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其中很多故事都被人津津乐道,小时候我们只看故事,长大了拾起来一翻开,原来满满的都是道理,由此引发了很多网友对《西游记》的各种解读,尤其是真假美猴王一节中被打死的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各路大神都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也许是现在阴谋论盛行的缘故,很多人认为被打死的是孙悟空,理由如下: 1、真假孙悟空之后唐僧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 2、真假孙悟空之后孙悟空慢慢变得“懒惰”起来,遇到妖怪就去找帮手。 我对孙悟空被打死的说法是不认同的,根据对《西游记》的认真研读,我认为在真假孙悟空一难中最后被打死的绝对是六耳猕猴。 为什么说最后被打死的是六耳猕猴?原因很简单:六耳猕猴的综合素质太差了!如果他顶了孙悟空的位置,根本就完不成取经大业!听我慢慢道来: 1、《西游记》原文中对孙悟空以及六耳猕猴的称呼变化个人认为我们在对名著进行解读的时候,必须要尊重作者的原文描述,不能脱离书本进行主观臆断。如果解读脱离了书本就犹如无根之木、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那么原文是怎么描写的呢? 六耳猕猴初次登场,冒充孙悟空打伤唐僧,作者对他的称呼是“孙行者”,因为在唐僧眼里,他就是孙悟空; 二次出场,冒充孙悟空占了花果山,作者对他的称呼是“孙行者”,以沙僧的视角写; 之后六耳猕猴都是与孙悟空一起出场: 在南海观音菩萨处作者称呼是“两个行者”; 在凌霄宝殿以及唐僧面前作者称呼是“大圣”、“那行者”; 在幽冥地府,称呼就变了“这大圣”、“那怪”; 在西天雷音宝刹中称呼变成了“这大圣”、“那猕猴”; 最终六耳猕猴现了本相,被孙大圣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 吴承恩先生写得很清楚,打死的就是六耳猕猴。 2、根据《西游记》中的描述,六耳猕猴综合素质太差若论武力值,六耳猕猴可与孙悟空战为平手,但是混西游江湖不能只靠武力值。根据六耳猕猴出场后干出来的一系列事情可以得知此怪短板太多,多到连武力值都难以弥补。 1、玻璃心且毫无章法六耳猕猴趁着唐僧赶走了孙悟空,行路上饥渴难耐的时候登场,只见他“跪在路边,双手捧着瓷杯”为唐僧奉食,不料这番做小伏低的姿态没有打动唐僧,反而招来当头怒骂。 玻璃心的六耳猕猴立马就受不了了,抡起铁棒往唐僧背上砑了一下,把唐僧打晕倒地,自己抢了包袱溜了。 《西游记》中有对孙悟空如意金箍棒的威力描述:“挨着皮破,擦着筋伤”,虽然不知道六耳猕猴手里的铁棒是什么来历,但是能与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重量的如意金箍棒正面相刚,可见不是凡品。 然而不是凡品的铁棒却只是把唐僧给打晕了?联系到他接下来想要冒充取经团队的做法,这一点就令人非常费解:你既然都打算完全复制取经团队了,为什么不直接一棒子把唐僧给打死算了呢? 原因就在于他优柔寡断,在执行背后BOSS任务的时候制定了两套方案,Plan A:取代孙悟空;Plan B:取代整个取经团队。取代孙悟空就应该获得唐僧的谅解,进而融入;取代整个取经团队就应该把唐僧打死。 而他呢,一个方案都没有做成,毫无章法。 2、临阵抱佛脚,业务生疏按照道理说六耳猕猴既然有完全复制取经团队的想法,那至少应该对团队成员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对,可是这个奇葩的表现简直令人惨不忍睹。 沙僧到花果山见到六耳猕猴时,他正在朗朗念诵唐僧的通关文牒,原文写到“念了从头又念”,真是平时不烧香,临阵抱佛脚。难道你平时都不做任何准备工作的吗?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看见沙僧居然不认得! 诡异的是紧接却着当着沙僧的面拉出来一个猴精变化而成的“沙和尚”!可见提前有所布置。但是既然提前布置好了,为何当面却不认得沙和尚?准备之潦草,业务生疏可见一斑。 3、同类相食,禽兽不如在被沙僧打死了冒充自己的猴精之后,六耳猕猴的做法简直惊悚:“回洞叫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吃了。” 纵观《西游记》,妖吃人、人吃兽,唯一一次同类相食,就发生在这里,细思令人心寒齿冷。 在《花果山群妖聚义》一节中,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发现有猎户捉拿猴子,于是做法结果了许多猎户,却也只是吩咐群猴把死人尸首推到万丈深渊,只把死马剥皮做靴,腌肉为食。 