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连生绘画艺术的启示

 心斋书画研究院 2020-04-09

                                            康守永

梁先生的画之所以受观众的热捧,在于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人文关怀强烈,唯美意识显著。看他的作品,观者能收获一份感动,收获一份宁静,收获一份美好。他在实践着一位诗人的经验:就是“真正的唯美应该是从自然与真实出发,从生活里去寻找和发现一切美的经验”。

感受梁先生的艺术,有这样几点启示:

一是艺术家必须能吃苦。艺术家有天赋是必须的。梁先生的天赋,一者,得之于先天的特殊才华,另者,得之于对艺术挚爱的秉性。再加上他的勤奋,使他的创作卓有成绩。梁连生从小便对绘画产生有浓厚兴趣。因家境贫困,他用拣来的包裹纸、沥青纸都可以当作画画的材料;没有老师,自己琢磨,与人交流,“偷”学技巧……所以才有他1977年一恢复高考就能进入上海戏剧学院美术专业学习的机会。

二是艺术家必须有真情。去年西安的展览会上有一幅《背草老人》让我想起了罗中立在中国产生很大影响的油画《父亲》。凝视着《被草老人》,能让人潸然泪下。让我没想到的是,昨天一位了解梁先生的收藏家告诉我,这次展出的《向日葵》系列,也让他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能这样?就是因为梁先生的作品中有着细腻的丰富的光鲜的自然之美,有着被精致雕琢而成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身影。“读梁先生的作品,我们似乎总是被他画外的东西所牵引,这种游离于画内外的隐隐约约、若即若离的忧伤成为读者心灵能够彼此沟通的纽带”。

三是艺术家必须有境界。多年来,梁连生足迹遍世界,笔触融中西,观念多创新,创作有包容,充分体现出他的探索精神。这是一种不为眼前的功利妥协的境界,于是,体现在画作上,就有了他自己的绘画语言,有了他自己的表达方法,有了他自己的独特视角。内含的西画元素,坚持不懈的国画精神,加上性格鲜明的时代感,就造就了梁先生作品的丰满层次。对于创作,梁先生说,“愿在一笔一墨中实践和体验,在探索与创新中竭力而为”。不为功利所俘,努力走进艺术的历史,这是我们对他的祝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