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针法●附:针灸医案

 齐鲁甄人 2020-04-09
          子午流注针法基本知识

一、子午流注的概念
    子午道家医学家王冰补入《素问》的“天元纪大论”多次提到子午与运气的关系。说明子午有时空和阴阳变化的含义。时,指时辰。一日十二个时辰。子时是半夜,阴气最盛,一阳初生之时;午时是中午,阳气最盛,一阴初生之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阴阳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界如此,人与天地相应,故人亦随之。空, 指空间,方位。王冰命名的《灵枢》谓:“子午经,卯酉为纬”。经,指南北(上下);纬,指东西(左右)。可见“子午”含有时空同步之义。
    流注道家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杂应篇》有“明堂流注偃卧侧图”,因而流注成了经脉气血循行的代名词。流注是形容经脉之气血如水之流动转注,颇有今人所称“循环”之意。

    子午流注  意为自然界时空同步运行,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人天相应,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也随自然界周期同步循环不已。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按时取穴进针,以使人体经络之气保持与自然界周期同步运行,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正如针灸学家吴棹仙的嫡孙所说:“天地者大宇宙,人体者小宇宙。处于对立统-不断运动的人体,同大宇宙一样,只有把位置的概念同时间的推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反映气血运动的位置与变化。生理如此,病理亦如此。这是子午流注的时空观用于指导临床之所以更合理、更能提高疗效的理论依据。”子午流注学说将人体气血在经脉中的循行比拟水流,周流不息。
    随时间推移,各经气血按一定顺序,在一定时间先后出现盛衰情况。气血至而经气盛,逢其时该经输穴为开;气血过而经气衰,逢其时该经输穴为阖。各经输穴按时正常开阖,气血才能在经脉完成周期性的循环,调节着人体阴阳平衡,人便健康无病。若因种种原因影响经脉输穴的正常开阖,经脉中气血循行就受到阻碍,人体阴阳也随之失去平衡,于是疾病发生。

    子午流注针法根据子午流注理论,用天干地支表示时间并配属脏腑经络,在输穴应开的时辰,选用相应的五输穴进针,以促使经脉气血恢复正常的循环流注,达到愈病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

                    干支甲子
一、干支的意义
    干支,即天干、地支。干,树干;支,树枝。看见树干和树枝,就会计算其数目。古人在此启发下,发明了干支,所以干支是数码顺序符号系统,用以表示时间顺序和空间方位的。因此也可说干支是记录时空变化的符号。它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配合,广泛用以阐明人体生理、病理、辨证、治则、灸刺禁忌以及天体运行等各个方面。

二、干支的属性

1.天干

    简称干,共有十个顺序符号,故称“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干的阴阳属性:逢单为阳干,即甲、丙、戊、庚、壬为阳干;逢双为阴干,即乙、丁、己、辛、癸。

    十干的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此系阴阳干依次配对,从木起按五行相生即得。

2.地支

    简称支,共有十二个顺序符号,故称“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阴阳属性:按十二支顺序逢单为阳支,逢双为阴支。

    十二支五行属性: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戌丑未属土。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配对,从天干的第一干甲与地支第一支子配成一对;其余依次干支相配,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便配成六十对不同的干支,又称为六十甲子。这是以天干的第一干和地支的第一支来命名的,所以“干支”又称为“甲子”。应用干支记年或记日,便是六十年或六十日一个周期,如从甲子开始,到癸亥就完成了一个六十甲子周期(见图1- 13),下一个周期又从甲子开始,如此循环不已。

三、干支记时法

相传甲子是轩辕黄帝时大挠发明的。但据文献

记载,现在可查到的用甲子记年是周共和行正元

年庚申年,即公元前841年。但据最近“天再旦”

