃,养阴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四药共为臣药。
③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其条达之性。该药性虽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相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则诸症可解。

【配伍特点】
在大队滋阴药之中少佐苦辛疏泄之品,养肝之体且利肝之用,使滋阴而不黏腻,疏肝而不伤阴液,照顾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张山雷誉此方“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

【加减应用】
若大便秘结,加瓜蒌仁;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川贝母;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两足痿软,加牛膝、薏仁;不寐,加酸枣仁;口苦燥,少加黄连。

【注意事项】
因制方重在滋补,虽可行无形之气,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药多甘腻,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石斛夜光丸

【方歌】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蓉,青葙草决菊杏药,参味连苓蒺草风,再入犀羚清虚热,养阴明目第一功。

【组成】天门冬、人参、茯苓、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菟丝子、甘菊花、草决明、杏仁、干山药、枸杞、牛膝、五味子、蒺藜、石斛、肉苁蓉、川芎、炙甘草、枳壳、青葙子、防风、川黄连、乌犀角、羚羊角

【功用】平肝息风,滋阴明目。

【主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证。瞳神散大,视物昏花,羞明流泪,头晕目眩,以及内障等症。

【方义】
石斛补肝肾、明目为主药。山药、牛膝、菟丝子、五味子补益肝肾;肉苁蓉补肾益血;蒺藜平肝疏肝;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羚羊角清肝明目;人参、茯苓、甘草补中益气;枸杞子、菟丝子益肝肾;生熟地、天冬、麦冬滋阴;防风、川芎祛风;川芎、枳壳同用增强行气之力;苦杏仁味苦能降,疏利气机;水牛角、黄连清热。

【配伍特点】
生津养血、滋阴补肾、补肺益脾、疏风清热、平肝邪心五法并用,共奏平肝息风,滋阴明目之功。
 
补肺阿胶汤

【方歌】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匀,肺虚热盛最宜服,养阴补肺咳血宁。

【组成】阿胶、牛蒡子、甘草、马兜铃、杏仁、糯米

【功用】养阴补肺,镇咳止血。

【主治】肺虚热盛。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或痰中带血,脉浮细数,舌红少苔。

【方义】
①牛蒡子疏风热,利咽膈;马兜铃清肺热,化痰止嗽。
②苦温润降之杏仁为佐,从而肺气顺降,热邪疏散,喘咳、咽干自平。
③全方重点,固然在于补肺,但本方用治本证,不仅在于滋阴,还须与培土生金并用,因而又加糯米、甘草以滋益脾阴,与阿胶协作,则补肺之功力更大。脾肺得补,母子兼顾,共奏养阴补肺,宁嗽止血之效。
 
人参蛤蚧散

【方歌】人参蛤蚧做散剂,杏苓桑皮草二母,肺肾气虚蕴痰热,咳喘痰邪一并处。

【组成】蛤蚧、杏仁、炙甘草、人参、茯苓、贝母、桑白皮、知母

【功用】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主治】
咳久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羸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痿。

【方义】
方以蛤蚧为主,入肺肾经,补肾纳气而定喘。人参大补元气而益肺脾;茯苓益脾渗湿;桑皮、杏仁利肺气而降逆;贝母清热润肺而开郁化痰;知母既可清肺热,又滋肾而纳气,炙甘草佐补气药补益元气。全方相辅为用,共收补肺益脾、滋肾纳气、定喘止咳之效。
编辑:大弟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