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真教育:可以触摸到的未来 ——访涪城区安昌路小学龙凤

 山人何恒 2020-04-10

本真教育:可以触摸到的未来

——访涪城区安昌路小学龙凤


龙凤,女,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开始任御营小学校长,2011年任安昌路小学校长至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绵阳市劳动模范”、“四川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等荣誉。


未来曾经很遥远,远得让我们无法清晰地描绘或精准地畅想。但是,教育的未来却很近,近得可以触摸——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就是未来。教育是培养未来人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思考教育对象的未来,以超前的眼光触摸未来,让未来提前到来。


采编:龙校长,你好!你是一位从教30多年,经历了不同学校、不同岗位历练,一步步走上校长岗位的前辈了。以30多年的教育经历,你觉得教育的本真是什么?

龙凤: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性内涵。教育的视线要穿越学生的一生,小学老师教学生6年, 初中教3年,要为学生想30年!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助学生升入高一层次的学校,这是学校显性的责任也是有限的责任;而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品格基础和能力素养,帮助他们在未来尽可能走好走远,则是学校隐性的责任更是无限的责任。正如《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所说:“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昨天。”

采编:安昌路小学在回归教育的本真问题上又是如何做的呢?

龙凤:我们安昌路小学坚持“立人为本,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健全人格”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学生未来的教育,所谓“学生未来的教育”,是指教育的使命在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规划,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力图将学校营造成一个“原生态场”,即改变应试教育下人才培养的千人一面的出品模式,而真正实现挖掘学生最大的潜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原生态场”里,一棵树木能长成苍天大树,一朵花草也能绚烂夺目,于己,做一个不可或缺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于这个社会,做一个有用之材。

安昌路小学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学生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步形成了学科拓展、实践活动、快乐活动、阳光体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采编:学科拓展课程有什么特点?

龙凤: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将地方教育资源整合到国家课程体系中,是对国家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如我们自编的《川剧校本教材》是对音乐课的补充,也是对川剧艺术的一种传承。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学习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川剧的唱、演等技艺,了解川剧脸谱、角色、道具、服饰等知识。我们学校已经成为川剧艺术传承基地,学校有一支川剧合唱队和川剧舞蹈队,川剧节目多次在绵阳电视节目展播。美术课我们有《版画》校本教材,还开发有《科技》、《书法》、《每日一诵》、《班队会活动》等20多种校本教材。

采编:你们的社会实践课程有哪些内容,又是怎样落实的呢?

龙凤: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十分丰富包括两大快。一块是“主题月”教育系列活动,每年举行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理财节”、“礼仪月”、“教育节”、“成功展示月”等。如“理财节”在每年的12月举行,开展爱心义卖、帮扶济困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如何节约、管理、使用、获取财物,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感恩社会。另一块是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包括春、秋两季考察活动和“半日考察活动”。学校每年春、秋两季按年级组织社会考察活动,主要利用绵阳城市、科技、农业、工业等资源形成系列,每个学生六年完成10个点的学习考察。如三年级上期组织到飞行学院体验与考察现代航天技术。五年级下期组织到郊外体验野外生存能力,学生只带米、锅等,让孩子们自己找水源、搭灶、取火(不得用火柴、打火机等现代取火工具)、做饭、炒菜。“半日考察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利用家长力量,挖掘社会资源开展体验性活动。如三、四年级到交警大队体验交警执法,五年级到快餐店体验服务等。孩子是未来生活的主角,今天为他们未来想多些,做多些,他们的未来会更好些。教育就应该这样,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师生发现自己,搭建一个个舞台,让师生展示自己,创造一个个机会,让师生成功自己。

采编:30多年的教育生涯,您认为什么是该一直坚守的?

龙凤: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三样东西是要坚守的。第一是坚守常识,不折腾。我一直坚信新中国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我们身边土生土长的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所探索的成功做法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所总结的好的做法是值得坚守的。第二是坚守职责不懈怠。人民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我认为大教在心,核心在学,教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心育人”,教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这一职责始终丝毫不能懈怠。第三就是守住自己的优点及长处。这是人自信的表现,也是人成长进步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优点都不知道,自己的长处都不清楚,不能以己之长比人之短,那怎么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功呢?我们做了十几年的老师就应该有十多年的进步,如果一个老师把一种工作经验重复十多年,那就是一种悲哀。


走出静静的校园,来到喧嚣的街衢,龙凤校长“教学生6年,要为学生想30年”的声音一直在我耳旁萦绕。如果我们每一所学校的校长、老师都这样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民族的未来,何患之有?

                               (采编:何贵林   2016年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