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中心:建筑消防设计比较(丙类厂房、民用建筑)

 老巫水暖电设计 2020-04-08

数据中心----建筑消防设计比较

(丙类厂房、民用建筑)

数据中心设计中通常按两种建筑类别进行设计:厂房(丙类)民用建筑

下面分别就丙类厂房和民用建筑两种类别就建筑消防要求耐火等级、防火分区面积、建筑防火间距、安全疏散距离进行比较。

1、耐火等级

GB 50174 13.2.1数据中心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下表为厂房(丙类)和民用建筑主要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要求表:

由于数据中心装饰要求较低,较少采用轻质隔墙,容易满足一级耐火等级要求,故建议按一级耐火等级标准设计

2、防火分区

下表为厂房(丙类)和民用建筑主要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要求表:

表中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数据中心均要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故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可放大1倍】

3 防火间距

下表为丙类厂房建筑防火间距表:

表3.4.1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

注:1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置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确需相邻布置时,应符合本表注2、3的规定。

2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甲、乙类厂房(仓库)不应与本规范第3.3.5条规定外的其他建筑贴邻。

3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下表为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表:

表5.2.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注:1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2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3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4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无天窗,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知4m。

5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ß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5.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手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6相邻建筑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组物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

4.1厂房建筑安全疏散

3.7.1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7.2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
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

5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3.7.4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3.7.4的规定。

表3.7.4厂房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

【条文说明】3.7.4本条规定了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内的最大疏散距离。本条规定的疏散距离均为直线距离,即室内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未考虑因布置设备而产生的阻挡,但有通道连接或墙体遮挡时,要按其中的折线距离计算。

【GB 50174】

13.2.1 当数据中心按照厂房进行设计时,数据中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为丙类,数据中心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13.2.2的规定。当主机房设有高灵敏度的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时,主机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增加50%

表13.2.2 数据中心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

图:厂房疏散距离示意图

【GB 50174】

3.7.5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3.7.5的规定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0.90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表3.7.5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3.7.6高层厂房和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4.2民用建筑安全疏散

5.5.2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5.8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
不应少于2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

2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

表5.5.8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


5.5.1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
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5.5.15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符合下列条件之―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子200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5.5.17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5.5.17的规定;

表5.5.17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
注: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m。

3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及注1的规定增加25%。

2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3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5.5.17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4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GB 50174】

13.2.3当数据中心按照民用建筑设计时,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13.2.3-1的规定。各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13.2.3-2的规定。建筑内全部采用自动灭火系统时,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区域,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

表13.2.3-1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m)

表13.2.3-2 房间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m)

图: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疏散距离示意图

图:高层民用建筑疏散距离示意图

【GB 50174】

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表5.5.18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5.5.21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资料分享传送门  点击此处

规范图集

【数据资料宝典】 数据中心规范图集汇总
  GB 01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建筑规划

数据中心:设备用房高度需求及建筑层高
数据中心:机房模块间的防水排水措施浅谈
数据中心:建筑消防设计比较(丙类厂房、民用建筑)
数据中心:防火分区面积及疏散距离等建筑消防条文解读

系统架构

A级数据中心——配电架构汇总大全(必收藏)
数据中心:DR配电架构特点数据中心:DR+2N组合配电架构特点简述
数据中心:4路电源的DR配电架构系统特点
数据中心:供电系统与空调系统科普篇 (销售必看)
如何看待阿里的“巴拿马”供电方案
EPS还是UPS?动力设备应急电源选择

节能

数据中心节能:配电系统节能措施大全(必收藏)
【节能】非晶合金变压器与传统变压器比较
谁的电费更便宜—— 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用电?

消防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设计依据?
哪些建筑需要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消防负荷过载只报警不动作,技术措施
【防火玻璃】参观机房玻璃隔断要求
数据中心: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解读
应急照明=消防应急照明+非消防应急照明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知识点导图
A型消防应急灯具配电线缆极限传输距离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VS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规范

设备材料

【柴发】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UPS】通信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主要技术指标
【精密空调】精密空调主要技术参数
【冷水机组】冷水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冷却塔】冷却塔主要技术参数
【HVDC】240V直流电源(HVDC)主要技术指标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分类大全 [收藏]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主要技术参数
【机柜】机柜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空调水管道管材数据表
镀锌钢板风管——常用数据

总结

【总结】数据中心照明设计
数据中心:照明设计分类汇总
数据中心:TN-C、TN-C-S配电系统浅谈
配电系统:TT、IT、TN系统3P/4P开关选择
数据中心:气体灭火灾后排风及配电设计探讨
柴发机组油泵输油管道—— 工业压力管道吗?属于安全监察范围吗?
数据中心:电池间是否需要按防爆要求设计?通风、电气设计及运维策略。
配电型断路器短路过电流选择性探讨【断路器参数整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