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工业设计abc 2020-04-10

以“乱”闻名于世的巴尔干半岛总面积超过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500万。在这个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的半岛西南部,一个面积仅为1.38万平方公里,人口63万的小国傲然屹立于亚得里亚海东岸,它就是今天的黑山共和国。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众所周知,巴尔干半岛曾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超过500年,期间,从北部的塞尔维亚到南部的希腊相继“沦陷”。然而,当时叫“泽塔”的黑山却凭借山地优势和顽强不屈的斗争存活下来,这里骄傲地成为奥斯曼帝国唯一没有征服的巴尔干地区。

纵观黑山的历史不难发现,这个小国与邻近的塞尔维亚有着相似的经历,两者形如兄弟的亲密关系有点类似今天的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解体时,与其他四个加盟共和国纷纷“离弃”不同,黑山仍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兄弟俩还先后组成了南联盟、塞黑共同度过了十几年。

如今的黑山已独立多年,也投入了北约阵营,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虽然这个弹丸小国一直很低调,但在巴尔干地区恐怕无人敢小觑。那么,黑山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顽强不屈?它与塞尔维亚为何情同手足,不离不弃?

一般认为,黑山人是巴尔干半岛上伊利里亚人的后裔。公元前三世纪,古罗马征服这里后设立伊利里亚省,黑山成为其中一部分。罗马帝国衰落后,伊利里亚又相继被哥特人和拜占庭帝国统治。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公元7世纪前后,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迁徙至巴尔干半岛,其中的一支与这里的伊利亚人逐渐“融合”。到了9世纪,黑山地区首次建立起“杜克利亚”国家。11-12世纪,随着北方塞尔维亚崛起,改称“泽塔”的黑山被并入塞尔维亚王国,至此成为塞尔维亚一个行省。

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奥斯曼土耳其打败塞尔维亚,黑山借此脱离塞尔维亚重获独立。之后,奥斯曼帝国陆续征服巴尔干地区,而黑山则凭借山区地形和顽强抗争保住了部分国土。16世纪初,黑山建立了以采蒂涅为中心的政教合一国家,为“收复”国土不断与奥斯曼土耳其和邻近的阿尔巴尼亚作战

就这样不屈不挠抗争数百年,进入18世纪,为共同对付奥斯曼帝国,聪明的黑山人选择与沙俄结盟。1876年,黑山趁俄土战争之机向奥斯曼帝国宣战。通过英勇作战,黑山不仅夺得大量土地将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夺取了亚得里亚海的两个港口扩大了海岸线

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黑山正式被欧洲列强承认为独立国家,与塞尔维亚携手跨入首批获独立的巴尔干国家。同时,为了遏制塞尔维亚和黑山向南扩张,置于列强控制下的阿尔巴尼亚也宣告独立。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建立了黑山王国。在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野心勃勃的尼古拉一世首先挑起了战争。黑山和塞尔维亚联合向奥斯曼土耳其发起进攻,经此一战,黑山的领土向东北延伸和塞尔维亚接壤

接下来的一战中,黑山又不遗余力协助盟友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作战。1916年初,不敌对手的黑山被奥匈帝国占领。一战末的1918年11月,奥匈军队撤出黑山,塞尔维亚军随即取而代之。当月,塞尔维亚控制的黑山国民大会宣布废黜尼古拉一世,黑山再度被并入塞尔维亚

战后,黑山自然同塞尔维亚一起加入不伦不类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为了摆脱塞尔维亚控制,黑山反对派此后也进行了抗争,但都被“大塞尔维亚”无情镇压,到了1929年,黑山只得继续呆在更名后的“南斯拉夫王国”里。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二战中的1941-1943年,黑山相继被意大利和德国占领。1944年,在英国支持下的黑山游击队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在铁托领导的军队中,黑山人成为绝对的中坚力量,南斯拉夫游击队中很多优秀军官和领导人都来自黑山。

二战后,黑山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其首都波德戈里察更名为“铁托格勒”,一代强人专门赋予这一光荣名称,黑山在巴尔干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和马其顿四个加盟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为此,黑山也举行了公投,结果是高达95.6%的人愿意继续留在南斯拉夫联邦。据现在史料看,当时黑山境内的很多穆斯林、天主教徒和倾向独立的民众因“不公正”抵制了公投,实际投票率仅为60%。

由此看来,黑山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多少带点“裹挟”成分,这也为日后两国渐行渐远埋下了伏笔。之后,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哥俩组成的“南联盟”不断为捍卫领土完整与周边产生武装冲突。也许是对米洛舍维奇接连挑起克罗地亚和波黑两场战争心存不满,在波黑战争后的1996年,黑山突然宣布与塞尔维亚断绝关系。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从那时起,黑山的独立自主意识已展露无疑。与塞尔维亚断交后,黑山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不仅废除了塞尔维亚第纳尔在黑山的法定货币地位,还相继改用德国马克和欧元,逐渐展现出向西方靠拢的姿态。

后来的事实证明,黑山与塞尔维亚“切割”实属明智之举。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黑山所受到的“损伤”远不及塞尔维亚大,国内局势也比塞尔维亚稳定得多。对南联盟持续78天狂轰滥炸后,被誉为“第二个铁托”的强人米洛塞维奇被迫全盘接受北约的条件。

不久,米洛舍维奇黯然下台,西方见目的达到,开始由支持黑山独立转向支持维持现有的联盟。然而,一向倔强的黑山并没有因西方干涉而屈从。2003年,黑山与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协议,决定将之前的联盟变为由两个完全独立的国家组成,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塞黑”仅存在三年,2006年,黑山依据当时的协议举行了独立公投,最终以55.5%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这一结果刚超过欧盟规定的55%有效结果票数。如此惊险,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巧合,但总归是黑山人民自己的选择。

当年6月,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 2017年,黑山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巴尔干“倔强”小国,几百年不曾低头,为何与塞尔维亚不离不弃?

依山傍水的“铁托格勒”

在当今黑山约63万人口中,黑山族和塞尔维亚族分别占到45%和30%,其他的诸如波斯尼亚克族、阿尔巴尼亚族等占比很小。在宗教方面,约75%的黑山人信奉东正教,并且属于塞尔维亚正教会,而信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波斯尼亚克人等仅占少数。

应该说,相似的历史和民族宗教成为黑山与塞尔维亚“走得近”的主要原因。然而,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终是各自利益。在这一真理面前,再感人的“不离不弃”也显得苍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