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季化痰健脾才是重中之重!这样做赶走你的一身痰湿

 智者不惑吴荷 2020-04-09

人到中年,变胖比没有男朋友还要伤感!肥肉,给老子爬!

要怎样「爬」呢?

治标不治本的,还是会卷土重来,了解了本质,每天的每个小细节,都是减肥的动作。

减肥,最重要的是脾。胖,也是因为脾。

肥胖与脾胃有很大的关系,李东垣在他的著名的《脾胃论》中,是这样说的: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古人总是惜字如金,短短两句话,概括了几种胖,一起来看看: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平和的胖

能吃且胖,吃得香,睡得好,这样的胖其实很健康。简直就是幸福胖!

胃口好,吃得多,消化吸收没问题,那也是会胖的,如果运动就会变壮实,如果过宅就很容易胖,健康的脾胃,也是会把多余的营养变成脂肪的。特别是腰腹部,久坐不动,滋生脂肪。

容易胖,也容易减下去。脾胃没有坏,少吃点,控制住饮食,符合身体的运化效率,就可以减下去。

剩下的胖子呢?都是因为脾虚啊!

① 累出来的气虚胖子!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说的就是这种胖子。像大白一样,软绵绵,肉像大馒头一样宣乎软胖。脾气虚了,身上的肉就不瓷实了。而且容易气短、腹胀、大便不成形、皮肤松弛不紧致。看上去没精神,遇事总是容易担心。这种胖子脂肪会比较多,但大都身材会较为匀称,所以叫做「匀称肥」。

为什么会这样?

脾气虚,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而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都依赖气的推动,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引起水湿停滞。

同时脾气虚,吃进的饮食不能完全代谢,形成痰浊水湿,滞留在皮下引起肥胖。

也就是说,气不足,推不动,肉就圆滚滚的停下来了。

脾气虚的肥胖,如果不加以调理,进一步会发展成下面两种胖子,他们是脾气虚的进阶版:

② 馋出来的痰湿胖子!

消极怠工的脾,不仅不好好干活儿,你还吃得挺横,脾只好把运化不掉的代谢品,都贴在肚皮上。

脾胃论中提到的「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其中的邪气,便是停留在人体内的「脏东西」,也就是「痰湿」。你的胖不壮实,你的肥,就像食物的肥甘厚腻一样,难以消化,容易停留。

这样的胖,大多是臀部和下半身肥,腹部赘肉多,所以被称作「梨形肥」。古人称这类胖子是「膏人」,因为体内的湿气变得粘稠,像膏一样。这也是现代人胖的最多的一种。甜食油腻吃得太多了。

如果这时候你用了错误的减肥方式,吃寒凉的水果,喝寒凉的减肥药啊,让脾胃受寒,或是本身阳气就不是很足,很有可能转化为另一个状态:脾肾阳虚型。

③ 冻出来的冷胖子!

没错,就是那种怕冷的胖子!

而肾为先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肾阳虚既会导致水谷消化吸收异常,又会影响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阳气不足的你,身体就用脂肪来盖被子,一层两层,如果继续吃凉饮冷,或者是露出脚踝,肚脐等薄弱的地方,那么盖的脂肪被子就越来越厚。

这样的人,除了胖,大多面色发白、喜暖怕凉、手脚冰冷、容易腹泻、睡眠多、容易疲倦、总感觉没有精神。容易痛经、宫寒不孕、情绪容易低落。

赶走你的胖=健运你的脾!

无论哪一种胖子,都需要化痰,健脾,这是重中之重。

怎么做呢?

1.忌:大量猛饮,暴饮暴食。这两者是脾胃的绝对负担,让脾胃发胀,水湿内停,并转化为痰湿,引起虚胖。

2.宜:认真吃主食。春天,比任何时候都应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粮食多健脾,五谷又是粮食之精,有可以发芽的力量,减肥,可不是减掉自己的生命力,萎靡的病态瘦并不好看。

3.宜:七分饱。脾气虚消化功能不佳,定要细嚼慢咽,七分饱,否则容易脾胃积滞。主食是需要唾液中的淀粉酶充分包裹才能被好好消化的,消化的不好,会继续变成垃圾停在身体里。