观察,推测在周穆王时就用甲子记年了,公元前

957年为甲子年。用甲子记日则在殷商甲骨文时

代就有了。

     我国古代一直到1949年,都是采用的干支记年、月、日、时,而且反映在中医学术中,针灸学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时间针灸法所用的日、时都是用干支表示的。而现在采用的公历基本不用干支,所以必须将公历的年、月、日、时特别是日、时换算成干支,才能将道家针灸的时间疗法用于临床。

1.年干支推算法
    前述,已知公元前841年为庚申年,求1997年的干支?按六十甲子循环,循环了47个六十甲子,(841 + 1997) + 60= 47....18故从庚申起循行18对干支就到1997年的丁丑。从六十甲子环周图,按顺时针方向,丁丑后是戊寅,便得知1998年为戊寅年,戊寅后是已卯,可知1999年是已卯年,依此类推便知2000年是庚辰年,2001年是辛已年,2002年是壬午年....
    从丁丑年反时针方向数,便可知1997年以前的任何一年的干支。如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 1994年是甲戌年,....
    可见,只须记住某一年的于支,任何一-年的干支都可从六十甲子环周图.上查到。

2.月干支推算法
    农历是采用夏历(夏朝历法)正月建寅的方法,即每年农历的一月都是从地支寅开始,其余月份的地支则依次为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五月的地支为午,腊月(十二月)的地支为丑。年年如此,固定不变。但每月与地支相配的天干,则要由当年的年干来决定。其方法(“五虎建元法”)如表1 - 5所示。

    从上表得知,凡年干是甲或己的,该年正月的肝就是丙,依此类推,凡年干是丁或壬的,该年正月的月干就是壬。1997年为丁丑年,所以这一年农历正月的月干为壬,正月月干支就是寅,按干支顺序,便可推算出二月的月干支为癸卯,其余各月的月干支依次为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这也可查六十甲子环周图,先找到壬寅,按顺时针方向,便可依次查到1997年十二个月每月的干支。

3.日干支推算法

(1)计算盘推算法

    日干支推算,首先必须知道当年元旦干支。只要知道某一年的元旦干支,以后任何一年任何一日的干支就可从六十甲子环周图中查到。如已知1997年元旦干支是癸卯。要查1997年2月1日的干支,从癸卯起顺时针数到第32对干支甲戌,就是2月1日的日干支。因为公历1月大是31天。公历月大月小是固定的,8月以前逢单月即1,3,5,7月都是月大;双月2,4,6月都是月小。8月以后逢双月即8,10,12月也是月大,单月9,11月是月小。月大31天,月小30天。二月份特殊,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查当年日历即可知二月的天数。

    也许你觉得这种数法麻烦,可作一直径小于六十甲子环周图(显露出六十甲子)的圆在边环上画31格,每格与六十甲子干支对应,并与六十甲子环成为同心圆,组成一个计算盘(如图1- 14)。内圆可以旋转(顺时针)。推算时,将1对准元旦干支,则一月份的任何一日的干支就显示在对应的格上了;查二月份的日干支时,就将1旋转对准原31紧邻的-一个干支,那末二月28天(平年)每日的干支就跃然图上了;查三月份的日干支,又将1旋转对准28日紧邻的-一个干支,则三月31天每天的干支就一一目了然了;同样的方法,可以查出该年任何一月的日干支。当查出十二月31日的干支时,则紧邻31的那个干支就是次年的元旦干支。有了这样的计算盘,以后一千年一万年的日干支都可查到。

(2)公式推算法

    如果你依次背熟了“十干”和“十二支”;又掌握了一年中各月的具体天数;又知道该年的元旦干支。要求该年任何一天的日干支,就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求日干公式:从元旦至所求日的天数+ 10=商...余数

    求日支公式:从元旦至所求日的天数一12=商.....余数

    公式中10, 是十干的一个周期,即10 干中任何一干,每隔10夭要重见一次,一年365天,要重见36次。同理,12是十二支的一个周期,任何一支每隔12天要重见一次,一年要重复见到30次。元旦至所求日天数,是从元旦这天算起到所求之日止,一共是多少天。余数,是指从元旦干支算起第几干或第几支。然后干支相配,便是所求日的日干支。

    例如,已知1997年元旦干支为癸卯,求1997年2月1日的日干支?

