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玉振:“崇祯本”第三十回眉批是刻意自我宣传的可能性分析[1]

 殘荷聽雨 2020-04-11

引         子

在文《“崇祯本”眉批揭示其是<金瓶梅>祖本的事实》(以下简称《崇》)中提到,崇祯本第三十回眉批“月娘好心,直根烧香一脉来。
后五十三回为俗笔改坏,可笑可恨。
不得此元本,几失本来面目”,该文认为此眉批是证明崇祯版是祖本的一个不容置疑的证据。
有学者怀疑崇祯本评点者是否有可能杜撰这个眉批来刻意拉高该书的地位,进而有利于该书的销售?
对于这种怀疑论点,有必要做个分析。


序言是更好的自我推销手段



如果崇祯本评点者有意宣传抬高此书的价值和市场行情,通常的做法是在该书前面写个序文(词话本可能就是如此做的)。
但崇祯本评点者不仅没有靠加序文来推荐该书,却比词话本少了好几篇序文。
崇祯本评点者手中有词话本,何以刻印时不加上这些序文,合理的解释是:
这些序文在“元本”中不存在,而是词话本刻印时加上去的。
词话本中的序文“欣欣子序”、“廿公书”其实都有对该书的推崇,崇祯本却不去录入。这不符合一般“包装宣传”的逻辑。

正如《崇》文分析,崇祯本是来自于元本,则词话本中的这些序文应该都没有出现在元本中,这是崇祯本没有这些序言的合理解释。
这至少也说明,崇祯本评点者不会刻意为拔高该书而擅自添加内容,甚至词话本中的上述两个序都拒绝采用。
从崇祯本的评点不难发现,评点者的造诣和对该书的鉴赏能力,使得他可以轻而易举写篇序言来“吹捧”一下崇祯本,这是简单而最有效的宣传和拔高手段。
但他却没这样做。合理的解释是:崇祯本评点者不认为有必要去对一个“元本”进行宣传包装,崇祯本第一回前半部分和第五十三、五十四回的文字和前后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足以说明该书的正宗性。

眉批是最糟糕的自我宣传手段


从上次金学会议上与会学者对《“崇祯本”眉批揭示其是<金瓶梅>祖本的事实》一文的反馈来看,这个眉批很多学者都没特别留意到。
靠一个不起眼的眉批来宣传此书,显然是最无效的手法,相信崇祯本评点者应该不会如此缺乏敏感性。
崇祯本评点者试图通过眉批刻意推举此书的论点缺乏合理的逻辑支持。
试想,金学界历代学者穷大半生研究《金瓶梅》而没有留意或重视这个眉批,还指望一个普通读者靠发现这个眉批来购买该书吗?这显然不可思议。
根据以上分析,“崇祯本”评点者通过第三十回眉批来可以拔高和“包装”崇祯本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就崇祯本第四回一个眉批和对应正文内容的比较分析[2]


崇祯本第四回中有个眉批“从来首事者每能为局外之谈,此写生手也。
较原本径庭矣。读者详之。”崇祯本评点者还在主要不同的文字侧加圈标记。如图所示。
                           

词话本和崇祯本这部分的“径庭”之比较分析



首先看词话本和崇祯本这部分的“径庭”之处:
崇祯本部分:

那妇人慌的扯住他裙子,红着脸低了头,只得说一声:“干娘饶恕!”王婆便道:“你们都要依我一件事,从今日为始,瞒着武大,每日休要失了大官人的意。早叫你早来,晚叫你晚来,我便罢休。若是一日不来,我便就对你武大说。”
 
词话本部分:

那妇人慌的扯住他裙子,便双膝跪下,说道:“干娘饶恕”。王婆道:“你们都要依我一件事。”妇人便道:“休说一件,便是十件,奴也依干娘。”王婆道:“从今日为始,瞒着武大,每日休要失了大官人的意。早叫你早来,晚叫你晚来,我便罢休。若是一日不来,我便就对你武大说。”
 

以上两段对比,可以注意到,波浪下划线文字不同;崇祯本评点者在这部份加了圈标记,说明评点者所谓的“径庭”主要是指这段。双线下划线部分为词话本独有而崇祯本所无。

波浪下划线部分,崇祯本中“红着脸低了头”道出金莲的羞愧(这种事被邻居撞上,能不羞愧?),“只得说一声”刻画出金莲的无奈。
寥寥十一个字将人物窘态描绘得形象生动,与场景吻合。但词话本“便双膝跪下,说道”只有动作而无心理刻画,太平淡了。
至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笔者倾向于认为词话本刻印时,这几个字模糊不清而临时补上。
这种可能性也可以用来解释第一回前半部分和第五十三与五十四回的不同。
至于词话本所有而崇祯本所缺的双线下划线的部分文字,笔者对此难以给出有把握的解释。
但可以肯定的是,崇祯本评点者手上有该词话本(否则他何以对比而说“径庭”?),但他却没有把词话本中多出来的这些文字加进去,而只是加个眉批提醒读者。

这至少说明,崇祯本缺少的这些文字并不是在词话本基础上的漏刻;真要是漏刻的话,这个眉批就出现的太奇怪了。
因此,这段双下划线文字的差异,提供了又一证据,佐证了崇祯本不是在词话本基础上的改写。

“原本”与“元本”用词区别



至于眉批中所用“原本”与“崇祯本”第三十回的“元本”所指,从字面上看有所不同。
“原本”即原来有的版本,这里应该是指当时市面上传播最广的词话本,崇祯本评点者手上本来就有这个版本。
而“元本”之元,其含义中有开始、本源、首要之意(如元年、元旦、元首等)。这个字面的解释,给崇祯本第三十回眉批所揭示的版本信息提供了又一支持。






[1]在第十二届《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笔者发表了《“崇祯本”眉批揭示其是<金瓶梅>祖本的事实》一文。与会者针对该文的讨论中,提到一种可能性,就是“崇祯本”评点者通过这个眉批来刻意抬高崇祯本的地位,甚至有利于销售。针对这种可能性,笔者在上届会议结束后的论文修改补充稿给予了分析。为方便同行学人的讨论,现将这部分分析单独成文提交本次会议讨论。本次成文时进行了优化调整。

[2]在2016年10月第十二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上,黄霖先生提示笔者留意一下崇祯本第四回的这个眉批。笔者随在第十二届《金瓶梅》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在优化补充笔者的会议论文《“崇祯本”眉批揭示其是《金瓶梅》祖本的事实》时,增加了这部分内容。为方便与学界商榷,现将这部分内容单独成文,并进行补充优化,供第十三届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讨论。 


作者单位:新加坡南洋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