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德青花鉴定特征及注意事项

 RK588 2022-01-17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香炉

宣德青花造型丰富,形体多种多样,十分富于变化。从几厘米的鸟食罐到几十厘米的大罐、大缸应有尽有。

瓶有梅瓶、玉壶春瓶、胆瓶、贯耳瓶、四方倭角瓶、折方瓶、天球瓶、宝月瓶、扁腹绶带葫芦瓶等。梅瓶,小口微撇,肩部丰满,瓶体肥胖与元代比颈部粗而短。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壶有执壶、葫芦口执壶、玉壶春执壶、方流执壶、军持、扁壶、背壶、梨形壶、僧帽壶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罐有壮罐、蟋蟀罐、盖罐、直口罐、出戟盖罐、鸟食罐、荷叶盖罐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盖罐

碗有撇口碗、花口碗、墩式碗、菊瓣形碗、鸡心碗、合碗、卧足碗、高足碗、十棱高足碗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蕃莲纹卧足碗

盘类最具代表性,有敞口、敛口和折沿口,折沿口中又分圆形口和菱花式的,一种造型有多种尺寸,小的十几厘米,大的近八十厘米。

以把莲盘传世最多,无论大小极少见塌底现象,胎体都比较厚,足墙不是很高,墙内敛,里墙外斜,无法用手抓起,此后的仿制者多不具备这些特征。

无釉细砂底,清仿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多写本朝年款。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纹盘

盆有海棠式花口盆、八棱花盆、四方花盆、水仙盆,折沿盆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卉菱口带座花盆

洗有花口洗、卧足洗、菱花式洗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鸾凤纹葵瓣式洗

另外还有砚滴、笔管、油灯、八角烛台、香薰、渣斗、水盂、盏托、花浇、盘座、高足杯、钵、盒、豆、匜、爵、石榴尊、长方炉、三足筒炉、鱼缸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菱形开光双凤穿莲花纹长方炉

宣德青花有的小梅瓶、小罐及尊、渣斗呈台阶底,除此之外,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造型摹仿西亚地区的金银器、玻璃器和陶器的特点,如天球瓶,瓶颈短粗,上阔下敛,花浇、鱼篓尊、盘座、折沿盆、八方烛台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整体风格是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大件器皿增多,相对于盘、碗、碟类器物来说制作难度要大得多。

胎体均为上下分段制作,然后粘接而成,胎体厚,制作非常规整,比例协调,没有变形现象,说明成型技术和烧成技术都十分成熟。小件器物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

宣德青花瓷以纹饰取胜,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稍显粗犷。纹饰的安排、布局、留白都非常注意,使画面更加疏朗清新、端庄稳重。

宣德青花纹饰画得十分规矩,从不出边线。画笔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实笔多为细线条,采用双勾填彩的方法,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和纹饰,线条流畅,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感。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纹双耳扁壶

纹饰取材范围比较广阔,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所不有。其构图都达到概括、夸张和取舍,增强了装饰性。

另外宣德青花在装饰上还与模印、刻划等方法结合使用。综观宣德青花纹饰是取材范围广泛,构图有新意,装饰手法丰富,绘画讲究恢宏壮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主要纹样是缠枝和折枝花卉,有缠枝牡丹、缠枝莲花、缠枝菊花、缠枝灵芝、缠枝牵牛花、松竹梅、宝相花、栀子、灵芝、百合花、束莲、山茶、枇杷、萱草、莲荷水藻、竹石芭蕉。

最常见的是以茶花、菊花、牡丹、莲花组合描绘在一起。而且往往是几种花卉交错重复使用。

缠枝莲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较为多见,多为双边莲瓣。描绘得非常流畅,线条粗犷,自由活泼,画法布局根据器型讲究变化,既灵活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及绘画功力的娴熟。

图片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瓶

瓜果纹有石榴、柿子、荔枝、葡萄、碧桃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三果纹执壶

龙纹有云龙、团龙、夔龙、螭龙、海水龙、赶珠龙、飞翼龙、龙穿花、莲池龙、龙纹牡丹等。

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龙嘴翘如猪,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多见三爪,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

