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郡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卷(二)

 新用户56909953 2020-04-11

长郡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卷(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I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4.与商朝相比,西同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虽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层管理者。这一变化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建立起刷天子的集权政治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25.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下表为西汉海昏候“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

  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    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26.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田、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瓦扶助.设立了“义序”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    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27.1799年皇帝颁布谕旨:“朕闻近年各省督抚两司署内教演优人……率皆腹小民之脂膏,供大史之娱乐,辗转苛派,受害仍在吾民。……嗣后各省督抚司道署内,俱不许自养戏班,以肃官箴而维风化。”这则材料体现出

  A+戏剧发展会导致政治腐败丛生    B.统治者践行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

  c.戏剧发展与专制统治小可调和    D.统治者有限反腐以缓和社会矛盾

28.1881年,广州地区一些手工丝织业者因生计受到机器工业影响而捣毁了部分机器缫丝厂。事件发生后,当地官员发布了“禁止丝偈晓谕机工示”的公开布告,查封了各缫丝厂的机器.并勒令厂方签署“水不复开”的结状(相当于保证书)。这反映了

  A.近代工业与传统行业难以共存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民族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恶劣    D.中国农民阶级思想愚昧落后

29. 20世纪初,梁启超一方面吸收了启蒙运动中的自由、民主、人权思想,另一方而又认为作为群体自由基本前提的个体自由小存在。影响他出现这一思想的主要因素是

  A.深受专制思想的影响    B.君主立宪的立场决定

  C.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    D.保皇思想仍根深蒂固

30.193917日,蒋介石指示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蒋介石此举意在

  A.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B.学习中共的敌后游击战术

  C.协助正而战场对日作战    D.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

31.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营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

  A.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    B.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

  C.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    D.城市经济改革的全而展开

32.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二是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据此可知在这两件大事发生前

  A.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B.法律知汉垄断在少数人手中

  C.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    D.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33.下表为《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表》(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据此可知,当时

  A.世界环境破坏源于英美经济发展    B.英国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

  C.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    D.英美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德法

34.1929年,斯大林指出:“农民是一个以私有制和小商品生产为经济基础的阶级。因为农民当他还是从事小商品生产的个体农民的时候,经常不断地从自己中间分泌出而且不能不分泌出资本家来。”为此,斯大林

  A.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    B.强制加速推行农业集体化

  C.暂时认可了市场经济    D.缓解农民与资本家的矛盾

35 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B.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    D.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盛世时期君主执政理念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本质,即中国人自古以来并不愿意将思想统一凝固在一种教条形态上。张骞通西域,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文明,尤其是印度的佛教文化。儒、释、道三家并用.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变革。就带有全局性的制度而言,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从城市的里坊制到街巷制,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

                           ——摘编自《中华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

材料二东方儒家文化成为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养料的宝贵源泉。几乎所有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都接触过有关中国的材料.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谈论过中国……堪称启蒙思想家领袖的伏尔泰.对中国最为关注和仰慕,他曾说:“当我们还是野蛮人时,这个民族已有高度文明了。”……在哲学方面,他们在悉t心研究儒家学说的同时,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探索。在政治方面,他们考察了中国的政体、官制、司法制度等。在经济方面.他们注意到中国历代的重农思想和土地、地租、赋税、商业等问题。在文学艺术方面.他们介绍了中国的诗歌、散文、戏剧和绘画.研究中国的文字和语法。总之·中国的一切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他们所关心。

                 ——摘编自许明龙《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研究中国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总量发展及预测表

    如图所示,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提出,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相互赶超”为主线展开的。

                                      ——摘编自[]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

围绕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F列要.

  材料明干刀实行卫所制度,卫所的士兵另立户籍,称军户。军户皆由国家分给土地.令其屯田自养,军丁不受地方行政机构的管束.除服兵役外.不负担其他的杂徭。明中叶以后,作为卫所制经济支柱的军屯遭到破坏,军卒因月粮衣食没有保障而大批逃亡.卫所制度日趋废弛。嘉靖年间.为了对付日益加剧的边患,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募兵制,招募的士兵不入军籍,不世袭,除免本身各差役,享受比卫所军多的月粮.还可以得到一笔相当数量的安家银、盔甲器械银和鞍马银。募兵以营为单位编组训练,由具体负责召募的将领统帅出征,兵将相习.聚族不离。

                                         ——摘编自李穆南主编《历代军制》

  (1)根据材料,归纳明中叶兵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中叶兵制改革的影响。(7分)

46.(1 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希特勒上台后推行的毁约扩军行动很快引起法国公众的警惕和恐惧。19342月巴尔都出任法国外交部长·在其他内阁成员的推动下,形成“大联盟”的外交方针。当时英国正在调整外交政策,意大利与法国有利益冲突,而苏联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热情很高。因此,巴尔都把对苏谈判作为推行“大联盟”外交的起点,并把联合苏联放到比较重要的位置上。

    6月,巴尔都正式向苏联和英国提出《东方公约》草案,同时巴尔都访问英国、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说服它们支持或参加《东方岱约》。英国起先态度冷淡.后来在持保留条件的前提下同意给予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则积极支持,但波兰试图在德法两国间保持平衡因而拒绝参加。10月.巴尔都在马赛被法西斯雇佣者刺死。巴尔都遇刺后.由赖伐尔继任法国外长,法国外交由此发生两个变化:由强硬转向软弱;在推行“大联盟”政策时.由以争取苏联为主转向以争取意大利为主。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巴尔都外交方针的特点。(6分)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都外交方针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朱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1848-1900)在其著作《日本国志》中描述说:“日本迫于外患……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1887年《日本国志》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其书若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黄遵宪评价戊戌变法说:“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有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重视的原因。(6分)

(2)材料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9)

长郡中学2018届高考模拟卷(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24. A   25. A   26. D27. D  28 C   29. C:   30. C   31. A   32. B   33. C   34. B   35. D

4l1)特点:民本思想影响深远;对外力主和平文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文明发展多元;兼收并蓄,海纳白川; 与时俱进,注重变革;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8分,至少回答四个要点)

    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儒家思想的传播;推动和平友好交往,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对当今中国和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任答二点得2分)

    (2)特点:儿乎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有参与;多持高度赞赏的态度;研究涉及的领域广泛。(6分)

    原因:古代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和价恤;西欧社会变革,反封建专制和教会神学的需要;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通过传教士、商人或其著述了解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是感性的。(任答二点得6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