    元旦至2月1日(31+1)共是32天。

    代入求日干公式: 32 ÷10 =3 .....2

    代入求日支公式: 32÷12 =2 ....8

    余数2,即1997 年元旦干癸起第2干。按十天干顺序,癸,为十干之最后一干,癸后应起甲,所以癸起第二干应为甲。余数8,即1997年元旦支卯起第8支。按十二支顺序卯起第8支是戌。

    所以,1997年2月1日的干支是甲戌。

这与查六十甲子环周图一致,证明计算无误。

    又如求1997年7月1日的日干支?

     元旦至7月1日共有 

    31+28+31+30+31+30+1=182天。

    代入求日干公式: 182 ÷10 = 10.....2

    代入求日支公式: 182 ÷ 12 =15.....2 

    1997年7月1日的日千为癸起第2干甲;

    1997年7月1日的日支为卯起第2支辰。

    所以,1997年7月1日的日干支为甲辰。

    但应注意,有余数为1或为0者。余数为1即是元旦干或支的本身。余数为0,是元旦干或支的前一干或前一支。元旦至所求日的天数不足10或12者可不必用公式推算,按干支顺序屈指可得。

    例如,求1997年7月10日的干支?

    元旦至7月10日共191天。

    代入求日干公式: 191÷10 = 19....1

    代入求日支公式: 191÷12 = 15....11

    据上理,1997年7月10日日干为癸;

    1997年7月10日日支为卯起第11支丑。

    所以,1997年7月10日干支是癸丑。

    又如求1997年7月11日干支?

    据公式:192÷10 = 19......2

               192÷12 = 16......0

    据上理,1997年7月11日日干为癸起第2千甲;1997年7月11日日支为卯的前一支寅。所以1997年7月11日的干支为甲寅。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介绍日干支的推算法,是因为日干支在道家针灸学上应用极广,可以说,不知道日干支就不可能深入了解道家医学学术,就无法应用道家针灸的时间针灸法以及针灸的时辰禁忌。

4.时干支推算法.

    时干支是由当日日干决定的。

    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般用十二支表示,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但这是时支,时干则要由当日的日干来决定。古人用“五鼠遁”进行推算,如表1-6。

   据表1-6,凡日干为甲或己的,当日子时的时干为甲,其余时辰按十干顺序类推,则丑时至亥时的时干依次为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

    例如1997年7月11日的日干支为甲寅,这一天十二时辰的时干支分别为甲子、乙五、丙寅、丁卯、戊辰、己已、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其余日的时干支,据表依此类推即得。


                          五腧穴
    五输穴是指子午流注针法所刺的经穴。战国时期邹衍首先将阴阳五行学说用于医学,此针法只针刺五输穴,不取其他穴位,是因为五输穴具有五行属性。五输穴是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穴位。其分布顺序是从趾、指端的井穴开始,依次为井、荥、输、经、合。
    井,如水的源头,是经脉的根。荥,如泉水流经地面形成的小溪。输,小溪逐渐宽大加深形成小河,小船可以运输。经,像畅通无阻的大江大河。合, 如江河汇合入海,似经脉与相应的脏腑汇合。五输穴从源到流通过所属经脉与脏腑直接相通。由于都分布在四肢的肘膝以下,反映脏腑信息和接受外来信息都很灵敏。所以针刺五输穴,容易沟通内外信息,畅达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灵枢》说“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刺有五病,以主五输”即针刺五输穴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病变。五输穴,除井、荥、输、经、合外,还包含有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最能反映所属脏腑的信息。故凡在原穴开穴时,首先针刺原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十二原,指五脏六腑十二条经脉都各有原穴。六条阳经有单独的原穴;六条阴经是以输穴为原穴,即以输代原。现将五输穴与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列入表3-1。

