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天愁回款的工程小老板,怎样掌握资金通畅的主动权,心里不慌?

 链上甲乙 2020-04-09

文 / 链上甲乙

话说时间倒退个十年,你说你接了个建筑项目,承包下了一个工程,周边甭管认识你的,还是听说的,一片羡慕嫉妒恨,你要说你没钱,大家的反应一定是嗤之以鼻,认为不是你在“装”,就是怕别人借钱“哭穷”。

如今,新、旧基建发展的大趋势之下,让行业的需求有增无减,加之,房地产项目的工程建设也呈井喷发展之势,这块致力于“搬砖的”蛋糕貌似越来越大,按道理,踩着风口入坑的小伙伴,机会也越来越多,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如今,线上线下吐槽声一片,十个有八个都说自己亏死了,不是赚不到钱或是进退两难,笑到最后的,却没几个。

在这个被虎视眈眈的圈子里,同样应了著名的"二八法则"定律里的那句老话“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怎样才能向那些关键的少数靠近,减少自己的焦虑呢?今天来捋一捋:

是什么让你总焦虑?

对于想吃工程这碗饭,自己单干的小老板来说,除了找到一个靠谱诚信的发包人外,自带的风险识别、财务统筹能力,显然,踩坑率要小得多。

毕竟,这不是一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大多数的业务类型,都要经走一遍“进度结算、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少则几个月,慢则几年,有句老话叫“夜长梦多”,承接工程业务何尝不是,变“消极为主动”,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别了吧。

对于承接项目后,容易陷入被动的老板,其实在决定合作之初,一些问题的小火苗,已经悄悄地埋下伏笔:

风险预测盲目乐观:   “兜里只有1000块家底,去竞标100万项目”,这不是段子,“空手套”的思维下,靠运气是最大的心理安慰,只做最好的打算,没想过最坏结果的能消化的程度,风险抵抗力为零,因为孤注一掷,没有退路抵消风险。

缺少资金使用计划概念:   贷款筹资的钱,怎么计划支出成本最小?最不利进度回款预留是否有应急储备?启动资金、周转资金的储备是否兜得住资金回笼最不利时间点、人、材、机等成本的支出,是否已争取到最有利的资源渠道,获得最小支出,赢得时间差?

脱离了账期的计算利润:   如今老板们赚多赚少,在工程利润越来越透明的今天,已经不是图纸上能算得出来的东西,而是“管理、筹资、资源渠道、时间”方方面面,这也是有的老板,平时闷头干活,直到结算时,才知道自己亏的一大原因。

不对发包人做评估:自家有公司,或是带着几个人就干起来,有项目就“挂靠”的小老板,大多没有一定的市场意识,获取业务的方式,大多不是依附有限资源的上游定期合作、N手的接盘侠、网络平台随机信息等等。

一旦有项目需求,都是十万火急,作为夹心层,拿到手先盘算赚不赚钱的注意力,远超发包人靠不靠谱,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一旦发生各种扯皮,资金拖欠或是给没给,到底哪一层有问题,这个时候找问题源头,貌似“亡羊补牢”了吧。


怎样保持资金畅通,减少焦虑呢?

1)选择回收资金快的项目:不同的工程业务,有着不同的需求进度、匹配的付款习惯,如果实力相对薄弱,走来干个几十万平的大项目,筹资、资源调配、管理等等环节,显然会力不从心。

最近和一些近似状况的读者朋友沟通时,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小项目,短平快,积少成多,周期变短,不可预估的风险因素,相对都小很多。

2)有计划有后手:   早为资金周转做打算留有变通资金,有备无患。有些业务数量多的老板,大多也是资金运作高手,计算好不同项目的资金回笼时间差,自己给自己资金回流造血,进行自救。

3)经营有备份,盘活资金:再完备的计划,也是要做好更多变化的准备。工程行业大环境,作为乙方,钱在别人手里,拖延本来就是个可以预测到的,行业绕不开,除了恶意的情况,其他的拖延,大多是一种强势的资金成本策略,而这些被占用的时间成本,是需要你在合作报价前就要考虑到的。

小编身边认识到的,一些工程小老板,不少为了盘活资金,除了做一些行业的投资来兜底;也会扩大经营范围,涉足一些现金流好的行业,最多的当属:饭店、洗浴中心、KTV等等,拓展初衷一大半是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一半是为了公关需要,整合圈子资源,招待客户,降低主业的部分成本。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

-END-

欢迎关注【链上甲乙】,专注分享原创建筑行业的职场门道、经验、教训。(同名公众号:链上甲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