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地漫山遍野开满花朵,却在全世界臭名昭著

 汗青正浩 2020-04-10

提及缅甸、老挝、湄公河这类的字眼,不知大家内心最先跳出的是哪个词汇?但那些缉毒影视剧给出的答案却是:毒窝。没办法,闻名于世的“金三角”就在这几个国家的“三不管”地带,它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一个事实:世界毒品就看“金三角”。

“三不管”因之特殊的位置,以及其特别的历史,从而成为罂粟遍野的地方

事实上,缅甸、老挝、泰国边境所形成的这块“三不管”地带,是东南亚原始森林被保护的最好的地方,加之该处的长日照以及低纬度环境,使得各类植物都特别丰茂。所以,这里被人们视为“中国的后花园”。

可惜,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却因为它特别的历史,以及它后来的发展,致使其在世界上的名誉并不怎么好听,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那这块“三不管”地区到底是个什么历史呢?恐怕这就要追述至十九世纪末了。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为了聚集钱财,以种植鸦片为生财之路。而“三不管”的这块地带,因为其受殖民的现实,自然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说起来,这实在是世界的悲伤,当年很多国家为了不断拓展自己的地盘,最终运用武力去殖民他国。而殖民成真之后,又不真正爱护人家,从而让“三不管”这样的地区变成了后来刹不住车的“毒窝”。

据有关资料反应,英国、法国、美国几乎都在这个地区进行过鸦片种植、提炼以及销售的参与。特别是二十世纪的五、六时年代,这一地区的鸦片产出量高达200吨。

而在这个基础上,该地区还被不断投入设备、技术等手段进行量的提升。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此处一年的鸦片生产量已经达到了3000吨之巨。

正是因为有钱赚,有人要,所以该地区的农民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种植罂粟。原本美丽的东南亚风情里,被夹入了大量罂粟花的气息,那么神秘,又那么特别,让人闻之心生战栗。

但当地农民种植罂粟的收入到底有多高呢?恐怕让你失望了,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因为有统计得出结论:普通种植罂粟者一年一亩地的收入不过几十美元。

这也就是说,大量的金钱并不是在种植的源头上产生,而在于它几经转手之后的市场上变现,这就是所谓的“产业链”。用极低的投入,去换取最高的利益,难怪那些贩毒者会为之疯狂。

“金三角”毒窝的传奇故事:那个操着东北口音的黄埔高参才是不败之王

众所周知,在一个有着高利益,又极复杂的环境里,总会有人以头目自居。而金三角这样一个生财、黑暗的地方,自然也就少不了各位“枭雄”的角逐了。

但真正了解金三解的人似乎都知道一个现实:能在这个地方称霸作大的,绝对少不了一个叫张苏泉的东北人。

当然,金三角的势力肯定不止一股那么单纯,特别是那些以贩毒、投机等手段致富的人。而这其中坤沙、罗星汉的名字就格外让众毒贩买账。

那张苏泉在金三角算什么角色呢?等齐于坤沙、罗星汉等人的又一位毒贩小头目?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有资料显示,张苏泉实际才是称得金三角不败之王的人物。

这个张苏泉可不是简单人物,据说他曾是黄埔高参,手下有着200多号雇佣军。他在金三角混的风声水起的时候,像坤沙这样的大毒枭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作为高参,张苏泉就是有这样的眼光,与其自己冒险去拼去打,不如作为他人幕后指点江山的谋士,这样一是风险小,再就是收益一点也不少。

果然,成为坤沙的参谋之后,张苏泉出谋划策,很快就帮坤沙打开了金三角的新格局,让他成为该地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不久之后,张苏泉又用计打压了罗星汉,使得坤沙实力更加巨大。

但罗星汉也不是好惹的,据说他趁着坤沙押送16吨鸦片去老挝交易的途中,采取了非常手段的报复。与此同时,坤沙回返时更被老挝一位叫温拉迪功的抢了个干净。

面对这样的现实,张苏泉采取各种报复手段,最终将罗星汉给打的节节败退,只恨自己的手下没有张苏泉这样的智囊人物。

因此,在金三角的传奇人物之中,他张苏泉是有名的,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自甘居于第二位,但事实上他才是最能撼动金三角这块地盘的人,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自己始终被称为金三角传奇人物。

“金三角”民众的生存现状,“替种”是否可以改变“毒窝”的本质?

其实,很多人肯定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地区的人一定要种罂粟而不是粮食。原因太简单了,这个“三不管”的地区,实际上就处于原始人的生活状态。

去过当地旅游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那边的很多村庄,每家都会有几个孩子,而孩子们多为赤身裸体的样子。这种环境下的他们,可能会缺少食物,但更为主要的是贫穷。

种植粮食可以自给吗?不一定,毕竟粮食的丰产与否并不能一概而论。但种罂粟却能直接换来金钱,这才是他们认为最直接有效的“脱贫”方法。

当然,因为时代的发展,加之欧洲很多国家对该地的捐助,他们已经有了学校,有了法律,有了一定的常识,对种植罂粟也几乎认识到了危害性。

所以,现在的金三角正在慢慢摆脱“毒窝”的帽子,不再像从前一样家家户户、村村庄庄都种植罂粟了。只有那些相对更为原始、偏远的村子,才会保持着一小部分种植罂粟的地段。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欧盟组织又岂能不知改变现状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他们在该地区推动“替种”手段,让当地人改变挣钱的单一思维,比如从种罂粟改为种茶叶、橡胶等等。

只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因为扩大规模、种植热潮的推动,当地的生态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大片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另外,毁林烧荒造成的土地荒废更为严重,有些土地因为破坏将要等待10-30年之后才能再度耕种。

这就是昔日的“三不管”,想要从“毒窝”金三角转变为真正的黄金三角,恐怕是任重道远,其路漫漫之远、之难,都不是快速可改变的。

“金三角”的“毒窝”之名已经随着时代的步伐慢慢发生改变了,但它能变成什么样,用多长时间来改变,想来都不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的。至少,老挝、泰国、缅甸这三个国家,他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自己的边境上去才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