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情摩洛哥四~完美我的撒哈拉

 心境旅行 2020-04-11

风情摩洛哥四~完美我的撒哈拉

作者:李旭(化茧𢦓蝶 )



  瓦尔扎扎特的清晨异常的清冷,推开窗户,看到不时有猫猫优雅的走过。

  交了房间的钥匙,下楼吃饭,我会一如既往的从餐厅里买的一些火腿肠和🥚,也许是我身上有猫味儿,反正不论走到哪里,总有那么多猫咪等着我,祈求的小眼神我是不忍心拒绝的……(。ì _ í。)。

离开瓦尔扎扎特,向东出发,目的地是撒哈拉的大门梅卡祖。

  梅卡祖是沙漠风口的意思,也就是说梅卡祖是摩洛哥进入撒哈拉的风口。好在一路有雪山和晨曦陪着我们一点也不孤廖。

  路边的小店满满的阿拉伯风情……,同时还充斥着浓郁的香料味道,不懂曾经的欧洲和阿拉伯人因为香料还发动过N次战争,香料,有那么重要吗?


  路边的厕所,干净整洁,形象生动有趣,不认识字也能看懂。依墙摆放的小商品没有人看管,当然也就没有叫卖声。

        公路旁的村子依绿洲而建,看上去让茫茫戈壁有了很兴旺的样子,远处的沙坡上也不知道是做的什么图案,挺漂亮的。

  听说这是玫瑰谷,是因为山谷里的石头是玫瑰色的吗?路边的非洲毯倒是很漂亮。

       平阔的沙地,渐渐有了突起的山丘,它们变得越来越集中,公路在慢慢耸起的山壁间蜿蜒,有时,还得顺着山势钻洞。山壁越来越高,仿佛向着公路的两边挤压过来似的 。转了几个大弯后,看到了托德拉大峡谷!

  托德拉峡谷矗立于阿特拉斯山脉的东部,峡谷不宽,但两侧的山体最高处可达300多米。如今,公路已修进峡谷,路边一条小河顺着峡谷流向远方。

       拖德拉大峡谷,总共一百五十米,竟然起了个这么壮观的名字,我不屑的小声嘟囔,绝对不能让摩洛哥人看见我撇着的嘴角,此刻,一定有人和我一样,满脑子都是“佩特拉”!

        山壁耸立在公路的两边,抬头可见一小条的蓝天。两边峡谷的颜色,随着午后的阳光的折射,展现不同的砂砾色。右边有一条小溪,公路也顺着它巧妙地绕了个弯。溪水很清澈,潺潺流着,有旅人淌过鹅卵石 ,在小溪里戏水拍照。


  也许是这个峡谷太短了,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犬牙交错的巨石上倒是看到了生命力的顽强……点赞仙人掌🌵!

  被路边的五色六艳吸引,买了一条围巾,当地的土著摊主热情有余,直接包在我的头上了……,[调皮]临了还一定要和我露脸合影一张,阿拉伯男人从来不吝啬对女人的赞美,你能做的就是安静的享用吧!

  我仔细看着两边的崖壁上各国文字的涂鸦,晒着太阳,蹲在河边聊天很惬意的样子!

       不过,托德拉大峡谷独特的地质条件成就了一个攀岩的好地方,引得喜欢高风险挑战的人趋之若鹜,看见图片崖壁上的人影了吗?我们只能用手机和相机像向攀岩者致敬!

       真正热爱户外的人,不是为了摆酷和目光。而是一种热爱、一种坚持、一种信念,为了战胜、为了实现,为了释怀!

  午后的阳光渐渐的减少了炽热,我终于赶到了梅卡祖,来不及回酒店,把我们的行李扔到越野车上,就进撒哈拉了,下面图片中黑黑的影子是我们的战车在沙丘上飞驰跳跃英姿。一路的颠簸,下车时这个伯伯尔人司机还不忘帮我把散乱的围巾重新系好,

撒哈拉!一切就这样美妙的开始了……

        傍晚的撒哈拉很美,太阳的余晖映射在沙漠上,色彩更加丰富,照不到的地方是褐色的,照得到的地方是橘色的,远方还有些梦幻的玫瑰金,光影下的沙丘显得更加蜿蜒立体,随着太阳的光线在变幻着。加上行走的驼队,悠远的驼铃,撒哈拉不再荒凉。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就是荒漠的意思,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气候条件恶劣,是世界上最不适宜生存的地方。事实证明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个除了荒漠一无是处的地方。

       撒哈拉不属于任何国家,面积比中国的国土略少一点点,四周有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埃及,突尼斯,摩洛哥等等……,至今摩洛哥控制的撒哈拉部分西部还饱受争议,如果哪个国家拥有了撒哈拉,那他会分分钟进入世界前十。

       大家分成四队按照不同的方向出发了,也许是我的腿脚不灵便,动作缓慢,最后由我和中国导游~一个年轻的小哥哥,还有摩洛哥的地陪马来西亚的美女潘潘一组,我的🐫行走在他们中间,绝对的拉风,我宁愿理解为这是撒哈拉给我的VIP。

         曾几何时,路边的小摊处理图书,我就是在那里买了三毛的撒哈拉,后来看见了三毛的一袭绿裙,乌发飘飘行走在撒哈拉的相片,如此的景致,成了我此生的心心念念,本来想效仿偶像也长裙飘飘,无奈赶时间,我们是带着行李坐着越野车直接进大漠的……,瞧我这模样,是不是有点阿拉伯风情?那大胡子呢?荷西呢? 

