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解读 | 你一定要知道,对肾脏有损伤的那些常见药物

 小毛头书屋 2020-04-11


一个小伙子, 20岁出头的花样年纪,某餐饮连锁店店长,有才有颜有能力,未来一片坦途。可是8年前的一场感冒,改变了他的人生。

感冒了,本应该好好休息,事业心强的他,不愿意务工,为了早点好起来,发烧时一天服用5-6次“泰诺林“,“感冒清热颗粒”“感冒通”“感冒灵”等感冒药混着吃,结果在断续服用一个月后,越来越乏力,越来越恶心,身体越来越浮肿,被家人强行带到医院时,发现肾功能已经恶化到“尿毒症“阶段,日后只能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老话讲是药三分毒。没错,有的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有的药物主要通过肾脏代谢,不合理过量服用药物,超过我们的肾脏和肝脏的代谢能力,最后的结局就是肝脏、肾脏罢工。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体液不足、已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群,更容易引起药物性肾损伤。

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遗憾终生的案例,本来拥有美好未来的人生瞬间暗淡,所以药物肾损伤,值得所有人知晓。

引起肾脏损伤的药物有200多种,现在就人们经常服用的对肾脏有损伤风险的药物简单介绍一下

解热镇痛药

比如我们常用的泰诺林、布洛芬、止痛片等,均有一定的肾损伤副作用,主要损伤我们的肾小管间质,所以,如果我们发烧了,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一般间隔时间6小时以上再服用第二次,同时多喝水,否则肾脏也会“缺水“,加重肾损伤。

抗生素

临床常用的左氧氟沙星、一二代头孢、阿昔洛韦、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磺胺等抗生素均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当然,不是说有肾毒性就拒绝服用,存在感染必须应用时是可以应用的,但是我们应该遵医嘱,根据每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调整药量,切不可自行服用。

抗肿瘤药物

顺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均具有一定的肾毒性。所以肿瘤患者在应用抗肿瘤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大夫一般会预防性进行一定的水化、碱化尿液等措施来减轻肾损伤。

中草药

中草药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是中医学中的宝贵财富。在药物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中药类诱发者约占8%,此比例不容小觑。

引起肾损伤的中草药主要有

1、马兜铃酸类: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细辛等。中草药制剂包括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妇科分清片(含关木通)、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等。

2、生物碱类:如马钱子、益母草、北豆根、槟榔、川乌、草乌、洋金花等。中草药制剂包括中华跌打丸(含川乌)等。

3、萜类与内酯类:如雷公藤、白头翁、威灵仙、柴胡、昆明山海棠等。中草药制剂包括雷公藤多甙片 (含雷公藤)等。

4、毒蛋白类:如苍耳子、相思子、巴豆、水蛭、全蝎等。

5、矿物质类:如砒石(含砷)、雄黄(含砷)、朱砂 (含汞)、轻粉(含汞)、铅丹(含铅)等。

中草药制剂包括朱砂安神丸(含朱砂)等。这么多中药具有肾毒性,我们在服用时,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患者体质及基础病,合理用药。

其他药物

比如某些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甘露醇等;某些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降压药物卡托普利等也具有一定的肾毒性,我们在服用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总之,药物导致肾损伤很常见,但容易被忽视,我们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肾损伤。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的小故事,虽然小伙子在血液透析的道路上走了8年,但是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肾移植,取了娇妻,生了大胖儿子,现在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