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的基本史实;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学习发明家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的道理,培养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来当厂长] 师:桂阳走上了一条“产业主导,全面发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道路,咱们桂阳学子也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想必将来一定学有所成,倘若他日你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想到我们工业园办一个工厂,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生:资金、工人、原料、机器、技术、市场、政府支持等。 师:好了!恭喜厂长!万事俱备,工厂开工,大家就等着财源滚滚来吧!各位厂长们,你们可否知道大家经营的这种现代化的机器工厂最早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出现的吗?历史将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解读标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师:实际上这一课讲的就是被称为“蒸汽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革命指的是本质性的变化。那么工业革命使社会发生了怎样的本质性变化呢?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师:首先要表扬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完成了自主学习。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按照火车接龙的方式,one by one说出你的答案,每个人说一空,只答空里面的内容,说完直接坐下,下一个同学接着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订正。 生:按要求完成。 师:非常不错。打好基础是走上胜利的奠基石。 1、革命先声 [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率先在英国发生? 师:工业先声为什么会响彻整个英国的上空?前面我们讲到经济发展的六要素,现在我来请大家当评估师,来评估一下英国是否已经具备了这六要素呢? 生:自由回答。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和社会的稳定。 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制度的变革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大家还记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吗? 生: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②经济条件: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提供了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原料、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师:(播放《英国殖民扩张图》)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为它提供了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此外英国又进行了圈地运动,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由此,又获得了自由劳动力和原料。 ③技术积累:发达的手工工场 师:此外,工业革命的发生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这来自哪里呢? 生:手工工场 师:英国的手工工场里已经实现了精细的分工,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同时,精细的分工又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 ④经济驱动力: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手工工场供不应求。 师:在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手工工场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法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这一驱动力下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2、革命历程 (1)开始 师:工业革命最早在哪个部门展开呢? 生:棉纺织业。 师:棉纺织业由纺纱和织布两个部门组成。首先人们发明了一种织布工具零部件——飞梭。这一弹跳装置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带动了纺纱工具的革新。出现了? 生:珍妮纺纱机 师: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如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后来,其他生产部分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 (2)发展 ①新材料、新能源 机器的出现带动了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和发展。冶铁、采矿业也纷纷发明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以后,更是大大增加了对钢铁和煤的需求,行业更新加快。 ②新动力 师:机器不断增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然而,这些机器的使用又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什么呢? (展示表格,带领学生分析) 生:动力。 师:人力和畜力有限,水力在枯水季节无法使用,而且工厂必须要建在沿河的地方,它们都受到动力条件的制约。那么,这一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思考]动力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我们可以从瓦特身上学到什么呢? (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从中思考得出答案) 师:动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生:瓦特改良蒸汽机。 师:能不能说瓦特发明蒸汽机? 生:不能。 师:瓦特蒸汽机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生:带领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师: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动力不再受到自然的限制,由工场转变为大工厂,这两者的区别是? 生:工场是手工劳动,工厂是机器生产。 师:大工厂生产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 生:蒸汽时代。 ③新交通 师:工业革命的重大飞跃,始终伴随了交通运输的变革。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原材料变成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购买的原材料和销售的产品总是行走在漫漫的运输途中,经常会耽误工厂的生产和销售。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更是要求改进运输工具,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呢? 生: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用蒸汽带动的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师:火车出现之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新交通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完成 (展示地图) 师:1840年前后,英国又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生: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此后,法国、美国等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展示) 师:开始时间? 生:18世纪中期。由? 生:机器生产。 师:代替? 生:手工劳动。 师:生产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工厂成为了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蒸汽成为主要动力,煤成为主要能源。 师: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850年,英国生产了世界煤产量的60.2%,铁产量的50.9%,加工了世界棉花产量的46.1%,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这样的一场革命又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读材料、合作探究。 3、世界巨变 [合作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生根据补充材料进行分组合作探究,由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第一大组负责思考1,第二大组负责思考2,第三大组负责思考3。分组讨论,结束后派代表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么研读材料的?结论是什么? 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了工业革命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①生产力:工业革命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厂的转变,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生:由材料一得出。 师: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②工业革命以后,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师: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在? 生:新航路开辟 思考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包含对中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生: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爆发了英国宪章运动。 师: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还引发了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英国宪章运动爆发。后来,又有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其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师:在课本的第六单元我们会讲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有俄国农奴制改革,还有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输出地和商品倾销地。此外,英国还加紧了对印度等殖民地的掠夺。由此,又有了殖民地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形成。 既然讲到鸦片战争,我们就来讲讲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刚刚我们提到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在客观上又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国由此开始进行? 生:洋务运动。 师: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工业革命对中国有着双重影响。 思考3:材料五和材料六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哪一影响? ①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生:根据材料得出。 师: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城市化进程加快,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面貌。并且从此人们有了上下班的概念,有了手表的出现。 师:论从史出,看来大家已经开始拥有历史学家的潜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工业革命使世界发生了巨变。 (三)思维拓展 [我来当厂长]如何让你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呢? 师:现在的世界更是日新月异。回到我们最初的梦想,继续来当厂长。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呢? 生:自由回答。 师: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科技创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四)巩固提升 师:最后,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给这首歌谣填词,总结本课内容。 生:回答填空内容。 工业革命英国始,手工从此变机器。 开始标志珍妮机,瓦特蒸汽新动力。 交通工具有进步,美国汽船英火车。 工业革命影响大,社会面貌起变化。 资本主义统世界,东方落后西方达。 若问从中何启示,科技第一生产力。 (五)课外拓展 师:想继续深入研究工业革命的同学,老师这里给大家推荐了两本书和一个视频,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探讨。 (六) 中考练兵 学生动笔做题、讲题,老师注意做题方法的讲授。选择题抓关键词,用排除法,判断题仔细看题。 五、板书设计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革命先声 1、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地点:英国 3、原因 二、革命历程 1、开始:珍妮机 2、发展: ①新材料、新能源 ②新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新交通:汽船、火车 3、完成 三、世界巨变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研学案 【自主学习】 一、革命先声 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地点: 、 。 二、革命历程 1、开始——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发明了一种称为“ ”的手摇纺纱机,并引发了棉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明。 2、发展 (1)新材料、新能源——冶金、采矿业出现了新的发展,铁、钢和煤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和制造机器。 (2)新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机械师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进了 。人们利用该机器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 ”。 (3)新交通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要求改进运输工具——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在这种背景下: ①美国人富尔顿首先制造出了蒸汽机做动力的 。 ②1814年,英国人 利用蒸汽机发明了 。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此后, 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完成 1840年前后,英国 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三、革命影响——世界巨变 1、经济上: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到 的转变,创造了 ,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工业革命以后,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上: (1)工业革命以后, 最终战胜了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 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 的局面; (2)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3、社会面貌:工业革命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合作探究】 1.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工厂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各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都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1835年,一个工厂系统的赞美着得意的说道:“现在一个棉纺工所干的活,在60年前需要两三百人才能完成。” ——纪录片《世界历史之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思考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残酷剥削工人。工人处境及其悲惨,政治上更是处于无权的地位。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1836年,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岳麓版《世界历史》 材料四 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思考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包含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五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世纪,英国许多新城市并不是在原有的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工业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旅店等商贸服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 ——摘编自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材料六 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思考3:材料五和材料六分别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哪一影响?
|
|
来自: 新用户569099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