    输穴与腧穴含义不同。输穴是专指五输穴;腧穴,指全身的穴位。一说腧,输,俞,三字音义通。
    表3-1是子午流注针法的核心表格,每一格的内容都有实用价值,无论是经脉气血的流注,还是具体取穴,都要依据此表,故必须掌握。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
1.纳甲法
    纳甲法,又名纳干法,是以天干配脏腑的一种按时取穴的方法。天干有十,故以十日为一个周期。应用此法,需要掌握十日中每一日何时开何穴,以便在当日当时所开的穴位进针。
要知道何日何时开何穴,须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阳进阴退,定井穴所开时辰;日干配脏腑定何经井穴开这里阳指天干。阳进,即十天干按顺序推进。阴指地支。阴退,即地支从戌时起,依次倒退。如此干支配合,便得出各井穴所开时辰的时干支(见表3-2第一排)。
日干配脏腑,即天干配属脏腑。其歌诀曰: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详。
日干配属脏腑见表3-2的第二、三排。
各经井穴是趾、指端第一穴,如胆经井穴窍阴,肝经井穴大敦(详见前表3-1的井穴栏)。

    从表3-2可知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大敦;....

(2)阳日开阳经井穴,转注阴日,按阳经五行相生流注,阳时分别按井、荥、输、经、合次序,一经开一穴,阳日指日干属阳干(甲、丙、戊、庚、壬)者。阳日开阳经(脏属阴,腑属阳)井穴。子午流注从胆经开始,所以甲日甲戌时开胆腑井穴窍阴。转注到乙日,阳时(时干为阳干者)为丙子、戊寅、庚辰、壬午。按阳经五行相生流注,阳时分别依井、荥、输、经、合次序,一经开一穴(参见表3-1)。 即乙日丙子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开胃经输穴陷谷,庚辰时开大肠经经穴阳溪,壬午时开膀胱经合穴委中。由胆经→小肠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正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流注。

(3) 阴日开阴经井穴,流尽阴时后转注阳日,按阴经五行相生流注,阴时分别按井、荥、输、经、合次序,一经开一穴阴日,指日干属阴干乙、丁、己、辛、癸者。阴日开阴经井穴,即乙日乙酉时开肝经井穴大敦。此日尚有一阴时(时干为阴干者)丁亥。按井荥输经合次序,应开心经荥穴少府。转注阳日,即转注丙日(乙日之后是丙日),按阴经五行相生流注(参见表3-1),则应在丙日己丑时开脾经输穴太白,辛卯时开肺经经穴经渠,癸已时开肾经合穴阴谷。

(4)逢输必开原
    在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开井穴所属经脉(值日经)的原穴。如开胆经(甲日值日经脉)井穴,转注到乙日戊寅时开胃经输穴陷谷的同时,必须开胆经的原穴丘墟。乙日开肝经(值日经)的井穴,转注到丙日己丑时开脾经的输穴太白的同时,必须开肝经的原穴太冲(阴经是以输代原)。
    逢输开原,又叫“返本还原”。本,是指本日的值日经。经气流注虽然转注到次日,但在开输穴时就必须返回本日开值日经的原穴。

(5)气纳三焦,开生我穴
    气属阳,三焦为阳气之父,所以诸阳气皆纳属于三焦。我,指开井穴的阳经(值日经)。凡值日的阳经开到合穴,下一阳时便应开三焦经生值日经的穴位。如甲日甲戌时开值日经胆经井穴,转注到乙日壬午时开膀胱经的合穴,下一阳时甲申,则应开三焦经属水的荥穴液门。因为胆经是我,属木。生木者水。三焦经五输穴中属水的穴位是荥穴液门(参见表3- 1)。

