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在农村基层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

 ok穷则思变 2020-04-11
为什么要在农村基层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

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是贯彻落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村党书记、主任“一肩挑”要达到35%、到2022年要达到50%的预期目标。由此可见,实行“一肩挑”是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趋势。

那么,实行“一肩挑”有什么好处?

首先,实行“一肩挑”有利于减少村务开支,提高干部待遇。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干部人数比原来减少,不仅减少了村务开支,干部待遇也得到了提高,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实行“一肩挑”有利于提高村干部办事效率。村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后,在问题的决策、事务的处理上,减少了书记、主任的沟通、协调环节,避免了因为两者的意见不同引起事务的拖延,使决策能够快速实施。同时,在“一肩挑”的情况下,由于党务、村务都由同一个做出决策,可以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来统筹安排工作,便于加快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一肩挑”有利于增强村组织的凝聚力,强化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如果书记、主任关系不融洽,就会在工作中各自为政,不能做到相互配合,工作中甚至出现相互抵触、拆台的现象。实行“一肩挑”后,不存在书记和主任相互扯皮、争权的现象,在村中只有一个领导核心,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两委矛盾,增强村组织的凝聚力,使两委成员目标同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同时,推行“一肩挑”后,“一肩挑”的书记、主任是村级所有事务的第一责任人,工作中没有了推诿对象,必须踏踏实实完成工作,有利于实现既对上负责,又能对下负责,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强化工作责任心。

但是,实行“一肩挑”有利肯定也有弊。那么,如何避免“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呢?

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党内监督体制机制。将民主监督和严格落实责任制相结合,确保“一肩挑”成为利国利民的好措施。

一是加强村级集体领导体制,村“两委”成员实行分工负责,涉及落实惠民政策等共性工作共同抓,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发展特色工作分头抓。

二是落实工作职责,建立严格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一肩挑”村书记(主任)述职和报告工作制度,加大由镇党委、政府考核奖惩的力度。

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凡是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共同议定,并经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通过后执行,防止个人说了算。

四是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要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使村“两委”的工作真正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获得更多三农资讯,欢迎关注@沃田园军哥 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