龙除了与朵云和海水组成图案外,当时也常和凤结合在一起。香草龙常口衔灵芝,尾作卷草状。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海水龙纹钵

凤纹有团凤、云凤、双凤、穿花凤、龙凤等。

图片

明宣德 青花双凤纹盘

其他动物纹还有鱼藻纹、麻鹊纹、飞象纹、麟麟纹、海兽波涛纹、狮球纹、枇杷绶带鸟纹等。

图片明宣德 青花荷塘鱼藻纹罐

人物纹由于受苏麻离青原料易晕散的限制,烧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箫引凤、仙人乘凤、婴戏图、琴棋书画、歌舞人等。仕女常常和庭园楼阁组合描画在一起,格调清幽,如仕女游园、赏月、拜月等。

图片明宣德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

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除了少量用作主题纹饰外,多是用作辅助纹饰,采用写实手法描绘,海水起伏翻腾,汹涌澎湃,气势壮阔。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

另外庭园小景、山石栏杆、莲托八宝(明代的八宝顺序为:轮、螺、伞、盖、花、鱼、瓶、肠)、阿拉伯文字、梵文、藏文也经常出现于青花瓷器上,这是宣德瓷器的一大特征。

图片

明宣德青花莲龙纹僧帽壶

辅助纹饰比较常见的有正反相连的回纹、正反山字、弦纹、十字杵、法轮、缠枝花卉、仰莲、蕉叶、忍冬、龟背锦、垂云、点珠纹、朵花、卷草、蕉叶、忍冬、璎珞、仰覆莲瓣、如意云头纹等。

图片明宣德 青花阿拉伯花纹绶带耳葫芦扁壶

宣德时期,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以进口苏麻离青料描绘为主。史料记载有郑和下西洋带回来回青,石青,也有撒马而罕进贡的速来蛮石。

从实物分析,宣德青花使用的既有类似于元青花的苏勃泥青进口料,也有不同于元青花和永乐相同的苏麻离青进口料,还有一种原来称为国产料的青料。

这种国产料发色比较淡雅,无铁锈斑晕散等进口料特征,但发色和成化弘治时期的平等青国产料青灰色明显不同,应该是进口青料精选后和国产料混合而成的混合料,不完全是国产青料。所以,对于宣德青花瓷器的鉴定,不能以是否纯进口料为唯一标准,否则可能会错失真品。

图片

明宣德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苏麻离青这种进口青料,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故称“高铁低锰”料。苏麻离青发色深沉浓艳,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能烧出宝石般的色泽;

含铁量高容易使发色呈现深蓝色,色料凝聚厚处会形成黑褐色的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如果此处釉层薄会出现干涩、无光的现象;

青花纹饰线条上铁锈斑自然分布,像墨点在生宣纸上,自然晕散的感觉,呈放射状,有毛边现象。

国产钴料呈现一种色泽蓝中带灰,没有黑褐色铁锈结晶斑点;另一种发色清淡,有晕散现象,色泽幽雅;在进口和国产两种色料混合使用时,发色明快,呈色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使用时以国产料绘海水,以进口料绘龙纹。

图片明宣德 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委角瓶

宣德瓷釉釉面肥厚滋润,但莹润度不及永乐时期,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少数莹白。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图片明宣德 青花锁锦纹瓷板

宣德釉最突出的特点是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橘皮釉”,极少数有开片。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擦大气泡,显云雾状,称为“蒙釉”,又俗称“唾沫釉”。

清代仿宣德瓷器中,尤多这种云雾现象。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

宣德晚期釉面透明度较差,感觉较为浑浊,也是由于釉中气泡所致,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

啄器器里釉汁淌流不均,可见垂流痕。除了大器为无釉白砂底外,中小器物足底多釉,但器身与器足釉面色则往往不一。

图片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宣青釉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釉厚处泛青,釉薄处泛微黄的釉面;这也是识别宣青真假的一个方面。

