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阴三阳根源揭秘

 阿月222 2020-04-09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学以致用”,也叫“知行合一”。
我一直相信,古人通过对天地、自然、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长期的观察之后,将其共有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认识自然万物的独有的思维模式。在《周易·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中所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即是明证。
《易经》是这样产生的,《黄帝内经》也应该是这样产生。
那么,太极图一定也是这样产生的。
即然如此,我们不妨循着古人踪迹,先从我们所处的天地自然环境入手,去追寻天地自然之真谛,探寻传统文化最初萌芽的状态,还原《易经》玄之又玄的神秘面纱。
第一节、天地自然
古人所说的“天地”,应该就是指我们所生于斯长于斯殁于斯的地球。比古人幸运的是,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地球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下面就将地球的运行状况简单介绍如下。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空间,简单说是由地球和大气层组成的。而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地球和大气层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层级。
1、大气层
根据现代科学探测结果,大气层从内往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扩展层。其中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一公里,温度差不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而对流层里有大量的水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刮风下雨是对流层经常发生的现象。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其温度在-55℃左右,温度基本不变,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
平流层再往上就是中间层、电离层和扩展层,这三层随着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引力越来越微弱,其总重量占整个大气重量已非常小,在此可忽略不计。

2、地球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一般来说,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一般厚33公里(大陆)或7公里(海洋)。主要由花冈岩和玄武岩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平均厚度为2870公里左右。地幔也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主要由超基性岩组成。下地幔主要由超高压矿物组成的超基性岩构成。
在上地幔分布着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在地壳表层,由于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常有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多年周期变化,这一层称为外热层。外热层受地表温差变化的影响由表部向下逐渐减弱,外热层的平均深度约15m,最多不过几十米。在外热层的下界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年平均气温,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由于受地球内部热源的影响,温度开始随深度逐渐增高。对于地球深部的温度分布,目前主要是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熔点温度的关系式推导得出的。根据目前最新的推算资料,在岩石圈底部大约为1100℃,在上、下地幔界面附近(约650km深处)大约为1900℃,在古登堡面(核幔界面)附近大约为3700℃,地心处的温度大约为4300~6800℃。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陆核两部分。外地核的物质为液态,内陆核科学家认为是固态结构。由于地核处于地球的最深部位,受到的压力比地壳和地幔部分要大得多,在地核内部这种高温、高压和高密度的情况下,我们平常所说的'固态'或'液态'概念,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地核内的物质既具有钢铁那样的'刚性',又具有像白蜡、沥青那样的'柔性'(可塑性)。这种物质不仅比钢铁还坚硬十几倍,而且还能慢慢变形流动而不会断裂。

