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今追昔话问津 ------问津书院纪事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沐浴传统文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孔子山上走一遭,肯定考中211

问津书院一通鼓,肯定考中985”

原文刊发于2015年《历史教学》第一期 有改动 

新洲区补习中心   靖同咏 

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的旧街镇境内,有一个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的山村,名孔子河村。村北一座秀气、灵动的小山,名孔子山;村南一条蜿蜒曲折、流水潺潺的小河,名孔子河。在孔子山山麓和孔子河之间,矗立着几栋座北朝南、错落有致的仿古式建筑,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问津书院,亦称孔子庙。其是目前武汉市乃至湖北省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书院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以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命名的古书院。书院仪门正中,上书四个古朴苍劲的大字----“问津书院,其由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的张翼轸先生题写。 

清代黄州府志问津书院图 

修葺前问津书院旧址

问津书院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建筑布局为中轴对称式,中轴线上为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仪门、讲堂、正殿;左右两旁为东西二庑;二庑之外,另建亭、斋、楼、阁数栋。整个建筑墙院环绕,错落有致,俨然一个整体。

问津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数度损毁,数度重建,薪火相传,距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

2015年12月12日,问津书院百年修复落成暨祭孔大典在武汉市新洲区孔子山南麓举行。新洲区旧街中心小学百余名小学生身着汉服,现场诵读“子曰,学而时习之”等《论语》佳句,稚子童声,余音绕梁。“一鞠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再鞠躬孝亲尊师、精忠报国;三鞠躬强国之梦、天下大同。”


仪门                               

讲堂

正殿               

重修后问津书院全貌

祭孔大典

小学生汉服诵读

此情此景,让我们穿越到了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至楚,一路舟车劳顿,行至当地,路遇七岁的项橐领着一群孩童在路中垒石玩耍。孔子请孩童搬石让道,两者一番对问……孔子面红耳赤,竟一时语塞。           《三字经》中因此留下“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故事。继续南行,一条河流(后称“孔子河”)又挡住了去路。孔子吩咐门生子路前去探询渡口,不料却遭遇楚国的大隐士长沮和桀溺,津口未得,反受二人奚落……《论语》中也因此留下了“子路问津”的典故,“问津书院”也因此典而得名。 

子路问津图     

孔子使子路问津碑

津口未得,孔子站在河岸边,望水兴叹,说此处若有一座桥就好了(后人称之为“千年一叹”)。一千八百多年后,明朝黄冈知县茅瑞徵遂孔圣人之愿,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桥,并命名为“孔叹桥”。如今,一条刷黑的通衢大道蜿蜒而至,每年五、六月,周边省市前来祭拜者,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清朝的《湖广通志》记载,汉文帝时,该地掘出一块“孔子使子路问津”的秦隶石碑,西汉淮南王刘安纪其事,遂在当地始建孔子庙。后来,唐杜牧在此设立学宫,明神宗时正式命名“问津书院”。与一般孔庙不同,问津书院不仅供奉孔圣人,而且开设讲坛,祭祀和讲学在这里合二为一。清代,这里更成为科考场所。 问津书院自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一直被地方上的官府和有关组织设为学校。后人于此留下了很多含蓄隽永,发人深思的楹联,如:“圣迹巍然,仰止高山如阙里;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天相楚黄,万古斯文开道脉;地留辙迹,千秋多士接薪传”等名联。大成殿圣像两旁,有联云:“圣人在上,贤人在旁,恍见当年执辔时,车马风尘,早已化成南国;传道得徒,行道得侣,试观此日问津处,文章礼乐,居然教衍东山。”

问津讲堂                       

孔子圣像及两旁对联

    《中国书院志》记载,问津书院是与岳鹿书院、白鹿洞书院、东林书院齐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唐之杜牧、宋之朱熹、明之王阳明、清之张之洞等硕儒均莅临书院讲学布道。曾几何时,四方学子云集,殿堂楼阁,气势恢弘,名动海内。作为明清时逐渐官方化且为数不多的书院之一,其得到了康熙御笔的“万世师表”和嘉庆御笔的“圣集大成”金匾。

问津书院众多的学子中,顺治进士陈肇昌博学多才,其五子各有所成,均获功名,时人称之为“五子登科”。民间还流传着“叔侄联芳”中进士、“一门两进士,五里三解元”等佳话。如今的新洲也出现了姊妹几人先后考进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之家”,平均两家出一个大学生的“状元村”。问津书院的文化底蕴,功不可没!当地还盛传一种说法:“孔子山上走一遭,一定考中二一一;问津书院一通鼓,一定考中九八五。”此所谓沐浴传统文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武汉新洲人巴曙松点赞问津书院百年修复:“当前全球经济在重构和动荡中寻找新的平衡,不同文化在交流和冲突中探索新的方向。可以说,全球正处在一个新的需要‘问津’的十字路口。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古老智慧,能给当前的全球经济社会运行提供独具价值的启迪。问津书院的重建,顺应了这样的大背景。”

儒商文化高端对话也多次在此举行。问津书院内设有子贡祠,子贡生于商业世家,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孔子儒学精髓,成为中华儒商鼻祖。其经商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儒商文化高端对话上,与会学者和企业家一致认为:儒商文化强调义利兼得的义利观、诚信为本的道德观、以人为本的管理观、人生向上的发展观和经世济民的社会观,这与目前创新创业精神相契合,也正是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之所在。

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也首次走进了新洲。2016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武汉赛段比赛起点就在新洲问津书院广场,经红色旅游线、道观河、新道公路、106国道绕行两圈,回到问津书院。红色旅游线层峦叠翠,绿海环绕,沿途有问津书院、城楼寨、少潭河、大雾山、道观河风景区等多个自然和人文景点,被大赛组委会线路勘察专家称为“华中地区最具挑战性的山地公路自行车赛道”。 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自行车选手以骑行的方式领略了新洲“最美公路”,向世界展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圣踪不再,“津声”宛在!两千多年来,后人建庙堂凭吊先圣,立书院弘扬仁道,逐渐孕育出影响深远的问津文化。这既是新洲区作为“楚天教育之乡”的文化底蕴,也是武汉市 “问津求真,追求卓越,立德树人” 的教育精神的历史渊源。

新洲区高中文化补习中心2017届学子高考出征

书记、校长领衔出征                             

文综三人行

编辑:王水明

微信号:w1382736961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