明清瓷器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凡款色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里足内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青色者,具备这三个特点,虽无橘皮棕眼,也无疑是真品。”这是前辈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后辈借鉴。

图片明宣德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罐之盖

宣德时期,瓷土淘练更加精细,烧结后更为缜密坚硬。永乐时期胎骨则细润有余而坚硬不足。所以,同样大小的器形,宣德胎骨比永乐的重。

同时,宣德胎土也有厚薄之分。大器多厚胎,底部是无釉的砂底,处理光滑自然,五旋痕,常有火石红斑,于砂底处常可以看到清晰的旋痕。

浆胎的胎质疏松,色黄,胎骨开白色片纹,视其断面有烧结不透的现象,扣之发声沙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窑器胎体使用瓷石加高岭土制成,白净,瓷化程度好,与永乐民窑器相比胎体减薄。中小件器物是釉底,而大小相若的此类仿品与之相比多手感过重。

部分仿品为接近真品重量,故意将整个胎体修薄,以致近乎于蛋壳瓷,这与真品随不同部位的弧线而厚薄适宜的胎体异于霄壤。

图片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宣德青花款识曾有满器身的说法,瓷盘无一例外全部有款,其他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书写。

早期为四字篆款,其他多写楷书。有六字款和四字款。六字款有“大明宣德年制”双圈双行楷书款、六字横款、六字竖款。

四字款有双行双圈楷书款、四字横款、四字竖款、四字篆书款。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宣德年制”四字款较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款书于瓶、罐、碗、洗、壶、盘等器物底部。六字横款多书于缸、盂、鸟食罐、弦纹炉、撇口盘、高足碗等器物上。六字竖款一般书于香炉、碗心里部及壶流柄上。四字款一般书于碗、高足杯的底部和梅瓶的肩部。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盘为釉底的常底心书款,盘为砂底的落款于肩部、侧面或折沿下。 

图片

图片

宣德青花款识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笔划粗细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颇有颜体书法之韵味。笔法遒劲有力,书写工整、结构端庄、字体清晰,浑厚而古朴。

宣德年号款的青花框或圈,其青花粗细浓淡约显不一。单圈、双圈均有首尾笔锋搭界,青花笔触有色重线叠痕迹。

圈中六字双行若以中心线上下左右分割,大明德年四字相比宣制两字挤在上半部,字迹下留圈内空白比上半部多,显得上紧凑下舒展。

图片

图片

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为例,常见“大”字的撇画,下分割第一笔横划,有右边长的,也有左边长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这一横还有长短之分的。但由横划左侧三分之一处分割为常见,并且上方出头适中,过长者为清代仿笔特征。

图片

“明”字的日部常低与月部,日与月的最下一横笔,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基准线,而月部却绝无长勾现象。

图片

“宣”字第一笔向右点,往往与第三笔横勾连接。第三笔横勾左高右低,带动整体横划有倚斜之势。左边一点多不过横,右边一勾下垂。

图片

“德”左右两部分靠得很紧,看似不太协调。篆书“德”字心上有一横,而楷书“德”字心上无一横。“德”字双人旁与左边有支离不合之貌,“德”字“心”中三点在一个基本平直面上,最后一点无拖拉。

图片

年”字虽然有五种不同的写法,但“年”字极少靠框圈书写,并且框圈也不倚器足为靠而画。更不见成化朝才有的那种常见环书于高足杯、碗足内沿的六字或四字年号款的体式。

但第四笔用向右平斜点代替短竖,少有右短竖为常见特征。本朝款不见第四笔左斜是宣德款的重要特征。第五笔左高右低,倚斜之势能收得住,笔不下塌。最后一笔直画下端常见顿笔收尾色浓,极少见尖锐之锋。

图片

“制”字下“衣”一点或有或无,有“衣”款将点和第三笔的撇一笔连成。“衣”字一横较短,提笔和撇笔书写无连接,常不在一个对应线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