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光
活法儿
今天
关于胖瘦的话题,永远不缺热度。尤其这两种,见面几乎能打起来。 一种是「我想长点肉,但狂吃还是瘦」,另一类是「我想瘦一点,但喝水都能胖」。 两边先别顾着掐。从中医角度来看,胖不起来的瘦子和瘦不下去的胖子,很可能是同一种病。我们慢慢道来。 你眼中的胖瘦,和中医不一样 中医很早就开始关注人民群众的身材问题了。元代中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写到「肥人湿多,瘦人火多」,到了清代,名医程芝田在《医法心传》里又进一步阐述「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有一点,可能大家容易误解,中医讲的「肥人」「瘦人」并不是按标准分体型、以BMI为分水岭的胖瘦;而是基于人的外在形体,与生活状态相关联,去评价人体的健康状态。 所以,那些胡吃海喝撑胖的还有自我煎熬作瘦的,先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怎么吃都胖不起来的瘦子,吃再少也瘦不下去的胖子,才是中医眼中的需要关注的「胖瘦」。这种情况,身体通常是失衡的,需要调治。 刚才我们说到,胖人多是气虚痰湿,瘦人多是血虚火旺,元清两位名医都持同样观点。这正是解开胖瘦问题的关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啥你的胖减不下去? 胖人气虚痰湿,瘦人血虚火旺,再精简一下,可以归因为两个字:脾虚。不过,胖子和瘦子的脾虚,有着很大的不同。 喝水都胖的胖子,你摸摸他的肉肉,通常会发现很冰凉冰凉的很舒服。这就是很典型的阳虚表现,而胖子的脾虚,也多是脾气虚、脾阳虚。 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气机升降的枢纽,不管哪种体质的肥胖,大多有脾阳气虚的缘故。由于气虚、阳虚,身体运化功能不足,无法气化掉多余的脂肪,慢慢就变成了肥胖。 而这类肥胖本质上就是脾虚引起的痰湿。如果痰湿滞留在身体里,久而久之会影响脏腑经络,从而引起其他疾病。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此类肥胖者往往面色发白、喜暖怕凉、胸闷痰多、容易身体疲倦、头昏腿沉、大便粘马桶,还容易腹胀、注意力不集中。 这样的胖子尤其不要用水果代餐减肥,本身脾胃就阳虚有痰湿,而水果正是湿寒,吃多了会伤及脾胃,加重气虚阳虚的症状,这也正是为什么这种减肥总是反弹的缘故。 为啥你的瘦长不起肉? 狂吃还瘦的人,首先还是要排除遗传疾病因素,比如甲亢、肝病、肾病、糖尿病等等,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脾阴虚。 跟脾气虚、脾阳虚不同,脾阴虚的问题主要是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津液、养分无法输布到全身,身体的肌肉腠理得不到脾胃输送的营养,所以形体消瘦,气色也不好。 前文提到,清代名医程芝田说「瘦人血虚多火」,正是由于脾阴虚造成虚火内生、暗耗阴津,导致身体日渐消瘦。 这类瘦子通常有以下一些症状: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干呕打嗝,口干咽燥,心烦气躁,大便干结。 如果你是这样的瘦子,那不要再逼自己各种吃了,并不是吃多了就会变成肉,反而会让脾胃伤上加伤。 胖子减肥不靠饿,要健脾祛湿化痰 虽然管住嘴迈开腿是减肥的不二法则,但食欲无罪,管住嘴的意思不是让你扔掉主食或者干脆断食,而是不吃不适合你的食物。 清代名医张聿青在医案中记载「体丰者多湿多痰,所以治痰为先。」那么饮食起居里,我们如何祛湿化痰呢? 避潮湿 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避免在潮湿环境久居,不穿未干透的衣服,尽量多晒太阳。 动升阳 迈开腿尤其重要。动能升阳,运动能鼓舞脾胃阳气,驱赶湿邪。坚持每天清晨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就很好,比如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等。