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侯国:鄀国

 zqbxi 2020-04-11

       鄀国,春秋时期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国君为允姓,位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最终为楚国吞并。春秋时迁到河南淅川南边内乡县境,称为下鄀。是秦楚界上的小国,曾被秦攻取鄀国都城商密,迁徙后灭于楚,以国为氏的为鄀氏。

       鄀国起初都城位于商密,商密又被称为下鄀。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秦国及其盟国晋国两大国联合讨伐鄀国。而秦晋此时的对手楚国派军队助鄀国。商密人向秦师投降,楚师将领被秦师俘虏,于是秦师回国,楚人追赶不及。

       公元前622年,鄀国在亲近秦国还是楚国的问题上来回摇摆,秦国攻入鄀都商密,其国土为秦国占有。鄀国人就此迁徙至今湖北省宜城市,被称为上鄀。迁徙之后,鄀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不知何年最终社稷灭亡,完全被楚人同化。

      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攻入楚国都城郢,楚国几乎灭亡。

      楚昭王十一年,吴师撤退,楚昭王回到郢。

       楚昭王十二年,吴国击败楚国舟师,楚人又有亡国之忧,于是楚国将都城从郢迁移至鄀,也就是前述的湖北省宜城市一带,以躲避吴国的锋芒。

      楚国人习惯称呼都城为郢,于是成为楚国都城的鄀,又被称为北郢(根据《路史·国名纪》)。不知何年楚国都城又迁回郢,一说为楚惠王五十六年,也就是鄀为楚国都城约六十余年。

      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考证鄀国器物。他指出,在铭文中,上鄀作鄀,下鄀作蠚。郭举出的例子中铭文有上鄀公和下蠚公等。《中国历史文物》 2001年第1期登载了朱凤瀚的文章《士山盘铭文初释》,介绍了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西周器物士山盘,其铭文提到鄀方,可见西周时代已有名为鄀的方国。周宝宏将这个鄀方与春秋时代的鄀国联系在一起。

鄀国
国君姓氏不详
爵位子爵(根据水经注的沔水部分)
国都

1.下鄀商密(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

2.上鄀(湖北宜城市东南)

始封此国者不详
始祖不详
兴亡年代不详 至 春秋末期
灭亡原因为楚国吞并
史书记载《左传》(始见于僖公二十五年〉

君主列表

国君

在位时间

备注

鄀公诚

西周晚期


鄀公平侯

春秋早期


鄀公孟城

春秋早期


鄀哀公

春秋早期

鄀公矛人祖父

鄀晨公

春秋早期

鄀公矛人父亲

鄀公矛人(左矛右夂)

春秋早期


此后世系不明,春秋末期为楚国吞并。

 鄀国史事

        一、《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云:“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观丁父,鄀人,兵败被楚武王俘虏,因为有才,被楚武王任命为楚军统帅。不久,观丁父率楚军攻灭了州、蓼等小国,制服了随、唐,大启群蛮,立下大功。鄀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

        二、《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晋伐鄀”。杜预注曰:“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孔颖达疏曰:“言本在商密者,据在后移都,称旧鄀以为本耳。其实此时在商密,后始迁鄀县。国至彼县而灭,故彼县专得鄀名。……国名为鄀,所都之邑名商密。”是说公元前635年秋,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攻打鄀国。鄀国的都城在商密,故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境。秦是伐鄀的主谋和主力,晋国只起呼应作用,并未真正出兵。起初,楚人不甚在意,以为只是一般的边境纠纷,令尹和司马都还在郢都,只是派临近的申公(申县县尹)斗克和息公(息县县尹)屈御寇以申、息的县师去戍守鄀都商密。秦师绕过商密到达其东面的重镇析邑,把自己的役徒捆绑起来,冒充析人,再转向商密方向西进。秦师趁夜色掩护,包围了商密。入夜,秦人燃起火炬,伪装与申公、息公盟誓。城中鄀人见此情景,以为被楚国出卖了,一传十,十传百,都信以为真,未任何反抗便献城投降了。秦师随即挥师东进,再突袭前来戍守的楚申、息之师。申公、息公疏于戒备,都成了秦军的俘虏。秦人怕楚国大军追来,匆匆离开商密回到秦国。楚令尹子玉闻讯,当即发重兵追击,但没有追上。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秋,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

