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伏,坎坷挫折 1768年3月21日,他生于法国中部奥塞尔的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裁缝。童年并不算幸福,9岁时,双亲亡故,他变成一个孤儿,被当地的一个天主教收养。 人生坎坷的他,几乎每一次都会被霉运所砸中。 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为你关闭了一堵门,肯定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即便遭遇了如此多坎坷和不堪,都无法阻挡傅里叶成就自己。 1801年,傅里叶回到法国后,想要继续执教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但因拿破仑赏识他的行政才能,任命他为伊泽尔地区首府格勒诺布尔的高级官员。 1808年拿破仑又授予他男爵称号。此后,几经宦海浮沉。 1815年,傅里叶终于在拿破仑百日王朝的尾期辞去爵位和官职,毅然返回巴黎以图全力投入学术研究。 傅里叶一生为人正直,他曾对许多年轻的数学家和科学家给予无私的支持和真挚的鼓励,所以得到了他们的忠诚爱戴,并因此成为至交好友。 在他帮助过的科学家中,有知名的 H.C.奥斯特(Oersted)、P.G.狄利克雷(Dirichlet)、N.H.阿贝尔(Abel)和 J.C.F.斯图姆(Sturm)等人。 然而在失业、贫困以及政治名声的落潮中,傅里叶处于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由于得到昔日同事和学生的关怀,为他谋得统计局主管之职,工作不繁重,所入足以为生,使他能够继续从事研究。 后来,事情得到澄清,傅里叶于1817年就职科学院,其声誉又随之迅速上升。 1822年,傅里叶被选为科学院的终身秘书,这是极具权威的职位。 1827年,他又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还被英国皇家学会选为外国会员。 痴迷热学,甘死如饴 傅里叶的一生的政治成就可谓是相当厉害,但流传至今、为人熟知的,却是科学领域的研究。 傅里叶主要贡献是在研究《热的传播》和《热的解析理论》时创立了一套数学理论,《热的解析理论》影响了整个19世纪分析严格化的进程,在数学史,乃至科学史上公认是一部划时代的经典性著作。 1830年5月16日,傅里叶卒于法国巴黎,不论这个想法是否愚蠢,他为验证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就值得后人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