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左传》之逆势而为的宋国国君

 薄会申 2020-04-10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而早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的论断。这些论断的基础,就是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顺昌逆亡”之事。

周武王灭商建周,分封诸侯,“兴灭国、继绝世”,微子启作为商朝的继承者,被分封在了宋国。宋国百姓继承了商朝人的经济头脑,国力逐渐强大,在春秋时期成为五霸之一。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后来却逐渐衰落,成为了邻国欺凌的对象,到了战国时期被最先灭国。在后人的记叙中,因为“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的传播,泥古不化和逆势而为成为宋人抹不去的标签。

国家都有兴衰。虽说花无百日红,但是花为什么不红了,原因却要知道。

宋国君位传到了宋宣公。宋宣公当政十九年,接近人生终点时,需要选择接班人。商朝的君位更替制度是兄终弟及,但是到了周朝,统一标准则是父死子承,且立嫡子不立庶子。宋宣公没有考虑自己生活的时代,执意要向商朝的制度致敬,决定把君位传给弟弟公子和,而不是儿子与夷,理由是:“父死子承,兄终弟及,这都是世人普遍认可的道义,所以我要立公子和为国君。”公子和多次谦让无果后欣然接受。宣公去世后公子和即位,称宋穆公。

宋穆公当政九年,也到了人生终点,他觉得应该把君位还给与夷,而不是传给儿子公子冯。他对大司马孔父嘉说:“我哥没有把君位传给太子与夷而是传给我,恩情我这辈子也不能忘。我要立与夷为国君。”孔父嘉说:“大臣们都希望立公子冯。”宋穆公说:“不行,我绝不能辜负我哥。”为了表明决心,宋穆公派公子冯出使郑国并在那里定居。宋穆公去世后他的侄子与夷顺利即位,称宋殇公。

《左传》借君子之口,对这件事做出了高度评价。君子说:“宋宣公知人善任。立弟为君,自己的儿子仍然能享有国家,是因为他的遗命出于道义。”

但事情的发展却不如人意。

宋殇公与夷上任之后,视身居郑国的公子冯为心腹大患,于是主动接受了卫国州吁的挑唆,成立联军攻打郑国。宋国毕竟是商朝的后裔,周边环绕的诸侯都是监视它的周室宗亲,人家都是兄弟关系,当时宋国的战略形势和现在的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环伺一样,你打了周边的任何一国,那些兄弟国家就会抛弃前嫌一致对外。结果第二年,郑国最先讨伐宋国,以后就是多国轮番讨伐,从此宋国再无宁日。

宋殇公即位后,宋国由大司马孔父嘉和太宰华督共同执掌朝政,而华都霸道,非常看不起孔父嘉。一天孔父嘉的夫人外出,被华督见到了。华督很生气,心想孔父嘉怎么配拥有这样的美人呢?这样的美人应该属于自己啊。于是华督派人在国内四处宣扬,说:“殇公在位十年,大仗打了十一次,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这都是孔父嘉的罪过,我要杀了他以安定宋国人民。”后来华督找机会杀了孔父嘉,夺了孔夫人。宋殇公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但是还没来得及问责,华督就先下手为强,弑杀了宋殇公,接着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立为国君,称宋庄公。宋国从此进入了华氏专政的时代。

宋宣公立宋穆公,宋穆公立宋殇公,均无视周朝的先进制度。如果前者还可以找出一个怀念商朝祖制的说辞,那么后者的行为就纯粹是生前贪恋权位,死后却希望博取声名,因为周公旦辅政成王,已经做出了表率,宋穆公一开始就应该向周公学习。宋宣公逆势而为,埋下了宋国动荡的火种,宋穆公逆势而为,就直接让宋国陷入了动荡,最终国势走向衰落。

宋国的动荡也有好的一面。孔父嘉的后人为了躲避华都的迫害,逃到了鲁国,繁衍生息数代之后,产生了一位圣人,就是孔丘。

孔丘是周朝的铁粉。

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檀弓问子服伯子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子服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人之道,昔者文王拾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立其弟衍。”子游以闻诸孔子,子曰:“否,周制立孙。”

公仪仲子的嫡子死了,他不立嫡孙,却立庶子。孔子说:“公仪仲子不对,周朝的制度是立嫡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