但运动过后,切记暴饮暴食。 不知道练啥的话,跟着视频练练八段锦吧,每天10分钟。减肥只是副作用,增强体质少些病痛比什么都强。 养脾胃 顾护脾胃是根本方法。尽量不要吃损伤脾胃的食物,避免口味过重、暴饮暴食,最好戒掉生冷甜点,生冷伤阳,甜腻化湿。 去痰湿 虽说阳虚胖痰湿肥巨难减,其实抓住关键点就好办了:化痰、燥湿、理气、健脾。 在宋代医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个名方叫做「二陈汤」,专门对付这种寒湿痰饮,历代名医的医案中也经常见到,用对了真是效如桴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二陈汤 但二陈汤毕竟是药方,且半夏有毒性,还是得医生面诊把关用药为好。为了方便平时日常养生,产品同事和中医老师取法二陈汤,用功效性的食材取代葛根、百合,替代不宜常服的半夏,研发出一道「百陈汤」。 葛根 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可清热生津,升阳止泻。让阳气向上升,往外透,不至于被寒湿痰饮困住。 百合 百合色白属金,味甘属土,昼开夜合,应土气之达于四旁,可以使脾气上升肺气下降,帮助津液输布、糟粕运化。既补中益气,又利大小便,帮助湿浊排出,还能平衡干姜、葛根的辛燥。 葛根升透阳气,百合输布水液,这样一来,百陈汤便成了一泡温阳化痰,祛湿健脾的暖饮,帮助脾胃养好阳气,恢复运化功能,让身体形成稳定的代谢和循环。日常代茶喝,帮你把陈年老痰、寒湿赘肉化掉,身体自然越来越轻盈。
百陈汤所配的茶料均产自亳州原产地,使用农法种植,没有熏制,没有添加,没做辐射,生虫的话请不要惊讶,食材的效用正是来自它天然的生命力。所以入手后最好冷藏保存,开封后尽快食用。 一般取一袋,用沸水200毫升冲泡后加盖焖10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煎煮效果更佳,用300~400毫升的水煎煮15分钟,或者半小时,然后再饮用。 茶料都是甄选的饮片级食材,有时间且愿意花功夫的话也可以每包煎煮两遍,然后兑在一起,够一天的量了,可以完整地喝掉这泡小药茶的精华。
![]() ![]() ![]() ![]()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手掌起落动作要慢,不可急。 做个动作看似简单,用心做,其实有些辛苦。关键在于力在掌根,上撑下按,能感受到身体里的筋撑开,气血变通畅。功在强健脾胃,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多做几遍,面色都会好很多。 ![]() 道地小米,要数山西高原产的对脾胃最是补养。脾胃五行属土,土位居中,而山西位于中原,得土气最多;而小米色黄,黄为土色,这里的小米自然品质上佳。 选品的同事花了一个多月尝了20多款全国各大产区的小米,山西地区的有5款,最终被一份来自山西长治的小米惊到了,粥油超厚的一层,米香、油润、无杂质。 ![]() ![]() 小米随处可见,这款小米有什么特别的?我们拿超市的小米来做个对比吧: 1、味道香,颜色深。 下图左边是超市常见的小米,右边是山西的珍珠黄小米。好的小米,颜色深黄或是蜡黄,闻起来有一股特别的清香。 ![]() 2、特别容易熬出粥油。 能熬得出粥油的米,才是好小米。这个米做粥时,砂锅加清水煮沸,放入适量小米,漂起米油后,改为小火慢熬,待到米油增多加厚成脂、米粒开花,粥就熬好了。粥油超厚,喷香黏稠,特别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的人。 3、免淘洗,直接煮。 干净无沙无尘,可以直接下锅煮,把营养完全留住。 中医讲「五谷为养」,而小米是五谷之首——粟,入脾经、胃经、肾经。颗粒小小却可以蓬勃出巨大的能量,在贫瘠的土地上,一样可以长得非常好,人吃了自然也会有饱满的精气神。小米里满满的土气,脾胃太喜欢了。 怎么样做出好粥油去喂养你的脾胃呢?这几个小贴士帮你快捷方便出好粥。
要特别提醒的是,粥中先不要添加任何调料。喝粥油的时候最好空腹,加入少量食盐,可起到引「药」入经的作用,以增强粥油补肾益精的功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