(6)血归胞络,开我生穴
    血属阴。胞络为阴血之母,故诸阴血皆归于胞络。我,指开井穴的值日阴经。凡阴经开到合穴,下一阴时就应开心胞经的“我生穴”。如乙日乙酉时开肝经(我)井穴,转注到丙日癸巳时开肾经的合穴,下一阴时乙未则应开心胞经的荥穴劳宫。因为开井穴的值日肝经(我)属木,木生火,故应开心胞经属于火的荥穴。

    按照这6条原则,十个日干,每日何时开何穴都可推算出来。
    上述纳甲法的原则是明代推崇道家针灸的徐凤确定的,他不足之处是不开穴的时辰太多,如癸日只在子时开关冲,亥时开涌泉,其余时辰都不开穴,影响临床应用。1957~ 1986年单玉堂、郑魁山等各自提出了补充开穴的原则,而使“纳甲法”取穴趋于完善。
    为方便临床运用,省去繁琐推算,现综合各家,将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开穴列入表3-3。

    从表3-3可以看出,任何一天十二时辰都有开穴。这比较合符经络气血运行的客观实际,因为气血在经络运行存在日周期,在一日之内必然有气血盛的经脉开穴。后世各家根据这一认识,不断补充完善,就解决了徐氏纳甲法开穴之不足。
    表3-3中我们将十干分成五组,是根据“十干统运”(五运六气),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的理论,每一组天干同属一个属性,成为一家人,即古人所说的夫妻,因而各自的开穴可以互用。如甲日子时不开穴,就可用己日子时的开穴阳辅;同理,己日丑时不开穴,就可用甲日丑时的开穴行间,这称为“合日互用”。因为甲己合化成为夫妻,所以可相互为用,互补其不足。临床应用表3- 3时可不分此时辰的开穴属甲或属已,只要那个时辰有开穴,甲日可用,己日也可用。

    表3-3中还看出,同一时辰甲日有开穴,己日也有开穴,如果治疗当天是甲日,则以甲日的开穴为主穴,先针刺主穴;以己日开穴为辅助穴,次针刺辅助穴;同理,若治疗当天是己日,则以己日开穴为主穴,甲日开穴为辅穴。

    可见,应用表3-3时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治疗当天的日干。

    所以第-一步须找查治疗当天的日干。例如1997年10月14日患者来诊治。首先据日干支公式推算,推算出1997年10月14日的干支是己丑,即当日日干为“己”。

    第二步从表3-3中查己日。若病人在巳时(9~11点钟)来治疗,就在表中时辰栏找已时,巳时下己日的开穴是“隐白”。说明己日巳时开脾经的隐白穴,而且此穴是针刺的主穴。再看巳时下这一栏还有甲日的开穴商丘。商丘就是己日巳时要取的辅助穴。

    查找到所开的穴位之后,便可处方了。己日巳时的处方:主穴隐白,配穴商丘。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便可查到任何一天任何时辰所开的穴位。

2.纳子法

    纳子法,又名“纳支法”,是以十二支配属脏腑,按时开穴的一种方法。前述“纳甲法”以十干记日,故是以十日为一个周期。纳子法则以十二支记时,一日十二个时辰,故以一昼夜为一个周期。

    要掌握运用“纳子法”,首先要知晓十二支与脏腑的配属关系。为便记忆,兹录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针灸大成》所载“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此歌表明一日十二时辰都分别由脏腑所主,也表明十二经气血由寅时肺经开始流注,依次经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经,寅时又回流入肺,循环一周。何脏腑有病,就须在经气流注该脏腑的时辰取相应的开穴。

    其次,要参阅前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关系表。

其具体取穴方法有二

(1)补母泻子取穴法

此法是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其母子关系是以本经和本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参前表3- 1)为依据。