何其鲜明的对比! 4、智商低与孙悟空相比,六耳猕猴的智商全方位被碾压,自从两个见了面,除了打架之外,六耳猕猴完全是被孙悟空牵着鼻子走。 在真假行者去南海找过观音后得到指点去天庭分辨,结果嚷嚷闹闹了一番连照妖镜都无法分辨,原文描写:“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哈哈欢喜”。之后大圣扯着去地府、去西天,一路上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一直嚷得三界皆知。 大圣呵呵冷笑,笑的是你死期将至尤不知; 猕猴哈哈欢喜,还以为自己果然很牛,任天上地下都分不出来! 综上所述,六耳猕猴的综合实力不堪入目,在西游所有妖怪中最多属二流。但是这样一个妖怪却敢打唐僧、复制取经团队、跟孙悟空上天入地正面硬怼,他的依仗是什么?或者说是谁在他背后撑腰,才让他这么飘? 六耳猕猴的后台究竟是谁?六耳猕猴的后台是如来,原因有三: 1、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样,都戴了紧箍儿在《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中,如来给观音菩萨五件宝贝,其中有“紧箍儿”,一样三个,各用不同,还有配套“金紧禁”三篇咒语。 其中观音菩萨把紧箍儿给了唐僧,骗孙悟空戴上,其他两个分别用在了熊罴怪和红孩儿身上。 孙悟空自从戴上紧箍儿之后受尽了折磨,想必他也实施了种种操作想把紧箍儿给弄下来,然而一直到取经结束都没成功,最后在表彰大会上被如来取下。 由此可见,紧箍儿必是如来的独家专利,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一个来历不明的六耳猕猴也戴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紧箍儿,是不是很奇怪? 也有可能六耳猕猴头上戴的不是紧箍儿,他在唐僧、菩萨念紧箍咒的时候装疼,我们来看菩萨和唐僧两次念咒时的情形吧: “菩萨唤木叉和善财上前,悄悄吩咐:你一个帮助一个,等我暗念紧箍咒,看那个害疼的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之后菩萨暗念真言,“两个一起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 “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唐僧见了,就念紧箍咒。二人一齐叫苦” 即便六耳猕猴如何善聆音,在心里暗念,总是也听不到吧? 再者,如果六耳猕猴真的是看到孙悟空疼而装出来的,总要有个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想要蒙蔽木叉、善财、沙僧以及八戒,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六耳猕猴头上戴的就是跟孙悟空一样的紧箍儿。 2、谛听所言与地藏王菩萨的态度真假孙悟空一路打到幽冥地府,地藏王菩萨提出来可以让谛听帮他俩分辨,看他如何表现: 谛听察听之后对地藏王菩萨说:“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王菩萨道:“当面说出便怎么?” 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骚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 谛听言:“佛法无边。”地藏早已省悟。 看这段谛听与地藏王菩萨的对话,处处机锋。明面上说妖精厉害,说出来了我们降不住反而会连累我们家,让他俩去西天吧,如来更厉害。 实际上什么意思呢?解铃换需系铃人,谁搞出来的事儿谁负责擦屁股,我们少掺和。 尤其是最后一句“地藏早已省悟”,太耐人寻味了! 在《西游记》构建的社会组成中,西天灵山势力一直在努力往外扩张,而天庭在遏制他们的扩张,夹在天庭与西天之间的阴府谁也不想得罪,谁也不能得罪。 所以省悟过来的地藏告诉孙悟空你去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也算是卖了个人情给孙悟空。 3、天地间仅有如来知晓四猴混世按照原文所述,两个猴子打上西天,如来问观音是否能分辨出真假,观音说不能,然后如来说你们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之后引出了四猴混世这个概念。 如来所说的四猴混世,个个都有超乎寻常的本领,然而作为曾经大闹天宫武力值超强的孙悟空竟然不在此列! 