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雄浑壮美边塞诗的开山鼻祖

 新用户43453845 2020-04-10

阵营相连,觥筹交错,欲饮琵琶马上催;鼓角争鸣,血火绽放,黄沙百战穿金甲。悠悠边关,风雪弥漫,一片冰心在玉壶。在盛唐的历史天空,边塞诗独占鳌头,其雄浑大气,志存高远的苍凉意境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高适、岑参、王维、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皆是影响极大的边塞诗人。

王昌龄(公元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武周天圣元年(公元698年),王昌龄在太原出生。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公元720年),23岁的王昌龄离开家乡,赴嵩山学道。唐开元十一年癸亥(公元723年),客居河东并州、潞州。盛唐时期,王昌龄着憧憬未来,忠贞不渝地歌颂盛世,胸腔里充满了对唐王朝无限景仰,因其文采出众,嫉恶如仇,又敢于仗义执言,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火热的青年时代,在仕途上一无所成,让王昌龄倍感心寒,只能以学道当作危慰藉,理想抱负眼看沦为泡影,他才如梦初醒。开元十二年甲子(公元724年),。27岁的王昌龄投笔从戎,从此踏上出塞之路,他西行河陇,出玉门关,走向风雪弥漫的边关,就此建功边疆,书写边塞,其著名的边塞诗,都作于此时。

雪,大雪,纷纷扬扬,苍苍茫茫;风,狂风,肆意张扬,凛冽如刀。王昌龄一路行走,越走越荒凉,越走越凄楚,越走越震惊。出塞之前,王昌龄只感人生难得意,宏图无大展,但觉得盛唐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红日炽烈,明月高悬,满满的诗情画意,但西行万里,一路的所见所闻,令他异常震惊,万万想不到在盛唐繁华的世界里,边远之地的戍边将士竟然是如此的艰苦,真是应了那句时下流行的话:“不要以为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戍守边关的健儿告别父母,远离妻儿,踏上西行之路,远在万里之外,“春风不度玉门关”,达官权贵们歌舞升平的好日子,是因为有边关将士艰辛的付出。他们历经艰辛,耐住寂寞,殚精竭虑守护着大唐的万里江山。

若说张骞西行“凿空”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取回了真经,开创了法相宗,那么,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西行也是有负有使命的!他要让世人知道边塞的苦寒,边地的寂寥,变关将士的艰辛。没有他,就没有恢弘的边塞气象,没有他,就没有人知晓艰苦的边地生活;没有他,就没有流传万古的边塞诗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要借助王昌龄的圣手妙笔,张扬大唐的绝代风华,镌刻下专属于赫赫盛唐的热血豪情!

王昌龄坐在篝火前,将士们拥簇着他,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长安的风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远离故土,有幸遇到满腹经纶的故人光临塞外,戍边将士们犹如见到自己亲人一般,红红的火光映红了将士们难得的笑脸,他们虽然脸颊褐红,两手粗糙,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在火光和月色的照耀下,铠甲发出冷冷的光。

王昌龄内心感到无比的震撼,此时此刻,他热泪盈眶,一股豪情顿时涌上心头,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写出边关热血男儿的戍边壮志。正待此时,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天际,发出幽冷的光芒。这轮明月,见证过李广、卫青横扫大漠;见证过霍去病封狼居胥;见证过张骞出使西域;见证过班超建功边疆,它见证过太多太多,多的无以计数。