4.宜:煮水健脾化痰。可以陈皮,茯苓,白术,黄芪煮水,每次3~6g,来健脾化痰,可以自己搭配,也可以一起都放进去。

5.忌:水果代餐。水果代餐减肥,本身脾胃就阳虚有痰湿,而水果正是湿寒,吃多了会伤及脾胃,加重气虚阳虚的症状,这也正是为什么这种减肥总是反弹的缘故。

6.忌:肥甘厚腻。油腻都属湿浊痰饮,需要脾气足才能运化的开。脾气不足,则湿浊痰饮聚积体内。

7.忌:睡懒觉。睡懒觉是减肥的大克星,因久卧伤气,越睡越虚,气虚则不能运化体内水湿,水湿停积体内,最容易使人发胖。早睡才能早起,太阳升起后半小时内起床,坚持一段时间,会越来越精力饱满,身材匀称。

8.忌:熬夜。不要熬夜,避免阳气耗伤,湿邪内生。

也别忘记运动,不出大汗,但能运动气血的最佳

9,足浴养肝:理肝胆气,清痰湿

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在中医里,肝胆是互为表里的脏腑。而且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都是下肢为主的经脉 ,通过泡脚,我们可以肝胆同养。

另外,温胆汤对于春天肝胆经不通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睡眠不好、胸闷、口苦、恶心呕吐也有很好的效果。不仅改善上热下寒,还能化痰湿,提振阳气。

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就有了温胆汤的记载,可谓是调畅气机、祛湿化痰的千年古方。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是调和肝胆、脾胃的常用方子,可以通降胃气,疏肝解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调畅全身气机。

原本这个用来喝的方剂,后来被医家调整成足浴包。对于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脾胃的吸收能力还不如脚底的经络吸收的好,吃东西不如泡脚,让脚底的经络,把古方中的有效成分吃下去。没有了吃汤药的那种痛苦,还成为睡前最放松的一种享受。

①泡脚周期

一开始最好连续泡10-14天;后续可每周泡2-4次,或每个月在感觉症状明显的时候连续泡7-14天。

②泡脚方法

首选:煮上10分钟,然后放到40℃,让有效成分释放更多。懒人:直接丢进热水里多泡泡也是可以的。节省的人:一包两泡,第一天热水泡,泡完捞出来放冰箱里,第二天再用煮的,让两天都有足量的有效成分释放,雨露均沾每一天。稍有体寒:痰湿质有些是寒湿(比别人怕冷,吃凉拉肚子),在泡脚的时候,加几片姜一起煮。湿热质直接煮泡就好。月经期:经期量少的可以继续泡,量多的就暂停一下,避免血崩。

补足你的阳气,给身体加一把劲儿

痰湿这些垃圾需要脾(阳)气的运化,也就是用我们的正气,来把他赶走。特别是阳虚质和气虚质,身体里的阳气本来就不多,减肥,更需要好好补足阳气。

阳虚和气虚的胖子,最重要是要暖起来,补气,自然就瘦了。

可以用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不用吃药,不给脾胃增加负担,只要每晚睡前花一分钟,就能搞定,还能提高免疫力,那就是用南师肚脐贴。用它把中下焦暖起来,身体里的寒气、湿气被化掉,想要多余的脂肪也难呢。

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子,只有三味:艾绒、桂圆肉、花椒,性味都偏温热,且都归脾经,把脾胃的阳气补得妥妥的,能驱寒暖脾胃,特别适合阳虚、虚寒体质、脾胃虚弱的人使用。

艾绒

《本草正》中记载:「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花椒

大家都知道,花椒性味辛温,用来散寒除湿,温中健胃特别好。在肚脐贴里放花椒,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

桂圆肉

桂圆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用来温补心脾极好,养血助眠。

最后说一下使用期间的注意事项:

1. 晚上睡前擦干皮肤贴上,第二天早上起床撕掉,最晚不超过上午10:00,长时间贴胶布,怕皮肤受不了,也给脾胃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

2. 对胶布过敏的人,可以用保鲜膜替代。

3. 容易上火的人,贴了睡眠不好的人,加贴两脚心的涌泉穴,引火下行,清虚火,温暖脾肾。

展开全部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