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失意的时候,请默念:“我绝不允许自己的生活垮掉!”

 陈小姐的小房 2020-04-08

  

  

朋友上周五招呼我去咖啡馆和她会面,我还奇怪呢,怎么不好好上班流出来。

“我失业了。” 见面第一句就被她吓到,随即佯装镇定地询问原因。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刚进社会几个月忽然丢了工作,就像还没学会游泳就被人抽掉了救生圈——真是一场生活里的溺水事件。

我从不怀疑她的工作能力,毕竟她是我们一群大学同学里学习成绩最优异的那个,但好巧不巧公司忽然更换领导和发展方向,对她负责的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毕业不过半年的年轻女孩显然无法胜任,在冷漠的制度面前只得乖乖走人。

朋友待业在家已经一周,期间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些招聘信息,更多的时间在看文学小说和发呆。我问她最近还好吗,她如往常一样笑: “还好,没什么。”

我玩得好的人都差不多是这样,虽然心思敏感,但遇到问题时都挺“钝”: 对于忽如其来的困境从来不会大声疾呼,也不会忽然崩溃,反而面无表情,一边收拾残局一边重新铺路。

情感丰富,却不情绪用事,遇到问题的时候心里有谱的人,总能化险为夷。

这样的钝,是多次瓶颈期之后习得的求生策略。

如果遇到他人失意,安慰的话倒像是落井下石,不如直接挽着手去吃好吃的,喝点酒,或者漫无目的地行走。

表面上虽说着没事,但在公交上她一直望着窗外风景默不作声,没有往常闲聊的热情。暂时失业这种事情碰上了的确挺糟心,但谁说就一定是坏事呢?现在的人连续加班好几个星期,简直忘记生活为何物。

齿轮忽然停下来,反而可以喘息,可以好好思考思考自己想要的。

“没事儿,趁着空档休息休息,出去走走,要是想去玩就找我,我有时间。” 我发现自己有做生活方式类博主的潜质,喜欢研究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地方,并且热切地安利给喜欢的人,我相信,美好的食物、景色和衣服对女孩的治愈能力是极强的。

  

王府井那边有好吃的参鸡汤,我俩每人点了两大份松茸参鸡汤,主要还是因为搞特价。新鲜的蒸汽把脸都打湿了,她的气色看起来微微红润些,显得有精神不少。我们喝汤,一面挖着鸡肉里的软糯米一面聊起工作时遇上的“硬骨头”。

朋友是个爱幻想的文艺青年。文艺青年天生就不适合去工作,那种不争不抢的佛系态度和过度的诚实在职场上并不讨喜。她时常在这样充满着竞争、谄媚、手段以及机械琐事的工作里感到恍惚,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但一直都走得颤颤巍巍。

我说我也是啊,进入所谓职场之后才发现自己毛病特别多,我对于大部分事情没有太多兴趣,或许看起来是工作不认真的表现,如果得不到自由发挥的空间,就绝不会多投入一份的精力。

说不清我们是在相互倾诉还是在相互抱怨,总之交谈的结果是: 在职场,靠情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时常还是想要把自己分裂开来,一边去适应这样混乱的市场和圈子,一边去过简单的生活,后来我发现还是不能够完全做到。

前两天在看一本有关职业规划有关的书,《远见》。里面提到了一个叫做“甜蜜区”的概念: “你所擅长的、所热爱的和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三者之间的交集。”

初入社会的落差感大概来自,我们总会把“我喜欢的”误以为是“我擅长的 ” 、把“我擅长的”误以为是“世界需要的”。

大学是一座人人怀念的象牙塔,走出来之后我反而再也不想回去了。毕竟带着残酷的真实要比盲目的轻松快乐好很多,越往后走就会发现,生活不过就是两种模式选择——做一个容易满足能将就的懒人和一个需要不停努力才能持续自我满足的勤快人。

不如把百分之八十的念头放在当下,百分之二十漂浮空中。

今天下午又和这个失业的朋友见了一面,她穿了一条好看的黑色紧身连衣裙,看起来很美。

她说: “我下周一要去上班了。”

在失业的三周里,她参加了几个面试,和她原来的工作经验(教育类知识付费)相关,且也是感兴趣的领域,最后在收到的offer里选择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准备继续向前走了。

哈哈,这个困难已经要跨过去了。

我们点了两只烟庆祝,青柠味的爆珠,味道淡淡的,和初冬的冷空气搭配得极为和谐。成年之后就会发现,情绪让我们变得丰富,却又成为一种负累。如果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伤春悲秋,前者是文艺,后者只是矫情。

情绪它就像一个“沼泽”,只不过与自然原理相反。当你越是觉得失落的时候,要不就去睡觉,要不就去做别的事情,切断自己胡思乱想的念头,一味地放空很容易沉溺在情绪里,反而撑着那一口气,为自己制造一个新的开始,绳索忽然就从天而降了。

成年之后,何处没有烦恼呢,我们不过是在一个又一个踉跄中才学会跑的。

得到空闲就喘息,喘息完毕接着寻找赛道,毕竟我们得活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心里一定要告诉自己:

“我绝不允许自己的生活垮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