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和大家一起探讨铸造鄂造九年贰角袁像银币的价值和目的?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不知道的朋友就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背景资料: 1、在近代铸造银币史中,币面铸造省名的寥寥无几,主要有湖北光绪本省银币、甘肃加字大头、另外就是鄂造九年贰角大头了,币面加字的意图往往是银币限于在本省内流通,但结局往往由于流通的局限性,而去字。 2、民国时期,武昌造币厂作为中央造币厂分厂铸造了大量银币,包括银辅币。根据耿爱德《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钱屿、钱卫译,金城出版社)记载,1912年-1927年期间,武昌造币厂铸造壹圆主币96307458枚;1912年-1928年期间,武昌造币厂铸造辅币五角701698枚;1902年-1928年期间,武昌造币厂铸造辅币贰角57864156枚、壹角54961793枚。 3、武昌造币厂作为中央造币厂分厂,钢模由天津造币厂统一颁发,铸量巨大,但目前尚无资料能够说清楚武昌造币厂铸币特征(泉界有“武昌版”壹圆,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推测而已),故统称为天津版或者中央版。 4、目前尚无史料记载,湖北除武昌造币厂外,还有其他造币厂。 5、耿爱德《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钱屿、钱卫译,金城出版社)记载有“袁世凯民国贰角银币(纪年民国九年)”编号为667; 同时记载“湖北民国银币贰角(中文纪年民国九年)”编号为765,指出765与667型相似,但设计上是不同的,能够容易互相区分。个人认为,这说明是重新开模铸造。 6、从市场交易量估计,九年贰角、鄂造九年贰角存世不多,远小于三年、五年贰角的量。 问题:武昌造币厂作为中央造币厂分厂,铸造大量银辅币,为什么又重新开模铸造“鄂造九年贰角”银币?开模铸造,量又不多,价值何在?难道鄂造九年贰角不是武昌造币厂所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