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 腊月二十七的时候,我就请假回家过年了,带着妻儿,高高兴兴,满心欢喜。参加工作后,很少能这么早回家过年,单位放假的时候,不是到了三十,就是在三十的晚上,到家的时候,来不及置办年货,也体会不到对年的那一份期待。 到镇上的时候,赶集的人很多,四方的游子回来了,正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一年的辛劳,都要在这个年里得到释放,好吃的,好玩的,父母、孩子喜欢的,都要买回去;儿女回来了,年迈的父母都高兴,儿女从前喜欢的,吃的,玩的,也都要买回去,热热闹闹,图个喜庆。 父母已在家期盼多时,他们稀罕儿子和媳妇,拿出做好的柿饼,喝不喝水?吃不吃东西?问长问短。 放下行囊,和爱人帮助父母一起收拾屋子。夏天的时候家里盖了新房,还没入住,于是又多了一份期待。买家具,装空调,再挂上精心装裱的十字绣;贴对联、挂灯笼,帮着母亲蒸馒头,浓浓的年味在女儿的鞭炮声里弥漫开来。 村里的人也渐渐地多了,从小就熟悉但又很长时间没见到的邻居,陆续回来过年的“小伙伴”,聚在一起抽根烟,彼此的问侯,聊聊一年的收获,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藏在心底的牵挂。 三十的时候,又去集市上凑热闹,给女儿又买了一些花炮,帮父母置办些忘记买的年货,帮妻子买她愿意吃的零食。夜晚来临,在鞭炮声中,看爱人给父亲母亲递上红包,教女儿给爷爷奶奶拜年,再像小时候一样高兴地把母亲发的红包装进口袋,在丰盛的年夜饭中向过去的一年告别,期待新年有更幸福的生活。帮女儿放飞了一顶孔明灯,一家人看着它慢慢是升起,最后变成夜空里的一颗“星”;再帮女儿再点燃一个烟火,看着满地的“珍珠”,心里充满了幸福。闭上眼睛,我想许一个心愿,父母康健,女儿乖巧,夫妻恩爱,衣食无忧,多年的打拼,虽仍是一普通百姓,但也知足了。 正月初一的时候,天有些冷,哪里也没去,呆在家里,看重播的春晚,和母亲说说话,听她讲村里发生的故事,心里一片安宁。回到家,晚上睡的很早,早上起的很晚,饿了顺手拿个包子吃,渴了倒杯白开水喝,离开电脑,也不去想工作,不但胃口好了很多,眼睛也变得清亮起来。正月初二,马不停蹄地去舅舅家拜年,再赶回家接待一大群亲戚朋友。一大群人照张合影,不经意间却发现外甥已经长的和我一样高了,不得不感叹青春易老,也更加感到时光的珍贵。 走亲访友,你来我往,热热闹闹,年随着孩子们的花灯流走了。带着父母的嘱托,在忙忙碌碌中开始新的征程,新的一年,注定又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年。 作者:子军 |
|
来自: 新用户569099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