    例如手太阴肺属金,其母穴应是肺经属土的五输穴太渊,因土生金故也。金生水,所以肺经属水的尺泽,是肺经的子穴。

    肺实证,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就应在肺经气旺盛的寅时,取尺泽,针用泻法。

    肺虚证,据“虛则补其母”的原则,就应在肺经气方衰的卯时,取太渊,针用补法。

    其补泻方法,是采用迎随补泻法。迎,是针尖迎着经脉之气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随,是针尖随着经脉之气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其经脉之气来去的方向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肺虚实夹杂证或分不清虚实,则取与本经同一属性的 五输穴,称为“本穴”。与肺经同属金的穴位是经渠,故经渠就是肺经的本穴。也可取肺经的原穴太渊。在寅时采用平补平泻之法。

    如果开穴时间已过,无论肺虚肺实,均可取本经的本穴或原穴。

    其余各脏腑病证,依此类推。

    为临床使用方便,特作一“纳子法计算盘”。此法第二盘所列之虛实证的临床表现,仅举其要,须与脏腑辨证合参。

    纳子法计算盘用法:将第一盘(图3-1)剪去斜线内空白成一大缺口,覆盖在第二盘(图3-2).上成同心圆。第二盘外圈显露在外。何脏腑有病,以第一盘缺口对之。左边为该脏腑实证之主要症状,所开何穴,何时针泻;右边为该脏腑虚证之主要症状,应取何穴,何时针补;若属虛实夹杂证或虛实难辨或开穴时间已过,则直取该脏腑本穴或原穴。一查阅此盘都一目了然。这样既不需推算,也不用查表,临证应用,十分方便。


(2)一日六十六穴法
    本法系宋金针灸学家窦汉卿在《标幽赋》(1295)中提出:“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又称“按时循经取穴法”。
    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各属一经(见前《针灸大成》“十二经纳地支歌”)。每一经都有五个输穴(见前表3- 1),阳经还多一个原穴。六条阳经,六六共有36个输穴;六条阴经,六五共
有30个输穴。十二经合计66个输穴。十二经在一日的十二时辰轮流值班,所以一日可取六十六个输穴。
    其具体用法:何脏腑有病,就在该脏腑经脉所值班的时辰取其五输穴进针。
    如肝病就在丑时取肝经的五输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遍行针刺。
    脾经有病,就在巳时取脾经的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遍行针刺。
    肺经有病,就在寅时取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遍行针刺。
    胆经有病,就在子时取窍阴、侠溪、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遍行针刺。
    其他脏腑病仿此类推。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掌握了前述基本知识和五输穴的开穴时间,就可进入临床了。临床上有单用子午流注针法者,也有结合辨证辨病辅以它法者。单用分按时取穴和定时取穴两种。按时取穴,指据患者就诊之时,当时纳甲法或纳子法所开何穴,就针刺何穴,不论是何病症。定时取穴,是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属于何脏腑经脉之病,在该脏腑经脉有关输穴开时,预定患者前来针疗。

1.按患者就诊时间
    当时“纳甲法”所开何穴,即行针之,此即按时取穴法

    例一刘玲, 女,45岁,中国驻某国大使馆秘书。患面肌震颤15年,经服中、西药多年,未能控制发作。其人身体消瘦,睡眠欠佳舌红苔白薄,脉细弦缓。询及病因,乃十五年前其母死后悲痛至极,遂得此病。据脉症诊断为脾虚肝乘,肝风内动。先按一般辨证取穴:针补足三里 、泻太冲、调三阴交之法,连针6次,疗效不甚明显。
    1994年5月16日午后3时30分巡诊相遇,患者要求此时治疗。据日干支公式推算1994 年5月16日干支是壬寅。查表3-3午后3时许是申时辰,解溪开穴。其人肌瘦纳少属于脾胃虚衰,故针用补法。随经行方向刺入,留针25分钟,每隔5分钟轻轻捻转一次。当即面肌震颤大减。患者无比高兴。以后仍用“纳甲法”按时取穴,连续针治3次,基本告愈。

