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服装定制的“四层八字”

 HNYZL 2020-04-08

   

如今购买服装的渠道多得数不过来,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引导顾客来定制呢?发展服装定制行业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首先服装定制是有层次的,一定要让服装定制行业的人、服装定制的消费者明白。

我们暂且把服装定制分成四个层次,简单说八个字:合体、美体、得体、优雅

合体

 
这是最低层次、最基本的需求。成衣基本能做到“合体”,顾客通过试穿可以自己选择。特殊体型成衣的合体度难以满足,只能定制,这就是定制的最初需求,也是对现代定制的基本要求。
 

美体


“美体”是更高的一个层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形象美使自己和别人都能产生愉悦感。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就自然会对服装美体产生需求。
 
成衣可以做到“美体”设计,但这个“体”是不确定的“群体”,而不是“你个人”。要满足“个性化美体”的需求,只能定制。
 

现在定制行业内交流,基本上是在“合体、美体”层面讨论版型、工艺等。
 

得体


很多人有满柜子可以“美体”的衣服,但每次出门却都纠结,不知道该穿哪一件,问题出在哪里?
 
也许有人说既然都是可以“美体”的衣服,随便穿一件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我们社会人是有自己的社会身份的,社会发展至今也有着自己的穿衣规则,不同时间、地点、场合、身份,穿的衣服都有不同讲究。
 
为什么服装会有着装规则?因为服装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它不但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其社会属性,它是传承文化与文明的载体。为什么老祖宗在“衣食住行”排序中把“衣”排在首位?就是这个道理。
 
作家莫言去瑞典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为什么穿燕尾服?着装规则使然。如果不穿会是什么结果?不得体,甚至进不了会场。
 

有意思的是,人民网对于莫言领奖着装的问卷中,只有4%的人认为应该穿燕尾服,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国民不懂得西装的着装规则。
 
比如说,信任结婚一定要穿婚礼服,为什么?因为礼仪规则。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同样要穿礼服,这是对新人的尊重、对仪式的尊重,如果穿休闲服装,那一定是不得体的。
 

西服对于西方人来说,不会穿错,出于常识从小就养成了习惯。日本人也不会穿错,因为TPO规则是由日本人总结成体系的,日本人经过了许多代传承也已形成了习惯。
 

而我们中国人,对于西服,尚处于专业知识层面,距离常识层面还有一段距离。
 
事实上,像“一人e裁”这种以西装、结婚礼服为特色的全品类服装定制平台,为国人普及礼仪服装,是其存在并发展的一大意义,也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优雅

 
服装,在某种程度上是用来约束人的言行举止的。

 

比如西装,西装的袖子设计,穿着时胳膊最多只能上抬45度,如果超过45度,会觉得困难,且西装整体都会变形。
 
所以,穿西装时不能“张牙舞爪”,与人握手、办公写字、吃饭等正常交流活动,是完全可以进行的。
 
追求优雅是人类的品位体现,是文化与文明的体现,是个人素质、民族素质的体现。“优雅”是人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优雅”越普及,有“品位”的人越多,文明越普及,战争与犯罪越少。
 

而追求优雅的人,一定需要得体的服装。
 
明白了“合体、美体、得体、优雅”这八个字,就明白了服装定制行业的发展绝不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服装定制行业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将定制普及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