       三、《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秦师攻打朝秦暮楚的鄀,城破,楚穆王未予理会。不久,鄀又背秦向楚,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其新居地文献所记在湖北“宜城东南”或“宜城西南”。楚国在鄀国故地商密、新居地宜城都设了县,进行治理。后来,“上鄀公簠”、“下鄀公鼎”等春秋中晚期鄀器物纷纷现世,世人方知鄀分上鄀、下鄀,楚国在二地所设的县分别称上鄀县、下鄀县,“公”是楚县令的尊称,是当时已经设县的明证。其中“上鄀公簠”出土地襄阳与宜城近邻,故传统观点一致认为上鄀在宜城,下鄀在商密,甚至进一步推证出鄀人是从宜城北迁至商密的。著名学者郭沫若也考证认为:当时鄀国分上鄀和下鄀,下鄀在上雒(今陕西商县),为晋所灭;上鄀在南郡(今湖北宜城),为楚所灭。究竟谁是上鄀、下鄀?世人莫知其详。上世纪末,在河南淅川春秋楚墓中,出土了一件簠,有铭文:“上鄀公簠”。此为上鄀县尹或与其有关的墓葬,而淅川就是古之鄀都商密,而且陕西商县也在鄀国(地跨今陕豫两省)的范围内,实为一地。于是,颠倒了几千年的上鄀、下鄀方被学界纠正,历史上真正的上鄀在商密(今河南淅川),下鄀在宜城(今钟祥西北)。上鄀(商密)亦称旧鄀,可谓名至实归,名副其实。

       四、《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水军),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陆军)败于繁阳。”楚国水陆两军都被吴国打败,“于是乎迁郢于鄀,而改其政,以定楚国。”公元前506年前的柏举之战,楚国战败,吴师入郢,给楚人带来了惨重的灾难。郢(纪南城)在长江边,楚昭王害怕吴人再次侵犯,于是将都城北迁至荆山与大洪山之间、汉水边上、易守难攻的鄀,称鄀郢。因鄀郢近邻春秋楚都鄢郢,故古文献常并称为鄢鄀之地,甚至还将鄀郢与鄢郢误为一地径称鄢郢或鄀郢。楚国定都在鄀郢约七十年左右(也有十几年,二、三十年等说),才又迁回纪郢。其时已在战国之初,楚惠王五十六年了。

       鄀国一说因若水(今河南汝水。一说今四川雅砻江)而得名。《系本》云:“鄀,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此其后也。”引杜预注:“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乐乡矣”。《路史》云:鄀为少昊之后,允姓。周时为子爵国。春秋后期亡于楚国。《辞海》亦载有:鄀,古国名,允姓。有上鄀下鄀之分。上鄀,一作“若”,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后灭于楚,春秋后期为楚都。古文献里鄀、箬、若等字互通。    

      史籍中提及鄀国历史有《春秋》《左传》等。在《左传》中有4处记载,先后为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五年(前622年)、定公六年(前504年)和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最早的一次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秦、晋伐鄀”。最后的一次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载:“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鄀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这是古籍中所见鄀国迁商密后的一场战争。    

      商密在何地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云:“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又曰:商密鄀别邑,南乡丹水县也!一般认为在今河南内乡至陕西商州之间。因河南淅川春秋楚墓中曾出土了一件“上鄀公敄人簠”,作器者为楚令尹子庚(卒于公元前552年)。此外,还曾在湖北襄阳山湾春秋中期楚墓中出土有《上鄀公簠》。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明志录·卷六》载:“鄀,秦楚界上小国,今郧阳上津内乡间古商密地,期后乃迁襄阳宜城界。秦入滑窥东诸侯,今入鄀又将有事南方矣!”为何鄀居于此,盖因鄀与商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郧西上津为商始祖契的封地。明万历《湖广总志·国纪》载:契佐禹治水有功,舜使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注曰:今上津县。而淅川县是明成化六年(1470年)从内乡县析置,与上津县交界。商密在今河南淅川无疑。    

      值得一提的是,鄀国历史悠久。据说商时以占卜著名,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西周器物《士山盘》(盘底有铭文8行96字),其铭文提到鄀方,可见西周时代已有名为鄀的方国。据说鄀国有自己的纪年与正朔(鄀正),不用周正,不奉纪周王统年。想必与商朝有某种特殊关系,联想到出土的《若癸鼎》铜器铭文,可知鄀部族首领曾在商王室任要职,职官或爵称为“亚”。    

