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投稿|《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课程简介:吉林市第一中学和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省郑喜奎名师工作室合办的讲新教材的教研活动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与实施

关雪

设计思路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中第六课内容。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新成就。本课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共同构成“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课程内容。中国古代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以来,政权不断更迭,民族交融发展,虽然出现短暂的分裂但统一是这一时期发展的历史趋势。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理清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基础上,隋唐大一统盛世局面出现唐朝民族交融及少数民族政权对边疆开发做出贡献唐代后期藩镇割据,阶级斗争形势严峻,农民起义,形成五代十国,这是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民族大融合、盛世局面出现和第课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互为因果关系。本课重点阐述了隋唐盛世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唐朝由盛世转为衰亡的过程。

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以隋唐盛世由盛而衰为基本线索,将初中学习的内容与古诗词赏析相结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为教学立意,认识民族交融对边疆区域开发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提升社会责任感。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历史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和和唐朝盛世的表现。但关于“大运河的历史影响”“唐朝盛世出现的原因”“盛唐到五代十国转变的主要原因”了解不多,故造成了对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变化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高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能够通过“史料分析”的方法了解“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并能从多角度、深层次理解隋唐盛世由盛而衰的原因和过程。本课主要采用史料分析、创设情境等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从不同角度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借助地图的时空定位,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的顺序与脉络,理解其时代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隋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和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3、借助史料归纳总结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认识民族交融对边疆区域开发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顺序?

呈现图片: 三国两晋南北朝示意图

学生:三分天下,司马一统,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北方战乱,司马重建。东晋士族,国家支柱,  朝代更替,建康依然,江南开发,进步明显。北方十五,还有成汉,汉族制度,响深远,淝水之战,重现混乱。孝文改革,全面学汉,缓解矛盾,社会发展,再次分裂,隋文一统。

.[设计意图]运用图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理清思路,便于记忆与理解,通过学生有创意小结,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灵活记忆政权更迭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经过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分裂战乱民族交融589年中国再次实现了南北统一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时代。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去了解隋唐到五代十国的风云变幻,去感受大唐盛世所谱写的绚丽华章。

一、隋朝兴亡   

教师: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通过史料我们看一下建设的业绩如何?

呈现材料:

隋文帝后期到隋炀帝前期,出现了鼎盛局面。生产迅速发展,仓库盈积。根据隋炀帝大业五年(609)统计数字,国家掌握的户数约900万,人口数5000万,达到魏晋以来的一个人口高峰。外部环境也十分稳定。隋炀帝还两次派人至琉球(今台湾)招抚。大业五至六年,隋廷在东都举行盛大的表演大会,周边民族、藩国遣使出席,盛况空前。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学生回答:盛极一时  

问题探究一:强大的隋朝如昙花一现般在短短的几十年后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么隋朝究竟错在哪里呢?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借助皮日休的汴河怀古的诗篇回答此问题。

呈现材料: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学生回答: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教师: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因为同学们能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全面辩证的评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历史问题?

学生回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言:“至今”,表造福后世时间之长“千里”,大运河流经地域之辽阔“赖”字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运河沿岸兴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如:扬州、杭州、北京,它们或是首都,或是经济大城市,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古代都城转移也受其影响;在中国古代水利航运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在开凿的过程中需要测量地形、观测水文,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教材中提到“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运漕:由水路运粮,中国古代有漕运制度:封建王朝将征收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运往京师,即南粮北运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及南方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

过渡:但另一方面,尽道隋亡为此河”写出来了隋短命而亡的原因。

教师:当时全国有360多万农民征去开凿大运河,牺牲了250多万人的生命。开凿过程中滥施酷刑,激化了阶级矛盾。国家刚统一,人民需要休养生息,而隋炀帝为了创立伟业不恤民力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所以,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隋炀帝心太急,政太暴

.[设计意图]通过唐诗赏析,了解皮日休对大运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来评价大运河的历史功绩。既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思维的能力又进行了学科整合,在唐诗赏析中落实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盛极一时的隋朝虽短命而亡,但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唐朝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教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华章,它的辉煌灿烂人所共知。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视频结合教材的图片(曲辕犁唐三彩 交河故城 职贡图),总结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的表现?

呈现视频:唐朝盛世的表现和图片

学生回答:政治、经济、文化……

教师:唐朝盛世表现在国家统一 、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疆域拓展 、民族交融 、对外交往活跃 、制度上有建树等方面。这些盛世的主要特征,与西汉的“文景之治”、清朝“康乾盛世”都共通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唐朝盛世出现的表现,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视频解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过渡:结合图片来分析唐朝出现盛世的原因有哪些因素?

