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07:20 天气逐渐热起来 小烧烤眼看又要火起来了, 海锥儿可是大排档的美味啊,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 最近还是不要吃了吧! 因为它和有剧毒的织纹螺 长得实在太像了! 织纹螺的毒性有多强? 一颗致命! (以下是织纹螺本螺了) ☟☟ 
织纹螺汛期已经到来!! 一颗就可致命!! 
紧急 提醒 每年4—9月 是织纹螺旺汛期 同时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 的时候 织纹螺味道鲜美,是沿海群众喜爱的“下酒菜”。但有些织纹螺种类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 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 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近年来,各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发生,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购买食用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夏季海鲜食用十问 织纹螺到底长啥样?哪些海鲜能够安心食用?记者就此咨询了食药监部门和水产品专家。 Q 织纹螺长什么样? A 织纹螺俗称海狮螺、麦螺或白螺,尾部较尖,细长,长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Q 我省出现过织纹螺中毒情况吗? A 织纹螺在我省营口海域有捕捞,沈阳出现的织纹螺也多是营口出产。沈阳每年 夏季都有误食织纹螺中毒的。 Q 织纹螺体内到底有什么毒害?能否剔除? A 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主要是由于工业废水和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夏季赤潮中的藻类有些能够产生毒素,织纹螺由于摄食有毒藻类等而被毒化,毒性大增。织纹螺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中毒病人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Q 织纹螺中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A 织纹螺的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毫克,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很可能致人死命。 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 Q 海锥能食用吗? A 有一些海螺无毒可以食用。比如“海锥”,也叫“海瓜子”、“玻璃牛”等,主要分为圆形和长锥形。虽然其在外型上和织纹螺相似,但是却可以食用。您在购买海螺的时候可以根据颜色区分织纹螺和海锥,海锥的颜色偏黄,而织纹螺呈灰黑色。 Q 生活中怎样选购海鲜,尤其是易中毒的贝类? A 市民在选购海鲜是要尽量购买鲜活的,尤其是不要购买已死亡的贝类。购买地点最好到正规的有监管的大型农贸市场或者水产品批发市场。 Q 在家怎么加工贝类等海鲜? A 加工新鲜贝类时要去除中肠腺等内脏,最好不食用蒸煮贝类的汤汁,避免暴食。 Q 制作海鲜时注意什么? A 不要捕捞、销售有毒赤潮海域的贝类;食品企业加工贝类时,要去除中肠腺等内脏;餐饮业加工贝类时,要弃掉蒸煮贝类的汤汁。 Q 市民到哪些地方吃海鲜安全可靠? A 要选择具备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合法有人监管的餐饮单位。 Q 吃海鲜中毒怎么处理? A 除立即就医外,发生食物中毒的,应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96151或12331投诉举报,同时注意保留疑似有毒食品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证据。 织纹螺如何识别: 
赶紧转发到朋友圈 提醒身边的吃货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