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茵陈临床心得体会茵陈味苦微寒。有清热利湿...

 任老师156 2020-04-09
茵陈临床心得体会
茵陈味苦微寒。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配梔子、 黄柏、大黄、车前子等,用于阳黄(湿热性黄疸)。配附子、 干姜、白术、茯苓、泽泻等,用于阴黄(寒湿性黄疸)。表有湿者,能微发其汗,里有湿者,能利尿祛湿,故阳黄、阴黄、 表湿、里湿皆可用。近些年来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阳黄 证较多〉,常以茵陈、梔子、黄柏、车前子、柴胡、黃苓、大黄等随证加减应用,对于退黄疸有明显效果。
本品也可用于湿温、暑温初起,症见往来寒热、口苦、 胸闷、干呕、头眩、胁痛、不思饮食、或听觉不灵者,常与 黄苓、竹茹、陈皮、半夏、枳壳、白叩、薏仁等同用。
茵陈有利胆的效能并有抑菌作用,配银花、连翘、枳实、 柴胡、焦三仙、槟榔、赤芍、莱腿子等,可用于胆道感染; 配苦楝子(或苦楝皮)、乌梅、使君子、槟榔、川椒、大黄、 元胡等,可用于胆道蛔虫。
用量一般为9至15g,病重者也可用24g到30g。个别 情况还可用到60g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