学生回答:曲辕犁唐三彩交河故城职贡图。政治、经济、文化……

教师:国家统一是唐朝盛世的重要政治前提,还有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统治者励精图治,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魏征死后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征逝,朕亡一镜矣!’。还有唐朝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民本政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包括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呈现图片:唐朝前期三位统治者

教师:唐朝盛世的出现是几代统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尤为可贵的是唐朝的政治清明不是来自于严刑峻法,而是靠一整套的统治机制和君王的以身作则来实现的。郭沫若对武则天的高度赞扬:“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唐玄宗前期通过锐意改革把唐朝推向了开元盛世。杜甫的《忆昔》就是对唐朝盛世的精彩描述。

呈现材料:《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过渡:唐朝盛世还表现在疆域辽阔。

呈现图片: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教师:669年,唐朝极盛时期东起日本海,南据越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1237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唐朝盛世的原因要素中,得益于民族交融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唐朝时周边生活了很多少数民族。主要有:北方突厥、回纥 东北靺鞨西南吐蕃请大家看导学案中的课中探究二,分析魏晋统治者和唐朝统治者采取的少数民族政策的差异性。

.[设计意图]借助地图的时空定位,使学生直观了解唐朝盛世的表现,认识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看历史地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效消息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学生:魏晋时期的民族政策是压迫、歧视少数民族的反抗加速了西晋的灭亡。唐朝是包容的,开明的民族政策,较为平等的对待少数民族。

呈现材料: “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 唐﹒晋》

过渡:包容,开明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唐朝是如何具体处理民族关系的呢?请大家借助课前预习的图表,归纳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呈现表格

民族

方  式

突厥

战争、管辖

回纥

册封

吐蕃

和亲、会盟

靺鞨

册封

学生回答:主要方式……

教师:唐代的民族关系虽有战争,但和平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而且手段多样,灵活,理念进步。这是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贡献。唐朝大一统时期,民族交融的情况如何?我们通过史料了解一下。

呈现材料

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通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教师:唐朝时期在尊重、包容的政策下,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彼此促进,既尊重了个性又发展了共性。我们中华的民族凝聚力增强了。总之,唐朝时期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进一步发展。

过渡:唐朝经历了140多年的盛世,历史上前所未有,这是中华民族的自豪骄傲令世界瞩目。然而,这是封建国家的盛世局面,它有无法克服自身局限性,盛世背后危机四伏。

三、唐末五代

呈现材料

唐诗《垂老别》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教师:杜甫《垂老别》反应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提取有效信息,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呈现图片:唐朝后期设置节度使

探究三:观察二幅地图尝试解释从盛唐到五代十国转变的主要原因。

学生回答:节度使制度使地方势力强过中央。

过渡:为什么会出现安史之乱,这要从唐玄宗设节度使说起。

呈现材料

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事、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了藩镇。而且唐代边疆节度使逐渐擢用武人,形成一种军人割据,本意在中央集权,而渐变所极,却成为尾大不掉……安史之乱后,此种割据局面更形强大、牢固不拔。中央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有军队首领来充当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教师:明确相关概念,并依据史料表达观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藩镇的概念即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保卫自身安全,军镇的长官是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地方将领拥兵自重,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过渡:结合史料分析唐朝设置节度使的影响?

学生回答:节度使权力大,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呈现表格

全国兵数

边境兵数

57.4万余名

49万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

过渡:唐朝这样安排兵力会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外重内轻的格局。

教师:安禄山身兼三省节度使手握20万重兵,起兵不到半年攻下了长安城。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没有安禄山唐朝会不会走向衰亡呢?

学生:会。因为,唐朝没有解决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教师:所以,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严重虚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中国是一个广土重民的大国家,为了维护统一,就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事件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分析,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师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设计开放性问题,以问题为引领,加强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教师: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以外,唐朝衰亡的原因还有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朋党斗争严重,政治腐败加剧,使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给唐朝以沉重的打击。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建立者都是以兵权夺政权,实际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呈现图片:五代十国示意图

教师: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南方建立的9个政权和北方建立的1个政权合称“十国”。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总结回顾本课的知识,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四:以唐朝为例,说明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

学生回答:唐朝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隋唐衰亡的原因。

教师国家统一,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民族交融,对外开放,国家繁盛兴旺。反之:政治腐败,昏暗动荡,不爱惜民力,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国家将走向灭亡。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再现”形式,创设情境,激发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方式,掌握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历史借鉴意义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提升社会责任感。

课堂小结:

教师:纵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鼎盛时代正是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时期,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再到元明清,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统一永远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尽管朝代更迭,名称改变,历经磨难,但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本课内容、渲染气氛,达到学生自动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效果,唤醒历史情感,升华历史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绍侯.张海鹏.齐鹏.中国古代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M].中华书局,2011.

3﹞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18

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作者地址/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13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