       据清华简《楚居》载:“至熊绎与屈,思(使)若嗌卜徙于夷屯,为楩(便)室。室既成,无以纳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若敖酓义(仪)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意思是商末周初楚先人南迁途中沿水路经过鄀时,让鄀人来占卜,并最终选择夷屯(今南漳武安镇)这个地方建宗庙,因找不到供品,于是偷窃了鄀国的犝牛来供奉。显然夷屯与鄀相距不远,甚至是近邻。换言之,楚人迁于夷屯后,只需顺今蛮河而下即至鄀地。试想若此地是河南淅川之鄀(商密)的话,没有必要从夷屯又跋山涉水返回河南鄀地“窃鄀人之犝以祭”的道理。及至若敖熊仪时迁都于鄀地(在今宜城县与钟祥县界,汉水与蛮河交汇处。    

     “若”是熊仪的出生地),则可知此鄀已成为楚邑,结合《左传·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载有:“初,若敖娶于郧,生斗伯比。”(郧,今湖北安陆,一说今湖北郧县)。既然若敖迁于鄀,且“娶于郧”,鄀要么被楚灭,要么远走他乡。而《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有“秋,秦、晋伐鄀。”可知彼时鄀至迟于前635年迁于河南、陕西间商密。公元前478年,楚鄀商密一战,楚俘获了鄀国大臣观丁父。楚武王慧眼识才,随即重用观丁父,使其帅军。观丁父后来协助楚武王克州、蓼,服随、唐,开拓群蛮之地,为楚国建立霸业作出了贡献。     

       鄀之爵名不见于文献记载。传世有春秋时期鄀公所作铜器,器铭中鄀或作“蠚(上若下两个虫)”,如《鄀公平侯锰鼎》、《上鄀公敄人钟、簋》、《上鄀公簠》、《下蠚雝(或雒)公緘鼎》、《下蠚公簠》。可知鄀有上鄀和下鄀(即蠚)之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认为:南郡之鄀为本国,故称上,上雒之都为分枝,故称下。其中上鄀有鄀哀公、鄀晨公、鄀公敄(左矛右夂)祖孙三代。考虑到《左传》宣公十一年杜预注“楚县大夫皆僭称公”,此鄀器中的“鄀公”或为楚之县公。另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云《下鄀雝(或雒)公緘鼎》出于上雒,即今陕西商洛市。下鄀后被晋所灭,成为晋邑。     

       鄀国何时灭亡,史无明文。公元前613年,楚国公子燮与子仪在楚国郢都作乱,胁持初即位的楚庄王“如商密”,此时商密已成为楚邑。由此可推知,鄀国灭亡年当在公元前622—613年之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吴楚柏举之战攻入郢都(今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次年,吴师撤退,楚昭王回郢。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击败楚舟师,楚惧,迁都于鄀。因鄀邻近鄢(今湖北宜城),古文献常并称为鄢鄀之地,甚至有将鄀与鄢误为一地,称鄢鄀。楚昭王返郢具体时间无考,但《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隐约透露这样的信息:“吴将溯江入郢,将奔命焉。”可知此时都城已迁回郢。此外,楚惠王(前488年即位)初年,也曾迁都于鄀,不久又迁回纪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城)。楚定都鄀郢约70年左右。这是后话。    

      鄀城据《荆门州志.古迹》载:在州北九十余里,或云在乐乡东三十五里。乐乡关即今钟祥市双河镇一带。即今陈安村,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500,总面积75万平方米。城墙已毁,有城壕残迹,遗址以西存有春秋至战国间墓葬46座,还有若干局址、灰坑。

故事

    “鄀国盗牛”    楚人有了自己的国家后,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诸侯国应该有的规制,比如祭祀先人用用的庙宇,在夷屯这个地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楩室,但是建起楩室之后,却没有东西用来祭祀祖先,当时的楚人太穷了,好不容易在这个蛮荒之地有了自己的国家,却完全没有能力负担起一个诸侯国的规制。

       但是祭祀祖先这个事情又不可能省略掉,于是熊绎就跑到邻国鄀国偷了一头牛带回来祭祀,他们害怕牛的主人找过来,遂连夜宰杀了这头牛,在夜晚进行了祭祀活动。

     “至酓绎,与屈紃,思鄀嗌,卜徙于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曰夕,夕必夜。”

