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师,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区别

 如歌行板11 2020-04-10

内容主要原创,配图来自群友和网络,所有水印保留

最下方为微信自带广告,支持请点击(本号可获微量收入)

摄影师,摄影家和爱好者的区别很像演员,表演大师和表演爱好者,但也有些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摄影本身拥有非常庞大的爱好者群体,而从本质上来看他们在做的事情和摄影师,摄影家没有区别,都是使用照相机拍照。

那么这三者到底有什么分别吗?首先这三者不是按照使用什么器材来划分的。如果硬要说区别的话,比较职业的摄影师都会使用大画幅器材但大部分爱好者不会使用,也没有必要使用这种器材。

那么这三者到底怎么划分呢?

只从他们做的事情来看,很难完全区分开来,因为许多摄影大师本身是摄影师,但他们可能分属不同的职业种类,最常见的是商业摄影师,新闻摄影师,有一些是职业摄影师,给一些机构服务,也有一些独立摄影师,哪里有活去哪里。

职业摄影师和爱好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爱好者不拿拍照吃饭,而摄影师是要凭拍照吃饭的,也有例外,跨界的,比如上次我们介绍的David Hockney就是一名画家,但同时也是有名的摄影师,摄影作品是其整体艺术中的一部分,这样的人里还有Andy Warhol。不过这种跨界也提示了三者的区别。
爱好者凭借的是热情,热情没了就不拍了,或者拍得少了。
摄影师凭借的是技术,没技术吃不了这口饭,有没有热情也无所谓,因为靠摄影吃饭。
摄影家凭借的是思考,将摄影记录的目的升华为“视界”,融入自身的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马格南容易出摄影大师,而国家地理就少很多(也有,但是不算多,因为国家地理里也有人文的部分),因为马格南的摄影师作品更多直面世界,带有浓厚的思考,而国家地理则面对自然,带有比较强的技巧性,却远离人类社会。我们都知道很有名的摄影机,萨尔加多的《创世纪》,但萨尔加多并不是风景摄影家,而是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在《创世纪》中他拍摄了大量各地的原住民,是我认为这部影集里最震撼的部分。
同样,日本的著名摄影师星野道夫,专门拍动物,但他的主题并不仅仅是自然,而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其在日本影响比较大,但放到国际上影响就小多了。
所以大家会发现风景摄影大师大多是比较早的人物,比如Eugene Atget,安塞尔·亚当斯,因为那些是开创性的,而开创的就是技巧和视角,之后就是在技巧和视角上的深化,就很难有新的创造了。
但这并不是说这些职业摄影师就不行,比如国家地理的麦克·山下就是很棒的摄影师,拍出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所以,摄影大师往往会有固定的风格,虽然这种风格不一定很明显,但完全可以标签化。换言之,这些照片不一定是这人拍的,但是看上去就是这人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仅包括技术,也包括题材等等,有些人会宽泛一点,比如我们今天封面放的这个Helmut Newton,宽泛一点不太容易识别;有些人则会狭窄一点,比如昨天我们介绍的Rineke Dijkstra,风格就高度固定。

这种风格需要日积月累的时间来凝聚和完成,因此有许多摄影师年轻时成名,但最终沉淀是需要时间的,就好像你会看到一大批20,30岁的优秀摄影师,但不太有人会把30岁的人叫做摄影家。

但这点与职业性往往是有所冲突的,比如商业摄影师,往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范式去创作照片,而且当下照片会经历严重的移动像素的PS,歪曲内容。那么要坚持内心的想法就变得非常困难,即使是记者也是一样,让你去哪就去哪,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题材。

那么,照这个说法,爱好者如果非常发烧,发烧到不得了,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成为摄影大师呢?

如果是活着的人恐怕比较难,因为摄影大师的关键是认可,而爱好者的身份本身就比较难被认可。此外,要成为著名的摄影家,往往需要出影集,办影展,是需要动用许多资源的,一般爱好者很难动用这种资源,同样,要动用这种资源也依然需要被人认可,如果你是个开面包店的或者演戏的,那你拍得再多,你自己能够动用资源来办展出册,依然难以得到认可。

所以,摄影家也是要捧的,不捧不行。

但是如果人死了,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薇薇安·迈尔,就是人死了以后被人给挖掘出来了。而薇薇安·迈尔本身的摄影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所以爱好者也许可以参加一点什么比赛,甚至还能拿点奖,但需要持续投入,被持续认可就很难。

所以要成摄影家是需要一点运气的,也有人怎么捧都捧不红的,因为摄影最终还是要看画面的深度。

但无论如何,大师和器材没有太大关系。正如过去出了这么多摄影大师,他们的器材显然没有现在的器材那么快,质量那么高,主要凭借内容取胜。

拿着最好的枪不代表你就是枪神,很可能一梭子弹打出去你连人在哪里都没看到,在器材同质化的当下,像素高,速度快并不代表就能成为大师,相反这些超高效率的器材很多时候削弱了人们对于摄影的思考,因为所有内容都可以用很大的摄影量来堆砌。

所以,我们一般爱好者只要能够从摄影中找到乐趣,那么我们玩相机就是值得的,如果拍着拍着拍出虚荣感觉了,以为自己是大师了,以为自己上天了,那玩到后面就很没意思了。毕竟,针对一个主题不断思考,针对一个内容不断挖掘和不停地把照片PS成一种色调和风格绝不是一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