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水深,绝非一般收藏门类,没有十几年收藏功力坚持下来者,很难与其语真,所以这也就是目前收藏圈里出现不少这帮那帮的原因。 都做梦想通过高人传授的几句秘诀就能一眼看懂古代瓷器,过来人其实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谓秘诀不是没有,确实有,但那都是给武功高强的人看的。就好像《九阴真经》,没有内力的自己乱练,就成了梅超风,本来玄妙之极的武功练成了九阴白骨爪。 玉器好认,青铜不难!书画出高手,就是这个瓷器一门,真是难度极高。所以,你若玩通了瓷器鉴定,那么其他门类再修习,那简单得很。古代艺术品都是触类旁通的。但你玩玉器,青铜的,就算是高手,再入瓷器一门,也不是容易的事。闲话少说,说瓷器文物鉴定。玩收藏,必须得懂文物鉴定,否则就算瞎猫碰到死耗子,您吃的还只是臭肉不是?!市场是活的,说不定哪天就遇到什么不认识的好东西,就那么几十分钟,您得考虑拿下还是不拿下,没有深厚的知识怎么做得到。 老陈玩收藏几十年,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啊,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没有网络之前,《中国文物报》《文物》杂志是我的老师,很多考古发掘报告,估计玩收藏的朋友没有几个人读过。瓷器的几型几式,历代墓葬的形制,陪葬物品的规律,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考古发掘报告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答案。那么下来我们先来讲讲关于嘉靖青花的鉴定要点,首先我们从他的历史去入手。 明嘉靖青花在历代青花中具有特殊地位。明代青花基本以永乐、宣德青花为基本调,几乎贯穿整个明代;只有嘉靖时期“异军突起”,由于使用了特殊的青花材质而创烧出历代青花中前所未有的艳丽发色。 嘉靖朝政腐败,国力衰退,加之自然灾害严重,明朝统治到此每况愈下。尤其此时,民窑大量兴起,均积极挤身于外销行列,并扩充品种,造型趋于多样化。世人高濂《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赞曰:“世宗青花、五彩二窑,制器悉备。”其中青花一项,以色泽浓翠、兰中泛紫之特色独步于有明一代。清人蓝浦《景德镇陶录》云:“嘉靖中厂器,土善埴、质腻薄……色惟回青盛作,幽菁可爱,故嘉器青花亦著。” 嘉靖时期,景德镇民窑质量已经大幅度提高。“官搭民烧”制度的出现,一方面对民窑压榨,但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民窑技术的发展。使的有的民窑青花和官窑青花已很难区分。总之嘉靖一朝品种和数量都较多,造型、纹饰等方面有其时代风格,比如下面老陈给大家分享自身对于嘉靖青花的鉴定要点,请认真阅读! 1:青料青料:主要用回青料,呈色紫艳,不同于其他朝。常见色晕散,纹饰模糊的,为青料中回青比例太高或火候太过的缘故。青花品种多,有白地青花、黄地青花、蓝地白花、外祭蓝内青花、外红釉内青花、青花五彩等。 2:胎釉特点官窑器胎质细洁致密,民窑大多粗拙,大件器物胎体比拟厚重,制造也粗拙,不重视修胎,有些器物腹部连接痕比明初还要显著,常有接痕处脱底、断裂景象,器里陈迹更为显著,时有器物变形,足底处置粗拙,有跳刀痕和粘砂,露胎出火石红浓厚。 官窑器物釉面津润光明,通明釉青灰色,釉面也今后越粗,有模糊的海浪感,一般器物釉厚混浊。器物底部多施亮青釉,一些口部刷酱黄釉。 3:辨工艺修胎不十分规整,嘉靖时期瓷器制作细致程度大不如前朝,除少量小件器物仍保持着前朝的精细程度以外,大件器物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现象;嘉靖时期瓷器修胎不十分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时工艺较粗糙,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底足处理不规整,大件器物可见粘砂现象;圈足较浅,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微向内收拢;露胎处常见橙色红色火石红现象。 4:款识嘉靖朝瓷器的款识较多,纪年款、堂名款、人名款及吉语款都很正常。这一时期的官窑年款全为楷体,笔画较粗,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其中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在书写位置、排列形式上,有多样化起来,有些近似于宣德。一般多余底足书写六字双行,带有双圈。 “大”字的一撇一捺较平,“靖”立部往上,“年”字一撇挨上点,“制”字衣横少立刀。排列形式上,除六字双行、四字双行外,还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书、四字钱纹十字排列的。 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口沿下边的,还有写在器物肩部的。最主要为写款,也有少量刻款。嘉靖青花年号款字的特征是,字体瘦长,笔画较粗,刚劲中藏秀逸,有刚柔相济之功力。款识青花色泽不甚统一,有浓艳者,有浅淡者,也有灰暗者。民窑器上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内容更多。开始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竹石居”等。 嘉靖青花瓷一般施釉稍厚。早期比较白,后期颜色逐渐变为白中闪青,而这个时期的题材纹饰范围很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神仙宝物,吉祥图案大量使用。生活气息浓厚。青花色泽淡雅,蓝中偏灰。施釉高超,釉面光亮。嘉靖瓷器不但使用胎釉堪称明代瓷釉中最厚,而且器底施釉更厚更青,俗称“亮青釉”。掌握了这个特点,对我们识别这一时期的瓷器,有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