  牵骆驼的人都是大咖,主动热情的帮我和翻翻记录下撒哈拉的愉快。但他不一定能懂的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撒哈拉。不知道有人考证过没有,或许第一位踏足摩洛哥的西属撒哈拉,并在那生活居住过的中国女人,应该是三毛。

      其实,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撒哈拉只是观光客的沙漠,和三毛书里的撒哈拉只有一点的关系。她居住生活过的撒哈拉,是在还得深入其里的西属撒哈拉腹地,

        在我的同龄人经历“豆蔻年华”时,即使不读三毛的书,也会因为三毛的名字,知道了“流浪”与“远方”。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是这样描述沙漠的:

       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地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三毛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细腻、坚强独立的。只有如此这般,才能写出如此牵动心魄的词句,她写出了沙漠的心事,那些悲情的美丽。

       撒哈拉是一个适合于被称作来过的地方,事实上我也确实两年前来过~埃及的撒哈拉。没有三毛,我相信我们很多人的青春记忆里就没有撒哈拉。当你一次次真正置身广袤的撒哈拉,才能从三毛的文字中领悟到正是因为对沙漠满怀憧憬和渴望,走进撒哈拉沙漠的三毛从而拥有了对于生活中的那些不同寻常的认知,哪里有大胡子荷西,哪里有爱情的归属,哪里才有家。

         ……于是我明白,只有感情的亲近,带着对他的向往才能缩短与沙漠的距离并真正领悟沙漠。

  趁我们比明天还年轻,趁我们还能放声开怀,趁太阳还没有落山,趁还会被一些稀松莫名的感动,趁所有的回忆影像依稀,趁这片沙漠还无人可及,用手指书写下……李旭,2018!完美我的撒哈拉!

惦念是一指流沙,岁月造就绝代风华!

  都说沙漠的美在于它不断变换的弯曲,能把它拍成一水儿的直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信吗?牵骆驼的小孩十三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撒哈拉, 它是用来向往的,那当初三毛决定去撒哈拉生活的时候有着怎样的豪情壮志呢?她怎么就可以放下家人呢?我就总是放不下太多的东西,太多的人,我挂念他们就像挂念我自己,实在不想等到我鹤发鸡皮不能动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的任性伤害了这么多爱我的人。俗人就是俗人,再怎么效仿三毛,我也不会成为四毛的。

  孤零零的沙丘上,牵骆驼的人从他的书包和大袍子里掏出很多简陋的工艺品,让我们挑选购买,一路上帮我们拍照,教我们拍照,拿东西,很贴心。

        很多风景,很多人,看似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蒙太奇和过客。我们经过艰辛的跋涉,与之相遇,那是美丽神奇的奇缘。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太多,没有理由一定要生搬硬套到我们的局域,而是要懂得用心领略,懂得感恩,让他们在遥远的地方陪自己经风受雨,相互感应,一起狂欢。

          ……谢谢!谢谢和我撒哈拉同行所有人!

        夜晚入驻梅卡祖沙漠的酒店。

  用这把钥匙打开这扇门,今晚这里的撒哈拉属于我。

          房内非洲土著的装饰,好像是在童话里。能睡着吗?

        院子里用泥土夯实的沙发上,漂亮的的大靠垫一年四季仍在哪里,你说他有多长时间没有下雨了?

         自从进入摩洛哥以来,所到之处,灯光都是如此的昏暗,家里的台灯,小径的路灯就是这样的。我曾和漂亮的马来西亚导游探讨过这个问题,她说西班牙,法国等殖民时已经把欧洲的生活调调固化到这里,加上这里白天的阳光过于明媚了……所以摩洛哥人认为全世界都会喜欢,不过,我确实喜欢!

  这是我的小床,这是我的卫生间,尽管喷头里流出的水是温的,尽管寒冷的沙漠夜晚,电暖器不太热,尽管我们只是在撒哈拉的边缘住上一天,条件设施还算是非常完备和安逸的,但三毛呢?她在那个年代,在艰苦的撒哈拉腹地,扎根似地生活居住了一段时间,真的难能可贵。

     她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轻松地讲述着她在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沙漠的新奇、生活的乐趣,还有冒险、以及危难。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那么乐观地、积极地,去展现生活的原貌,发现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呢!。

  餐厅的壁炉散发着中世纪的温暖,粗旷几何编织的台布上,蛇头顶着的油灯跳跃着久远的光。

       这里的餐厅(应该说是很多非洲的餐厅)不提供白水,🍹限量……,这也是一种腔调吗?

  撒哈拉的晚餐是法式的改良版摩洛哥大餐,就两个服务员,一道道的上菜,一道道的撤盘,等的我都瘦成一道闪电了^_^。

     有位同行的大哥,今天恰逢是六十六岁生日,这是我们的导游和非洲朋友送的蛋糕,久远的撒哈拉祝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愿老哥哥健康长寿,每天都开心!

        习惯了城市的喧嚣,撒哈拉的夜晚安静极了,真有点不适应,天空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闪闪发光,好像伸手就能摸到,听说在这里看流星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我的棉服落在大巴上了[尴尬]。我还是不甘心的穿上我的全部辎重,瑟瑟发抖的抬头仰望,手机拍不出来,那就用眼睛收纳撒哈拉的流星雨吧!

       自从有了三毛,很多人心里就种有一种情怀叫“撒哈拉”,入境摩洛哥,就准备了好些这样的小瓶子,此刻是凌晨四点,睡不着就起来把白天从沙漠里带回来的沙子装进去,做成礼物送给自己,以了此生的心心念念……!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一夜难眠, 再过两个小时就该说早安了,闭上眼睛呼呼吧!

风情摩洛哥四~完美我的撒哈拉

作者:李旭(化茧𢦓蝶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