相信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天庭肯定对普天之下的猴属都做了详细的调查,竟然也没有发现世间还有这可能比孙悟空更厉害的“混世四猴”的存在? 根据西行途中天庭情报工作的细密性和准确性,如果“混世四猴“真的存在,没有理由不被发现。 由此可以推断出:混世四猴是如来研制的秘密武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表现让如来看到了猴子这个物种的潜力,所以他后来按照孙悟空的配置组装了“混世四猴”。 所以天地间只有他知悉四猴混世的存在。 4、六耳猕猴的目的很反常纵观西行路上的妖怪,妖怪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挡取经,唯独六耳猕猴,他的目的是取代取经团队,进而延续取经任务。为什么呢? 原定的取经项目计划时间只有2-3年,然而到六耳猕猴出场时,时间已经过了七八年了; 取经团队一路上击垮了西天扩张势力的前锋黄风岭黄毛貂鼠团队、破坏了狮猁精将乌鸡国发展为佛教国家的意图、揭露了金鱼精霸占通天河的阴谋。 桩桩件件,都令致力于佛教势力扩张的如来大为火光。 为了避免孙悟空对后面其他佛教项目的破坏,尽快结束取经项目,所以安排六耳猕猴下界,干掉唐僧,取代取经团队,暗度陈仓。只是如来高估了六耳猕猴的能力,关键时刻六耳猕猴优柔寡断没下狠手,真正的唐僧不死,取经还得继续,最终功亏一篑! 孙悟空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从发现六耳猕猴也戴了紧箍儿的那刻起,他就对如来的阴谋心知肚明,那他做了哪些手段来反击如来呢? 孙悟空的反击措施1、大肆宣扬,闹得三界皆知孙悟空带着六耳猕猴从花果山跑到南海普陀山,从南海普陀山跑到凌霄宝殿,从凌霄宝殿跑到人间唐僧跟前,后来又到幽冥地府,最后到西天雷音寺。 天上地下跑了个遍,三界里都闹上一闹,这样一来,整个神仙系统都知道了又出来了一个和孙悟空不相上下的猴子,而且和孙悟空一模一样难以分辨。 这可是个大事儿啊,这妖怪什么来历,如此厉害?今天他冒充了孙悟空,焉知明天他不会冒充我们? 这样一来人人自危,对此事高度关注,都在观看最终结果,这样一来,就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2、表立场,找靠山孙悟空虽然有过大闹天宫的黑历史,但是相对于西天而言,天庭依然是他的第一选择,所以在他知道了如来的阴谋之后,扯着六耳猕猴上天庭,对玉帝说: “万岁!万岁!臣今皈依,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 孙悟空的表现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把六耳猕猴的存在告知玉帝;一层是表明了自己的臣服立场。 玉帝的做法呢?叫托塔天王用照妖镜“假灭真存”,已然表明了态度。 最后虽然被玉帝赶出殿外,但是“大圣呵呵冷笑”,彼此心知肚明,使劲闹吧,我在后面给你撑腰! 3、孙悟空一棒打死六耳猕猴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过很多有后台的妖怪,总是在即将被打死的最后关头后台出现,孙悟空也顺势收手,卖了面子和人情。 然而在如来这里,孙悟空在明知如来有意回护的情形下直接将六耳猕猴一棒打死,丝毫不留情面,不仅如此,孙悟空还呛声说六耳猕猴该死,不该怜悯。 孙悟空用强硬的举动告诉如来,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4、以退为进最后打死了六耳猕猴,如来已经不想再看见孙悟空了,让孙悟空快去保护唐僧。 孙悟空却表示自己要撂担子不干了,随你爱谁谁。 如来见事已至此,如果孙悟空再退出,那取经项目也面临垮掉,那佛教的损失就大了。无奈之下,向孙悟空许下:“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的承诺。 至此,真假美猴王谢幕。 那么后来为什么唐僧再也没有念过紧箍咒了呢? 因为唐僧被六耳猕猴打了一棒,差点没命儿,他亲身体会到孙悟空的厉害,也知道了之前孙悟空对他是如何尊敬; 另一方面则是观音菩萨的告诫,想要成功去西天,孙悟空必不可少,而且孙悟空再也没有杀过人。既然如此,何必再念紧箍咒得罪他呢? 至于说孙悟空在之后的磨难中到处找帮手,不是他武力值退化不行了,而是他明白过来这个取经团队变成了天庭和西天的角力工具,既然如此,你们两个慢慢儿玩,俺老孙看热闹去了! 综上所述,在真假美猴王一难中被打死的正是雄心万丈粉墨登场、最后却万丈悬崖一步登空的六耳猕猴。由此可见,有了强大的后台也要自身给力,否则遇到了段位高的对手,难免落个身死魂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