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方剂的分类

 tjboyue 2020-04-10

方剂的分类

方剂分类主要有病证(脏腑)分类、功用(治法)分类、综合分类,以及祖方分类等。研究 方剂分类的目的是便于检索与应用。

一、病证分类

根据病证表现而归纳一类方剂的方法称为病证分类,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之后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王焘的《外台秘要》、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朱橚的《普济方》、张璐的《张氏医通》、徐灵胎的《兰台轨范》等,均采用此分类方法,它便于临床索方应用。

脏腑分类亦系病证分类范围,如《备急千金要方》,以及《阳痿证治》等。

病因分类亦属病证分类范围,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

二、功用(治法)分类

根据方剂功用而归纳一类方剂的方法称为功用分类如徐思鹤的《医家全书》、陈修园的《时方歌括》等。另外,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后人称之为“十剂,之后又增补至二十四剂,如《医家全书》,除十剂之外,又有调、和、解、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清,张景岳于《景岳全书》中有八阵,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随着社会进步,认识水平提高,功用分类渐渐趋于完善与合理。

三、综合分类

根据方剂功用与病证表现而归纳一类方剂的方法称为综合分类。如汪昂的《医方集解》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方便读》等。

目前的方剂学教材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在沿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将所辑之方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温里剂等,既包括了八法的内容,又在大类中划分细目,使纲目清晰,多而不杂,从而使方剂分类更趋科学化和系统化。

四、祖方(主方或基础方类)

此分类方法与其说是按祖方分类,不如说是按主方或基础方分类更为确切。如施沛的粗剂》等。

另外,分类方法还有按拼音分类、笔画分类,以及七方分类即“、小、缓、急、奇、偶、复等。尽管方剂分类方法有很多,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但常用的分类方法是病证分类、功用分类,以及综合分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