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瘀堵,疾病不断!活血化瘀,帮你解决健康隐患

 心自莲花开 2020-04-10

所谓“久病必瘀”“怪病多瘀”,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现代社会高发疾病,都和血瘀有关。

有了血瘀,很多人都会考虑吃一些活血药来改善血瘀循环。但是大家在吃活血药的同时,如果没有正确认识血瘀证,对症用药,可能会让血瘀越来越严重。

所以正确认识血瘀证,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关键。

了解血瘀证

血瘀证,中医病证名。指瘀血内阻,以疼痛,肿块,出血,舌紫,脉涩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失却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

血瘀证的危害:

1.缺血缺氧:临床上常见口唇、指趾紫绀,肢体发冷等。

2.疼痛:中医认为“血能载气”,“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必须依赖气的推动。血瘀者血流缓慢,血脉“不通则痛”。主要表现为心绞痛、下肢(活动后)疼痛、或胃肠道瘀血而胃痛、腹痛等。

3.功能不足:长期气虚、血瘀、缺氧必然导致器官功能低下,病者常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抵抗力弱,严重者达器官功能衰竭。

4.血栓事件:血流缓慢瘀滞,极易凝结形成血栓,是造成脑梗塞、心肌梗塞及其他栓塞事件(如肺栓塞)的重要原因。

哪些人容易出现血瘀证?

血瘀形成的病因很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一些易患上血瘀证的隐患。

长期卧床:由于肢体活动少,血流不畅,长期卧床者极易出现血瘀而形成血栓,常见于高龄虚弱,老年肺炎、心衰,骨折,甚至分娩卧床等。

长时间不动:如坐国际航班(可达十几小时)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动或少动,容易血液瘀滞形成静脉血栓。

气虚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流缓慢而瘀(称气虚血瘀),常见于心衰、贫血、年老瘦弱多病者。

气滞者:气行不畅不能有效推动血行亦血瘀(称气滞血瘀)。表现为胸胁脘腹之胀闷、疼痛、痞满不适等,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饮食失调等有关。

疾病因素:严重的血脂、血糖升高是引起血液粘稠的最常见疾病。

可见,血瘀证临床十分常见,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关键。

中医学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今天,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翁维良教授将为大家详细讲解,让我们正确认识血瘀证,了解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治法,做好相应的生活干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