回首远望,雄伟的边城屹立在寒风之中,雄伟在长安的三千里繁华之外,似乎看到穿越千古的英杰跃马扬鞭,驰骋疆场。眼前的唐军都是血性男儿。你看,在清冷的月光下,在浩瀚的大漠中,篝火正旺,士气十足;旌旗猎猎,剑戟如林;红缨如潮,呼声震天,真乃保家卫国之雄师也!于是,一首旷世诗作吟咏而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诗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边塞诗,千古七绝压卷之作。以至于流传千秋,依旧不老。每当外族入侵,国事垂危之际,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王昌龄这首《出塞》,每每诵读,心中总会激情荡漾,燃起不尽豪情壮士,说不完忠勇果敢,好想立即策马扬鞭,奔赴前线,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遥想当年,唐朝大将哥舒翰率领军士在青海湖附近筑城驻防,置神威军戍守边疆。刹那间,青海湖上空乌云密布,连绵不断的祁连雪山一片黯淡。汉代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虽然远隔千里,但仍然可以遥遥相望,如此广阔的疆域都在大唐统辖之下,怎能不让人兴奋,怎能不使人激动。戍边将士个个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减,不打败西域楼兰国(鄯善,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誓不返回家乡。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风雪漫漫,遥遥万里,艰苦跋涉,王昌龄厚积薄发,才情喷薄,以浩瀚大漠为纸,以刀枪剑戟为笔,一挥而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这首著名边塞诗中,王昌龄明确地提到了两个地名,“青海湖”与“玉门关”,唐代雄踞西北有两个强敌,一个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联系,保障河西走廊的通畅,“青海湖”一带是吐蕃与唐军对峙和作战的地域;而“玉门关”外则是虎视眈眈的突厥势力范围。该诗点出了“青海湖”是抗击吐蕃的前沿阵地,“玉门关”是防御突厥的重要“孤城”。“青海湖”与“玉门关”相距千里之遥,一个处于青藏高原,一个位于丝路河西走廊西端要冲,为何能扯到一首诗中,缘于诗人意向高远,想象丰富,浮想联翩。但细致思量,就会觉得两者之间肯定有着某种惊人的纽带联系。是著名的“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相通,让“青海湖”与“玉门关”有了联系。

王昌龄作为大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七首《从军行》脍炙人口,激越雄壮,一经出世,将士们争相诵读,歌女们尽情传唱。只因这首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心声。有将军过来敬酒,王昌龄一饮而尽,提笔复写:“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维以恬淡的性格,钟情山水的思维也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豪情奔放,热情如火的王昌龄以激荡的心情,凌云的壮志,独到的见解,为唐诗留下了难得的《从军行》七首。

自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们掀起了从军热,以求建功边疆,光耀门庭。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为深刻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出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才11岁,高适也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此考证:王昌龄是边塞诗的创始人和先驱者。

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王昌龄回到长安,这年他28岁。开元十四年丙寅(公元726年),29岁的王昌龄隐居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是年作《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王昌龄中年得意,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尉校书郎)。开元十九年辛末(公元731年),34岁的王昌龄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河南汜水县尉。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王昌龄以文采超绝群伦,再迁为江宁丞。开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年),41岁的王昌龄因事获罪,谪赴岭南。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一代名相张九龄罢官,王昌龄因同情张九龄作诗文以喻之,结果触怒了李林甫奸党被远贬岭南,这一回连小小的汜水县尉也做不成了。公元740年秋,被赦罪北还。这时李白刚从苏杭游历归来。两人在巴陵(今湖南岳阳)相遇。欣喜若狂,只恨相见恨晚,两人意趣相投,携手同游,临别之际,王昌龄依依不舍,作《巴陵送李十二》赠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北归,游赏襄阳,访诗人孟浩然。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有疾在身,不能吃海鲜,但故友来访,豪爽的孟浩然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结果旧疾复发,病重去世。王昌龄知道后悲痛不已!同年冬,王昌龄被封为江宁(南京)县丞,离京赴江宁上任,与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一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存。天宝三载甲申(公元744年),47岁的王昌龄因事至长安,途经洛阳与辛渐相遇,离别之际,王昌龄写诗惜别:“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虽然仕途失意,但胸襟开阔,没有抱怨诉苦,而是担心亲友,大丈夫坦言“你们千万不要担心我,亲友们如果问及,就说我的心像盛在玉壶里的冰那样洁白透明。冰在玉壶,比喻清廉正直,光明磊落。

官江宁丞前后共八载,天宝七载戊子(公元748年),51岁的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自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昌龄自金陵首途赴龙标,溯江前往,曾顺道游南陵,有《至南陵答皇甫岳》。天宝十四载乙未(公元755年)58岁的王昌龄谪居龙标已经有七年时光,期间既有惆怅之情,也有豁达之观。一次出行,看到湖中采莲女出现,湖水涟漪,美女嬉戏:“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交相辉映,歌声,水生,声声入耳;采莲女,采莲子,千百年后,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当年的这番美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无故杀害。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张镐,更怕打了败仗“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按兵不动,拖延时间,致使贻误战机,致使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了闾丘晓。行刑之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饶他一命:“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可谓一针见血,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为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事场景进行细致的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王昌龄之后的著名边塞诗人岑参赞赏其:“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闻一多评价王昌龄为盛唐诗坛“个性最为显著”的两个作家之一(另一个是孟浩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