第二节、阴阳的出现
以上是今天的我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和大气层的状况。那么站在远古的时代里,处在饮毛茹血阶段的古人又是如何认识地球和大气层的呢?
其实在没有复杂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远古,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他们通过对地球与大气层观察后,简单明了的就将大气层标注为“阳”,将地球标注为“阴”。
于是,天为阳,地为阴——最大的阴阳就此产生了。
这该有多么直观,又多么简单。我们说,当直观与简单达到极致时,就是真理的最初状态,它绝对是正确的,又绝对是朴素的、原始的。
“阴阳”从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耀眼符号,被炎黄子孙永远铭记下来。
随之而来的,是阴阳的特点也就显现出来,而阴阳的内涵也就不断的被丰富,如: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南为阳北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轻为阳重为阴,升为阳降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无形为阳有形为阴,等等。
阴阳概念的提出,既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也宣告了传统文化核心思维模式的建立。从此以后,沿着阴阳这一发展轨迹,中国文化走向了独特哲学思辨与强烈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具有太极圆融的大美境界,在世界各民族文化长廊中焕发出个性鲜明的美伦美焕的眩目光彩。
第三节、三阴三阳的出现
古人将天地标注成阴阳之后,并未就此满足,他们继续对天地这对阴阳进行了细分。
古人虽然没有今天的科技条件对大气层进行观察、认识,但古人对大气层分的划分,体现了其原始而又朴素的特点。他们认为,大气层最外一层,既处于最外面又体积最大,这一外层占据了“阳”的最大部分,所以称之为“太阳”。所谓太阳,即为大阳、巨阳、老阳的意思。
而贴近地面的大气层这一部分,由于处在大气圈的最内里,又是体积最小的一部分,于是称之为“少阳”。所谓少阳,即为弱阳、稚阳、一阳之意。
而中间这一部分大气层,正是地气上升与天气下降所交汇的部分,阳气最盛,于是即将少阳与太阳中间部分称为“阳明”。
同样,古人对地之阴也进行了相似的分类划分。
在对地球进行观察分析时,古人囿于科技条件所限制,没有工具能够钻探到地球深处,只能简单地将地球分为地表和地下两个部分。地表处在地球最外层,同时体积又是最大,很自然将这一部分称为“太阴”,即巨阴、大阴之意。
相对地表而言,地下部分的体积最小,且又处在最内里,自然将其称之为“少阴”,即小阴之意。
地球的划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观,即表里两部分而已。
但是地球还有一个特殊部分,即地球表面的附着物——植物。这些花草树木,根深扎进地下——属于“少阴”,枝叶却延伸进大气层里——属于“少阳”。但因这些植物不象大气层为无形的空气,它是具有有形之体的,故其性为阴,应该归属于“地之阴”这一范畴之内,而其延伸出地球之外的部分,又不是能够无限制向太空生长的,而是长至一定高度后,即开始枯萎死去,回归到地表上来。所以,古人根据这一现象,将地球这一根于地下而延伸至地表之上的植物,称为“厥阴”,即指阴气发展到了极致,欲尽之时,将向阳处转化之意,因其为有形之物,故为厥阴。
至此,三阴三阳概念出现了。
勤劳智慧的古人,将阴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也许有人要问,古人为什么只把阴阳分为三阴三阳,而不是二阴二阳或四阴四阳、五阴五阳呢?
这个就涉及到“三”字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了。古人在对天地的观察过程中,其实一直隐含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即“为我所用”。而我即是人。古人不是闲着没事去随意仰观天俯察地的,对于忧患而又务实的古人来说,是没有所谓看风景的雅兴的。观天察地只是为了人类面对未知而又恶劣的环境时,能顺应天地从而更好的生存繁衍。于是人的重要性被重点提起来,天地人也被并称为“三才”,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更将其明确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三字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代指万物之意。
第四节、三阴三阳顺序
三阴三阳的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更是贯穿了中医的整个发展之中,而《伤寒论》中“六经”概念也是来源于“三阴三阳”。
严格来说,三阴三阳是来自于易学对天地自然的总结,由于人体也是一个小型的“天地”,即“善言天者,必验于人”,所以很自然被尊崇“天人合一”的中医直接借用过来了。所谓新成员加入后,自然要论个时间先后和辈分高低,这就出现了历代对“三阴三阳顺序”、“伤寒六经传变次序”等的大讨论,由于意见分歧较大,致使这一问题成为千古之谜,未形成定论。
遵循探本求源这一思维逻辑,在尚未涉及中医理论之前,在此单从三阴三阳产生根源入手,对三阴三阳的顺序作一个原始的分析。
其实,通过上文对天之阳与地之阴进一步细分的过程中,就已经隐约的揭示了三阴三阳的上下顺序问题。即最外层的太阳,到大气层中间部分的阳明,再到近地表部分的少阳,再往下就是介于地表与大气层之间的厥阴,再往下是代表地壳的太阴,最后是地下部分的少阴。
也就是说,三阴三阳顺序排列,从上到下或从外而内的次序,应该是: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太阴-少阴。
至于如何从中医专业角度去分析,这个留待后面再作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