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八股取士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浅议八股取士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一对科举制有如下描述:“到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新课标岳麓版必修三对科举制也有如下叙述:“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人民起义风起云涌,新的思想在孕育萌生;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又严重地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其它版本的教材虽无明确文字表述,但也是将八股取士作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面目出现的。八股文究竟为何物?它在明、清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它的作用是不是也可以一分为二,有正有负呢?百年来,对于八股的评论始终未曾停止,八股之害众所周知,但由于新文化运动的矫枉过正,以及一系列政治因素,学人对于八股的理解始终站在批判的立场上。笔者以为,这样的态度缺乏客观,有失公允。百年回眸,我们有必要还原八股一个真实客观的形象。


    八股取士是什么

 八股文又称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八比文、四书文等,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明清两代的乡试、会试最重要的测试内容,要求士子依照严格的程式阐释儒家经典。但八股文是最为通俗、流行的名称。何以如此呢?因为,这种文体有着固定的格式,其行文步骤由前到后依次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提股、虚股、中股、后股八个部分。“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它是针对题目所作的提纲,是全篇文章议论的中心,后面的议论都要围绕着这一中心而发挥;“承题”是承接破题的论点、意义,并加以补充说明,使文章的论点更加明确,意义更加完美;“起讲”即“以题意自此而讲”,议论在这一段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提股”、“虚股”、“中股”、“后股”等“四股”是展开议论的中心。在这八个部分中,“提股”、“虚股”、“中股”、“后股”等“四股”是文章基本内容所在,而这“四股”的每一股又都是两两对照,包括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就是八股,于是,八股文就成了叫得最响的名字。

   不过 ,翻阅各家八股名篇,其中能具备以上提及的所有部分的文章并不多,有些文章大而化之,将八股和而为六股、四股。同样的,《明史》中所说的“代古人语气为之”这一八股文的显著特点——入口气,也并非所有的八股文都具备。但是这些部分的缺失,并不影响那些名家名篇受推崇的程度,甚至有些经义文,正是由于它是八股文的变体而受到赞誉和学习 。真正具备八股文完整结构的制义文 ,所流行的时间其实非常的短,能够称得上“八股文 ”的其实并不多。

     八股取士考什么

    明、清时代,中国属于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乃天经地义,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做官。 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诏令“设科举,使中外文臣皆有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与官 ”[1]之后 ,举荐之制渐轻而科举渐重,虽明初曾有罢科举之政策,但洪武十七年(1384)之后,“ 始定科举之式 … … 后遂以为永制。”[2]科举考试成为国家选拔官员的最主要途径。

 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府试(府里组织的统一考试,每三年考两次)考秀才,一共考四场,无论首场还是二、三、四场,都只考八股文;乡试(全省组织的统一考试,一般三年一次)考举人;会试(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一般三年一次)考进士,首场都考八股文,考生若首场被取中,阅卷官才调阅、查对其二、三场卷子,首场若取不中,二、三场的卷子一般也就没有人看了。他们能否在科举中跃上龙门,靠的就是八股文。

    在明、清依靠八股取士的四百多年中,只要是读书人,就得会写八股文,而要学会做八股文,起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储备。第一,因为科举考试时八股文的题目都出自“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和朱熹《四书集注》等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写作的人当然也得熟读甚至背诵这些书。第二,因为经史子集有相关性,“四书”、“五经”又联系文

、史、哲等诸多知识,这就要求写作者读大量的历史典籍、诸子百家、集部古文等,要博

览群书。第三,八股文的提股、虚股、中股、后股又叫提比、虚比、中比、后比,比,就是排比,即在内容与论述上,都要有严格的对仗。为此,写作者要能分清汉字的四声,熟练地区分词性,并学会对对子。第四,写作者还要熟记大量的八股范文,这些范文,一般都是历次科举高中者的文章。

    在明代科举考试中,“三场取士,专注头场 ”[3],头场考验士子对经义的理解 ,以经义中的原句,或者经义注疏中的句子 、段落作为题目 ,让士子阐释对题目的理解、进而衍伸到对原典以及圣人思想的理解。在这场考试中,士子们需要将他们的想法提炼成文章,这种文章就是“八股文 ”。

    八股取士是否有用

第一,八股文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世世代代的先贤们留下的文化典籍汗牛充栋,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明清时代为写八股文而要求读书人背诵研究的诸多典籍中,核心部分虽然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但也有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后者属于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应该传承下来的。其实,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但唐人赵匡对诗赋也有“习非所用,用非所习”的批评。评价八股文时应考察它的整个文化背景。八股取士制度,着重考查士人对儒家经典的掌握,而儒家经典很大程度上是综合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知识;为了写出“熔经液史”的八股文而进行的长期训练,可以说属于典型的通识教育。这种教育并不强调直接培养出具体的职业技能,但由此形成的较高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往往可以转化为较强的社会适应力。

第二,八股文训练了读书人思维的集中性、准确性,培养了读书人全面、辩证思考问题、触类旁通的能力。读书人在写作八股文的关键部分即“四股”时,按要求每两股必须对仗,或相反,或相成,或并列,或对照,想到一面的时候,必须想到另一面,想到前便想到后,想到左便想到右……这就有力地训练了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引发了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在以八股取士的四百多年中,著名的文化大师们,包括经学家、史学家、辞章家、文学家等,绝大多数系科甲出身,具有举人、进士身份(如归有光、方苞、纪昀、俞樾),只有极少数不是(如曹雪芹),但这极少数也是从小就学习做八股文但却没有考上进士、举人,或者连秀才也没有考上的人。可以说,是八股文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法,为大师们的学问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第三,在科举制背景下考察“无用”与“有用”评判八股文的“无用”和“有用”,必须联系科举制度作考察。科举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国家文官考试选拔制度,与此前的世禄制、九品中正制等选举制度相比,其更为公平、有效。考试要有相对固定的内容、形式,明清两代八股取士的制度设计即源于此。正因当时应考人太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从前唐代考试,一定要考律诗,就因为古诗不容易定标准,判优劣,律诗要限定字句,平平仄仄,要对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不取。标准较易具体而客观。宋代不考诗赋考经义,仁义道德,大家一样的会说,谁好谁坏,很难辨。所以演变到明代,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一个一定的格式来。违犯了这个格式就不取。这不过是一个客观测验标准。八股文犹如是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这也不是一下子便制定了这格式,而是逐渐形成的。开始时,也并不是政府存心要愚民斨丧人才的,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终于为此而消磨了。[5](P131)

        [1](清)张廷玉等撰 .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明)张岱.文苑列传总论.卷二十二[M].凤栖堂抄本.

        [4](清)张廷玉等撰 .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M].北京 :中华书局,1974.

        [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