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感病辨证之三焦辨证

  平凡的人 2020-04-09
 

大熊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我们今天来讲三焦辩证。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但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内经》。历代对三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内居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和膀胱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即论述过三焦病证,其后历代医家有所发挥,但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得以确立。他根据《内经》有关三焦部位的概念,结合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病变累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表现,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贯穿其中,重点论述三焦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按脏腑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创立了三焦辨证这一温病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同为温病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而三焦辨证则体现了温病从上而下的传变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运用则可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另外,三焦辨证除运用于温病的辨证外,对内伤杂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形成了三焦辨证纲领,强调以上中下三焦为纲统论温热、湿热与温疫。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治疗原则也分上中下三焦不同,这就是著名的论段,“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三焦病证


三焦病位浅深较为复杂,以一般情况来说,上焦最浅,下焦最深,上焦病轻,下焦病重。但上焦有病在肺和在心包之别,邪在心包者则病变深重。
 
1. 上焦病证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通于肺,故温病开始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有两种传变趋向:一为顺传,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出现脾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从肺卫传入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
 
如果是温病初发阶段,我们称之为“邪在肺卫”,以发热恶寒、咳嗽气喘、脉浮等为主要症状。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用银翘散和桑菊饮,来进行加减化裁治疗。如果疾病继续加重,但并未传变至中焦,我们称这一阶段的证候为“邪热壅肺”,用了“壅”这个字,是“堵塞”的意思。“邪热壅肺”这一证候以咳喘里实热症状为主:咳喘气粗,痰稠黄,热象为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不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这个阶段就可以用麻杏石甘汤。
 
另外,如果湿和热联合起来侵犯上焦,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微,或不发热,或午后发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无汗,神识呆滞,脘痞纳呆,口粘不渴,或见肠鸣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产生上述上焦湿热相关症状的病因病机:多因感受湿邪,湿郁肌表,内因脾气所致。湿困肌表,卫阳被郁,故恶寒重而无汗;湿热蕴蒸,故午后发热;湿困于上,则头重如裹;湿阻肌表,则肢体困重;湿遏胸阳,气机不畅,故胸闷;湿浊蒙蔽清阳,故神识呆滞;湿盛津未伤,故口粘不渴;湿困脾胃,受纳、运化失常,故胸痞纳呆,肠鸣便溏;湿浊未甚化热,故舌苔白腻,脉濡缓。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考虑用藿朴夏苓汤。
 
我们已经知道,上焦的脏腑有肺和心包,当人体感受温热邪气之后,首先是出现肺的问题,按照三焦辨证疾病发展的传变规律,应该向中焦传变。但在上焦,我们在临床上也可以看到逆传心包的情况,即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可见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舌强、肢冷、舌质红绛等。
 
2. 中焦病证
指温热之邪侵袭中焦脾胃,邪从燥化和邪从湿化。
 
胃喜润恶燥,邪入中焦而从燥化,则出现阳明经(胃、大肠)的燥热证候;脾喜燥而恶湿,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太阴(脾)的湿热证候。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为阳明燥热,则面红目赤、发热、呼吸俱粗、便秘腹痛、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脉沉实;太阴湿热,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中焦病证的治法,阳明燥热,则通腑泄热。方用三承气汤;太阴湿热,则清热化湿,方用三仁汤。
 
3. 下焦病证
 
温热之邪犯及下焦,劫夺肝肾之阴。

(1)热耗肾阴证
 
肾主藏精,为元阴之本,邪热久留不去,肾阴耗损。多发生在温病后期。症见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身热夜重,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瘦,脉细数或虚数等。
 
(2)热伤肝阴证
 
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若肾阴被耗,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而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甚或痉挛,神倦肢厥,心中悸动不安,舌绛苔少,脉虚弱等。应指出的是,就三焦划分人体部位而言,肝并不属下焦,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多见于温病末期,在温病辨证中统属于下焦病候。
 
(3)下焦湿热
 
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
 

三焦病证的治疗思路


清代名医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方法也创立了治疗大法,原文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于上焦在人体的最上部,所以治疗上焦的病,用药时一定要注意药性轻清,宜用如羽毛那样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就无法达到病灶;中焦处于人体的中部,为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中焦有病用药时须不偏不倚,既不能用药性过于轻浮,也不能用药性过于滋腻沉降的药。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在人体中是平衡的支点,所以用药亦应该照顾到这个平衡的法则;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此时用药就必须重浊,犹如秤砣那样沉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疗一些上焦或是轻浅的疾病,则需要轻清的药物轻量与之。比如一个朋友久嗽不已,病症虽然比较轻浅,但是确实难受。我们知道,中医认为肺是清虚之脏,虽然邪气轻浅,但用重剂,邪气难去,正气已伤。所以用小青龙汤的娃娃剂量,开水泡茶喝,两三付也好了。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中焦脾胃的疾病,应该参用平衡之法。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在人体中是平衡的支点,所以用药亦应该照顾到这个平衡的法则。东垣先生倡导脾胃一伤,百病由生。所以李东垣先生拟定的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当归拈痛汤等方剂确实也是升降寒热补泻同用的典范,。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所谓的下焦病,小可理解为腰腹足胫膝股的疾病,大可扩至六淫内伤引起人身阳气阴气根本的动摇,所以当此之时,非用重剂,不然大病重疾,是很难痊愈的。比如有个病人,感受了湿邪,身重不能行步,头目晕眩,双脉濡,苔白。用重剂量的术附汤,二剂就好了。方中重用苍术60克之多,才有这样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