    例二Lius, 男,42岁,某海轮工作人员。患腰部压缩性骨折3年,腰痛不能转侧。按一般针法3次,腰痛反而加重,便不再敢针灸。听说来了中国针灸专家,便于1994年7月4日慕名前来。当时是上午9点半乃巳时,查当日日干为辛(日干支辛卯);查“纳甲法”表3-3辛日巳时然谷开穴。据“不通则痛”其症属实,故针泻然谷(双),留针30分钟,每5分钟捻转一次。出针后腰即能俯仰转动。以后隔日按时取“纳甲法”开穴针刺,连续6次,腰痛止而活动自如。

2.定时取穴,配合辨证选穴
    例三Oleg Podolko, 男,40岁,俄罗斯人。患头枕部疼痛半年。原性情温和,头痛出现后变得暴躁易怒,血压24/12.3kPa,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此属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头痛,治宜平肝潜阳。针风池、三阴交、太冲,均用泻法。针后头痛减轻,血压略降。续针3次后平时头痛已轻微,唯每逢中午头枕部跳痛数次。此乃亢阳凭借午时阳盛为患,须加大力度平肝。潜阳莫过于水,故宜用滋水涵木法。查明日乃己酉日(1994年9月20日),查表3-3己日酉时开肾经原穴太溪。于是预约患者明日午后5点以后7点以前来针。患者5点30分到达,6点先针太溪用补法,次针风池、太冲用泻法。翌日中午头未再发生跳痛。
    嘱22日(辛亥)巳时(9~11点)来针,先补肾经辛日巳时所开的然谷,次仍泻风池、太冲。嘱休息两日,于25日(甲寅)凌晨6点来针。患者准时来到,喜相告日:已整整四天未再发生头痛,中午也平安无事。其妻说他性情也变温和了。血压降至16. 8/11.3kPa。为不错过甲日卯时太溪开穴,立即行针。随访半年,头痛未再复发,血压也在正常范围。

    例四O. C. Clo Condoun男, 44岁,因车祸致脑外伤。西医手术已半月,患者仍深度昏迷、偏瘫,呃逆频频。西医认为无救治希望,即便不死,也将成为植物人。学生Fnagimel 和Ernesto要求用子午流注针法。诊脉微细,呃逆频频,乃垂危之兆。笔者感到没有把握,让翻译告诉家属,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家属同意,并恳求针灸治疗。于是嘱学生在子午流注取穴基础上加辨证施针。
    时值1994年10月22日(辛巳)未时。查表3-3 辛日未时肝经太冲开穴,学生们便针刺太冲,呃逆即止。后据患者喉间痰鸣,脉弱肢凉,口张神昏。辨证为痰阻脑窍,元气衰竭。遂灸涌泉刺丰隆以降痰开窍,灸关元、气海以固元气。如此, 学生们按时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配合辨证选取穴位,针灸并施,连续治疗三个月,患者便逐渐复鲢,并能说简短话语,扶持下可下床活动。针灸四个月后,瘫肢手可握物,语言更显清晰,并能自己扶杖行走了。

3.“纳子法”可单用,亦可配合其他针法
    例五S. B. Garcia, 女,35岁,某食品厂女工。患支气管哮喘十余年,每遇气候变化即发。用耳穴压豆后发作次数减少,此次天热骤雨,其病复发。症见哮喘,汗出,脉数无力,舌质淡苔白润。证属肺气虚感受寒邪。据“肺寅大卯胃辰宫',“补母泻子”原则,肺虚证应在肺经气方衰的卯时针补属于土的太渊穴,仍辅以耳穴压豆取肺、气管、皮质下、肾上腺等穴。翌日卯时再诊治时,哮喘大减,仍宗原法。如此连续三天卯时用迎随补泻法针补太渊,哮喘遂得以控制。

4.子午流注无论“纳甲法”或“纳子法”在其所开穴,既可针也可灸
    例六昆明市中医院运用子午流注“纳子法”, 于辰时艾灸足三里治疗高脂血症50例,每次灸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平均灸19次,其有效率达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