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章 第二节 学琴旅途的艰辛

 闹市孤猴 2020-04-10

从此我们开始了跑武汉上课的艰难历程。

那时没有高速更没有高铁了,我们还尽量节约用钱。开始时我是带着珍妮下午坐火车,深夜到武汉,然后在武汉火车站附近找小旅馆住下,赶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上课。我记得第一个晚上我们在武昌火车站附近住了个小旅馆,住进了四十元钱一晚的小房间,里面就是四个平米,除了小床什么也没有也没有窗户。我感觉自己是躺在井里面,非常难受。我最后还是抱着珍妮睡的,以后再也没去住过。

通过几个月的不同走法对比,我们发现坐586次火车去,再乘461次列车回,是最快捷最经济也是最艰辛的走法。586次是当时从衡阳到武昌的普通快车,现在称绿壳子车。在株洲凌晨1150发车,第二天早上620分到达,中途时间6个半小时。461次是当时武汉开往湛江的普通快车,武汉发车是下午240分,到达株洲下午7,中途大约5个半小时。

从此我带着珍妮每次星期六晚上11点从家里出发。之前我已经安排珍妮在家睡了2个小时的觉,再去赶乘586次列车。这趟列车车厢破旧,没有空调和暖气,散发着霉味的车厢夏天闷热,冬天清冷。但好处是有大量的座位。每次我们深夜上车后,找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我就抱着珍妮让她接着睡觉。如果珍妮休息不好,那直接影响明天上课质量,因为作业完成不好就要重新弹,也许我们就白白跑一次。难熬的是冬天车厢四处透风,我们冷得全身不停发抖,穿再厚的衣服也无济于事。我只能用我的大衣把珍妮裹在里面,我紧紧的抱着她,让她躺在怀里。我无论怎样寒冷和劳累都不敢动一下,就怕惊动了珍妮整晚的默默地忍受着冷、累、困、麻甚至疼痛,一分钟一分钟地数着时间过。只有无奈的望着蒙蒙的窗外,企天明!

到武汉下车第一件事就是去售票厅排队买下午的回程票,如果等到上完课再买的话,那是肯定没有了。买好了车票我们就走路到紫阳路口,在那里有几个小店卖早点,我们可以洗个脸,然后吃早餐,吃饱后就在门口坐麻木(武汉的人力车)去音乐学院,正好赶在8点之前,不耽误上课。

其实那时珍妮每次作业都完成很好,但从来也没有听到陈教授的表扬,我总觉得有点委屈,当然除了指出问题之外批评也很少。但珍妮的其他学友说,珍妮是最幸运的了,她们都经常挨骂,有时甚至把她们的曲谱从窗户外丢下来,得自己下捡起乐谱来,上去还要说对不起。

上完课我们有点时间可以在周围看看,每次我们主要到了学院内的音乐书店,买些需要的或者新到的钢琴书和碟,再到附近的小店子吃中饭,然后搭公共汽车去火车站,赶乘下午3461次列车回家

461次列车是武汉发车的,终点站是湛江。车上有空调是软座不会冷,但是车上多。很多时候上车就站在进门处,一动不动的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倒霉时到长沙了我们仍然站在厕所门口,根本没有办法进得了车厢,极大地考验我们的身体能耐。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8点,我这时已经是38个小时没有合眼了。每次我这时疲倦透了,根本不想吃东西,直接就往床上倒。

旅途的艰难并没有影响珍妮的上课和学习,从开始的三周一次到后来的一月两次。不管烈日炎炎,还是严冬腊月,我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从未请过假,从没迟过到。那段艰苦的岁月现在想起都心有余悸,但这段时间不但对珍妮的学习有了进步,对珍妮的意志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