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那竹篮里的春光

 博阳书屋 2020-04-10

       奶奶家的春光,藏在竹篮子里。一把肥嫩翠绿的韭菜正枕在里头晒太阳,篮子高挂在院子里的树杈上,随风荡啊荡,该是奶奶做猪肉韭菜馅儿春卷的时候了。

       自从妈妈生了弟弟,奶奶每周城里农村两头跑。花衬衫的袖口一捋,竹篮子一搭,就往城里跑。周末回农村,奶奶会把城里我们这一家子一周积攒的剩饭放在篮子里带回去,回来时篮子里却躺着满满的鸡蛋鸭蛋,上面总是粘着些稻草,还有鸡鸭的粪干。我和弟弟从小吃的就是爷爷奶奶家的土鸡蛋。奶奶总笑着说:“开春了,鸡鸭更能下蛋了,我用你们城里的剩饭换农村的蛋啊!”好一段时间我才明白,原来鸡和鸭好米饭这口,这在城里不经意间浪费了的几口米饭被奶奶一点点积攒起来,肥了鸡鸭。

       竹编的大篮子,提柄被奶奶磨得光溜整洁,篮子上漆着“万象回春”四个红字,看着特别喜庆。躺在篮子里的蔬菜瓜果一年四季都不一样。每次奶奶过来,我都会探头瞅瞅,篮子里有什么宝贝。这只竹篮里装着老家的秘密,藏着四季的气息。

       前几日奶奶过来,照例拎着这个竹篮子,绿油油的菠菜上,躺着胖圆的花椰菜,一旁挨着几个淡紫色的大洋葱,淡黄色的蜜瓜乖乖靠在洋葱边上,还有横亘着的红黄绿彩椒,篮子美得像一幅画。我凑近鼻子用力嗅嗅,清甜怡人,那是我从小闻到大的蔬菜瓜果香,是满满的春的气息。“奶奶,我想吃春卷了!”奶奶习惯用鸡蛋皮做春卷,薄如蝉翼的蛋皮里面裹着猪肉、韭菜、海米,“滋啦”一声跳入油锅,每次我都是眼巴巴守在一旁,总算等到春卷上岸,迫不及待地咬一口还烫口的春卷,香脆的春卷里裹着老家的春天。

       我知道我想老家了!想那满园子的瓯柑树,搬张小藤椅坐在树下随手摘几个瓯柑,榨成酸酸的汁;想园子外那一畦菜地,寒暑假去到老家,抢着戴爷爷的大斗笠,学着爷爷伛偻着腰割菜;想一整天走路屁股扭扭、嬉闹在菜地里的鸡和鸭,我调皮地钻进鸡窝掏蛋,把正在下蛋的母鸡吓得飞出鸡窝;想念园子后面那一条爷爷捕鱼的木船,多少次我坐这头,爷爷坐那头,爷爷荡着桨带我嬉游河上,微风习习,“春风花草香”应该就是这味道。

       说来也奇怪,城里的家用不着了的、看不上了的小物件,被勤俭的爷爷奶奶带回老家都会派上用场。那些小木桌、吊篮,到了爷爷奶奶家都能枯木逢春,焕发生机。爷爷奶奶的房子就建在园子内,是独门独户的两层楼房,被爷爷奶奶拾掇得干净整洁。孟浩然笔下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大概就是这模样。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每天忙碌学习的我该睡了,明天还得早起呢!梦里,老家院子挂着的竹篮子荡啊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