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有个国家,历史来源不详,生活文化却与中国息息相关

 昵称413468 2020-04-11
古往今来,中国人大多都讲究“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客居他乡的游子盼望早日着归家,到处居旅的人身前四处飘零不畏,死后愿一捧黄土藏于家乡土地上。这个令人甘之如饴的地方就是我们成长的根,就像小树苗在成为参天大树前,往往将根深入地底盘踞起来,往后成长的每一步都在其的影响下,这种根源总是带给我们无穷的自信和力量。
而在这世界上就有这么一个国家日本,其来源在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历史学家对其的根源也都纷纷不解,他们国人也多次探寻自己来源的奥秘,但是经过文化、习惯、风俗、节日等众多比对,他们最向往的中国的的确确是他们根源,即使这个位于中国东部的小国家日本不愿承认自己曾是中国的一部分,还总是觉得自己较中国人高贵。
徐福或曾前往建国
徐福,秦代著名的方士,曾是秦代兵家泰斗鬼谷子门下弟子,由于擅长炼丹制药深得秦始皇重用。秦始皇登基后一心渴望着长生不老,而徐福此时就向秦始皇献下计策,以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驾船前往蓬莱仙岛向神仙求取长生不老药,首次出行未果,于是第二次始皇帝又再一次派其前往,但这次徐福便一去不复返,始皇帝遂放弃,但徐福的行踪始终成为一个千古谜题。
传言大多称其带领船只前往日本建国,为日本带去了冶金炼铁、水稻种植、文字等众多先进技术,于是有人称徐福为日本建国的神武天皇,其实不然,徐福寻药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210年,而日本神武天皇建国在公元前660年,但日本宫下义孝家族中的《宫下富士古文书》又曾记录了徐福东渡的事件。
此书作者据称为徐福第七代嫡子嫡孙秦福寿,其中详细记录了徐福在日本第七代孝灵天皇在位时东渡到日本,其先后抵达九州、四国、富士山等地,还把其七个儿子分别改为不同的日本姓氏,但若这些记载确为史实,也不足以证明其历史根源却切自中国而来。
渡来人开启全新的文化
日本列岛被确认存在大约在3万年前到十万年以前,而大约在1.2万年前,冰川急速融化,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其整个列岛进入绳文时代,这个时代又分为六个时期,这个时代人们以地穴为房屋,以绳计数,还用着石器和骨器,可以说是人类的远古时期,但是后来却有传说其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这个时期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
但事实并不如此,随着古代中国大陆的战乱,越来越多的渡来人至东亚迁徙到古倭国,也就是如今的日本,渡来人则是古代日本对古中国、朝鲜等地海外流民的旧称。这些从其他地方来的渡来人带来了农耕、土木建造、纺织、烧陶、锻铁等众多技术,帮助日本从绳文时代进入到弥生时代,创建了属于他们的文化,使得他们开启了更好的生活。
也是在弥生时代,文化的开启使得其开始拥有大大小小部落聚集的国家,而其中一个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还曾向汉朝进献朝贡并获得了金印。也是在这个时期僧人们自百济传送经书而来,为其开启文字时代。
受隋、唐等众多朝代文化影响
在弥生时代后期,日本本土地上各大国家战斗不断,这时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大和国”,经过长期的扩张,将日本统一,其首领则称为“大王”,后改称为天皇。在大和国的统领下日本渡过古坟时代进入到飞鸟时代,在飞鸟时代日本经历了两次改朝换位。
第一次改朝换位时新上任的皇帝派遣了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而这也是后来其文化与我们大致相似的根源。而在唐朝时期,历史上中国外交最繁荣的时期,日本也派遣了大量的学子前往学习,在这些学子归乡的传播下,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使他们创建出了一种文化,但这些根源不可否认的都来自中国。
其中其最著名的“三道”,茶道、花道、书道,皆由唐朝贞观年间传入,而其相扑和柔道、空手道皆源自中国武术与其他武术结合,而作为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和服”则是由隋唐时期所流行服饰与吴服结合改制而来,其经四方赞扬的生鱼片、寿司等美食,则是由唐朝传入后经众多改良而得来,其存在的盂兰盆节、乞巧节等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流传的上千年的传统习俗。
文字源于古代汉字
在古代位于中国周边的国家都存在着自己说话的一套语言,但不存在记录时记录的文字体系,人们不能总是靠口口相传来达到进步的目的,日本也是如此。这时古中国的文字早已出现上千年,随着战争和外交广为传播,在日本飞鸟时期,佛教盛行,僧侣带着经书自百济东渡日本,为其带去了文字。
这些文字为其所用,在各国国内兴起了“文言二途”制,即说话用本族话语,而公面的文书皆使用汉字,到如今韩国还保留此习俗,在其大事上皆用汉字记录。
在后续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众多朝代,汉字不停进行变迁,特别是近代的白话文运动变化巨大,而日本也在发展过程中对这些汉字进行简化或是更改,这才使得两国文字和语言出现较大的差异,但如今日本街头店面招牌大多还保留着中国古代的繁体字字样。
无论是历史传说、人种起源、语言根源、或是文化来途各个方面来说,几乎每一个方面日本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它的传统与历史无一不与中国挂钩,即便上千年来它一直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但不能否认这几千年它也像我们经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一样,在不停的吸取着我们的文化和知识,从某一各方面说或者日本也曾是我们的一部分,希望它能早日认识到这一点,不再随意编写自己的历史教材,为自己杜撰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