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高中的陈战国老师为高三学生准备的一轮复习课,感谢陈老师对本公号的支持,欢迎各位老师踊跃交流。 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的开辟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正是由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这节课是整个专题基础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本节课教学以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以高考要求和目标为教学目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先进行归纳,然后教师就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把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紧贴高考要求,进行对应的训练。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新航路航海家的路线及到达地区。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大国崛起》开启本课的线索导入。通过学生展示来完成新航路开辟原因,过程和影响。通过难点讲解,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同时该过程及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3.课标: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4.考纲:新航路的开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二.教学准备 1.学情分析:所带班级是文科毕业班。优点: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学生基础较差,对历史问题缺乏深度理解,学科素养不够,离高考要求差距较大。上课需要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2.教法指导: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分析对比法、史观教学法、运用学生展示,重难点讲解,对比分析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3.学法指导:由于高三(18)班学生基础较差,因而应注重课前预习,课中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后加强高考试题训练。 三.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课题,对标题进行了设计,通过全球史观来看待新航路开辟。 1.设置情境导入:播放裁剪视频《大国崛起》视频通过视频把学生带入本课。(由于时间关系对《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的内容进行删减整合,在视频内容中已经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还有影响进行了生动形象的介绍。) 2.观看完视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四个组交流,探讨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然后学生代表上来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学生在黑板上概括完成后,让四组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找出概括不足之处并进行更正,然后老师可见展示进行重点讲解和概括。 3.重难点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后对当时欧洲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引出“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提问回答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的内容和含义。并让学生分析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分析完了之后,重点让学生理解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封建势力的衰落。老师再通过课件展示材料加深学生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理解。 4史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不仅对欧洲产生主要影响,而且使整个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因此对新航路的开辟不能单纯从一个角度去看。(多角度,多层次看待历史,紧贴高考要求)近年来历史教学和高考要求都提到了史观教学,那么对于新航路的开辟应如何通过各种史观看待呢,先展示各种史观,让学生了解各种史观的内容和看待历史问题的角度,然后结合本节课让学生分组讨论,课堂交流。分组来展示每个史观下的新航路开辟。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来进行分析阐述。然后教师再进行整体的介绍归纳和对比。 5.知识拓展:在新航路开辟的100年前,明朝郑和下西洋,中国人已经开始对海洋进行探索,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通过对海洋的探索走在时代的前列,反而日渐衰落。(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新航开辟影响的理解和中国走向衰落的原因的思考。) 6.高考真题演练:(由于是高三一轮复习课,因而必须贴近高考,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要用来解决问题,通过近年来高考在这节课内容的考察,能够让学生弄清楚重难点,以便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准备把握考纲考点。精选五道高考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真题演练。) 先让学生看题,然后相互讨论提出答案。老师再进行解析。 1.(2013年江苏高考14题)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选:D 解析:此题是对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价格革命的影响考察。 2.(2012年上海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选C 解析:此题是对新航路开辟经过哥伦布航线的考察。 3.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选:D 解析:本道题目是对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考察。 4.[2014·天津卷]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西班牙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解析] 本题以欧洲航海家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故B项正确。 5.(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8题)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引起价格革命。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所谓“价格革命”指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涌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据此本题中西班牙正由于对殖民地疯狂掠夺,国内金银大量涌入,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本题选C项。 8.结束语:同学们新航路开辟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西方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开始了大国崛起的征程,也开创了近代世界文明。同时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谢谢大家,本节课结束了。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够通过视频情境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紧扣课标考纲。加强了对高考考纲的训练,广泛取材,层次分明,阶段清晰。 不足之处:1.知识上没有引入“一带一路”高考热点。 2.课堂节奏过快,受课件,多媒体教学束缚较多。 小编ID:Yi_fighting |
|
来自: 新用户569099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