        这就是“鄀国偷牛”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样记录在《楚居》中,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窃”字翻译错了,这里应该是扣留了鄀国一头跑到楚国来的牛,然后将其宰杀祭祀了,不论是哪一种,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楚国是何等的穷困。

  

    “筚路蓝缕”   困顿并没有让楚人觉得难堪,真正让楚人觉得难堪的是周天子和诸侯们的羞辱。按照规定,楚国成为诸侯国之后,要定期朝见周天子,还要进贡。

       周成王在岐阳举行诸侯会盟,熊绎作为楚国的第一个国君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诸侯会盟,为此,楚国人准备了很久。到了约定的日期之前,熊绎赶着柴车,那车上载着楚国的贡品:桃弧、棘矢和苞茅。等熊绎到达岐阳的时候,才发现周围都是华丽的马车,而只有自己的那辆柴车显得格格不入,但这并不能浇灭熊绎心中的激动,楚国第一次以诸侯国的身份参加会盟,他一定要让楚人扬眉吐气,但是很快,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因为没有人把他当做诸侯来看,当别的诸侯和周天子在亲切寒暄的时候,熊绎被安排去置茅缩酒,也就是现在的服务人员,而等诸侯们都进场了以后,熊绎再次被拒之门外,他的任务是和鲜卑首领看守熊熊篝火。

       卑微与贫穷以及蛮夷的尴尬身份让熊绎没有办法得到任何的尊重,当熊绎赶回国之后,心中再也不期待会盟,而是将心思放在了发展自己国家上。熊绎带着楚国人筚路蓝缕,开辟山林,发展楚国。

      “筚路蓝缕”这个词现在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辛,架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开辟山林道路。而这个词最初就是用在楚国身上:

        《左传·宣公十二年》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史记·楚世家》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史记索隐》载:“鬻熊之嗣,周封于楚。僻在荆蛮,荜路蓝缕。”

       为了洗刷周天子和诸侯们施加在楚国人身上的耻辱,熊绎带领楚国人赶制简陋的柴车,穿上破旧的衣服,开辟荆山,让这一片土地能为民耕种,然后训练士兵,为将来开拓疆域打下基础。

     “朝秦暮楚”      语出北宋晁补之《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意为朝在秦、晚在楚,国人在秦、楚间游移不定来换取生存。虽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在秦楚夹缝中生存无疑是一种智慧。遗憾的是成语中没明言是那一国。

        据《左传·定公四年》载:“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说的是公元前622年,鄀国先背楚靠秦,后又叛秦投楚。于是,秦发兵攻打鄀国,城破。不久楚又夺回。由于鄀背秦向楚,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显而易见,位于秦、楚国间鄀(ruò)国最有可能成为“朝秦暮楚”之国,事实果真如此吗?

        鄀国一说因若水(今河南汝水。一说今四川雅砻江)而得名。《系本》云:“鄀,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此其后也。”引杜预注:“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乐乡矣”。《路史》云:鄀为少昊之后,允姓。周时为子爵国。春秋后期亡于楚国。《辞海》亦载有:鄀,古国名,允姓。有上鄀下鄀之分。上鄀,一作“若”,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后灭于楚,春秋后期为楚都。古文献里鄀、箬、若等字互通。

        史籍中提及鄀国历史有《春秋》《左传》等。在《左传》中有4处记载,先后为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五年(前622年)、定公六年(前504年)和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最早的一次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秦、晋伐鄀”。最后的一次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载:“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鄀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这是古籍中所见鄀国迁商密后的一场战争。

       商密在何地呢?晋杜预《春秋左传注疏》云:“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又曰:商密鄀别邑,南乡丹水县也!一般认为在今河南内乡至陕西商州之间。因河南淅川春秋楚墓中曾出土了一件“上鄀公敄人簠”,作器者为楚令尹子庚(卒于公元前552年)。此外,还曾在湖北襄阳山湾春秋中期楚墓中出土有《上鄀公簠》。据《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明志录·卷六》载:“鄀,秦楚界上小国,今郧阳上津内乡间古商密地,期后乃迁襄阳宜城界。秦入滑窥东诸侯,今入鄀又将有事南方矣!”为何鄀居于此,盖因鄀与商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传郧西上津为商始祖契的封地。明万历《湖广总志·国纪》载:契佐禹治水有功,舜使为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注曰:今上津县。而淅川县是明成化六年(1470年)从内乡县析置,与上津县交界。商密在今河南淅川无疑。

       值得一提的是,鄀国历史悠久。据说商时以占卜著名,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西周器物《士山盘》(盘底有铭文8行96字),其铭文提到鄀方,可见西周时代已有名为鄀的方国。据说鄀国有自己的纪年与正朔(鄀正),不用周正,不奉纪周王统年。想必与商朝有某种特殊关系,联想到出土的《若癸鼎》铜器铭文,可知鄀部族首领曾在商王室任要职,职官或爵称为“亚”。

        据清华简《楚居》载:“至熊绎与屈,思(使)若嗌卜徙于夷屯,为楩(便)室。室既成,无以纳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若敖酓义(仪)徙居鄀,至焚冒酓帅自鄀徙居焚。”意思是商末周初楚先人南迁途中沿水路经过鄀时,让鄀人来占卜,并最终选择夷屯(今南漳武安镇)这个地方建宗庙,因找不到供品,于是偷窃了鄀国的犝牛来供奉。显然夷屯与鄀相距不远,甚至是近邻。换言之,楚人迁于夷屯后,只需顺今蛮河而下即至鄀地。试想若此地是河南淅川之鄀(商密)的话,没有必要从夷屯又跋山涉水返回河南鄀地“窃鄀人之犝以祭”的道理。及至若敖熊仪时迁都于鄀地(在今宜城县与钟祥县界,汉水与蛮河交汇处。“若”是熊仪的出生地),则可知此鄀已成为楚邑,结合《左传·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载有:“初,若敖娶于郧,生斗伯比。”(郧,今湖北安陆,一说今湖北郧县)。既然若敖迁于鄀,且“娶于郧”,鄀要么被楚灭,要么远走他乡。而《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有“秋,秦、晋伐鄀。”可知彼时鄀至迟于前635年迁于河南、陕西间商密。公元前478年,楚鄀商密一战,楚俘获了鄀国大臣观丁父。楚武王慧眼识才,随即重用观丁父,使其帅军。观丁父后来协助楚武王克州、蓼,服随、唐,开拓群蛮之地,为楚国建立霸业作出了贡献。

        鄀之爵名不见于文献记载。传世有春秋时期鄀公所作铜器,器铭中鄀或作“蠚(上若下两个虫)”,如《鄀公平侯锰鼎》、《上鄀公敄人钟、簋》、《上鄀公簠》、《下蠚雝(或雒)公緘鼎》、《下蠚公簠》。可知鄀有上鄀和下鄀(即蠚)之分,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认为:南郡之鄀为本国,故称上,上雒之都为分枝,故称下。其中上鄀有鄀哀公、鄀晨公、鄀公敄(左矛右夂)祖孙三代。考虑到《左传》宣公十一年杜预注“楚县大夫皆僭称公”,此鄀器中的“鄀公”或为楚之县公。另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云《下鄀雝(或雒)公緘鼎》出于上雒,即今陕西商洛市。下鄀后被晋所灭,成为晋邑。

       鄀国何时灭亡,史无明文。公元前613年,楚国公子燮与子仪在楚国郢都作乱,胁持初即位的楚庄王“如商密”,此时商密已成为楚邑。由此可推知,鄀国灭亡年当在公元前622—613年之间。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吴楚柏举之战攻入郢都(今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次年,吴师撤退,楚昭王回郢。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击败楚舟师,楚惧,迁都于鄀。因鄀邻近鄢(今湖北宜城),古文献常并称为鄢鄀之地,甚至有将鄀与鄢误为一地,称鄢鄀。楚昭王返郢具体时间无考,但《左传.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隐约透露这样的信息:“吴将溯江入郢,将奔命焉。”可知此时都城已迁回郢。此外,楚惠王(前488年即位)初年,也曾迁都于鄀,不久又迁回纪郢(今湖北荆州纪南城)。楚定都鄀郢约70年左右。这是后话。

        鄀城居《荆门州志.古迹》载:在州北九十余里,或云在乐乡东三十五里。乐乡关即今钟祥市双河镇一带。今钟祥市胡集镇罗山村鄀城遗址,距钟祥双河镇3千米。又称罗山遗址。遗址东临罗河,南连汉江,分布于一台地上,南北长6000米,东西宽500-1000米,城墙已毁,有城壕残迹,遗址以西存有春秋至战国间墓葬46座,还有若干局址、灰坑。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