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变得更完美(4000字干货长文)

 罗宋汤的味道 2020-04-11

文:娜塔莎natasha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变得更完美(4000字干货长文)

看过了太多的自律文章,看过了太多的底层小白成功翻身的事例,我们总是希望,并且觉得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也幻想着自己也可以有成功的一天。

于是,我们便总是希望自己各方面都能做的很漂亮,用直线思维想着自己的人生可以像直线那样是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达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的时候,会很沮丧,会陷入悲伤,严重时候还会引起抑郁情绪。

从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的,我是在这段时间才慢慢的和自己和解。我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我做不到那么自律,也容易陷入到负面情绪当中。

我就是普罗大众中很普通的一份子。我不可能一下子变得优秀,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自己的目标,路是要一步步走的。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和自己和解了,并且不再那么焦虑了。

想改变,想变得更优秀,不应该是否定自己。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说,你怎么这么笨,怎么这点事情都办不好,那么你的脑子也就会记住笨、做不好这个字样,你就会越来越做不好。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但真的的完美主义者是不存在的。改变自己的第一步,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普通,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坏情绪。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1、顺其自然

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克里希那穆提

自控其实就是在控制自己想要即时享乐的的欲望。但是当我们越想控制的时候,事情的结果往往越糟糕。所以我们才会有制定好了计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又因为半途而废,让我们更加对自己的行为厌恶,这个恶性循环让我们更加厌恶自己,结果就是越来越堕落。

我自己有着一个让我感觉非常难堪的习惯,到现在还是没能成功克服。该怎么称呼它呢,叫它脸红症吧。从小学时候开始,只要我意识到有超过10个人以上的人在看着我,或者听我说话,我就会从脸红到耳朵根。小时候同学们会调侃,你脸怎么那么红?那时候会感觉很难堪,所以一直想办法改正。

每次站起来回答问题之前,都会做上好久的心理建设,没关系的,不要紧张,一定不要脸红。然而结果就是,我脸红的比之前还要厉害,这让我比之前更加局促了。

这个习惯伴随了我这么多年,现在也没有克服。但是我不会再排斥了,因为我意识到,这就是属于我的一部分,我既然摆脱不了,那就欣然接受,爱脸红而已,过一会就好了啊,用不着尴尬。

2、挫折商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变得更完美(4000字干货长文)

我们知道智商IQ,指的是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知道情商EQ,指的是人在情绪方面的品质 。而挫折商AQ指的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

AQ越高,面对挫折的能力越高;反之,面对挫折的能力越低。高AQ与低AQ者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应对机制。前一种是迎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们调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最终战胜挫折;而后者则会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企图逃避挫折。

按照保罗的理论,可以从4个方面来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耐力endurance。

控制: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局势。很多人面对挫折,往往会被挫折所打败,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控制不了局面,最后只能被挫折劝退;而高AQ者,无论在多么难的状态下,都觉得局势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归因:挫折摆在眼前,分析它发生的原因就是归因。低AQ者总是倾向于消极归因。要么把原因归结到他人身上,做错的事情总是给自己找借口;要么归到自己身上,并且觉得事情已经毫无扭转,随之变得异常无助。

而高AQ者,会坚持为挫折负责,并且积极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延伸:是否把挫折的坏处延伸到其他方面,是判断两者的区别。高AQ者,不会对自己失去自信,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事件进行的不顺利而已。

低AQ者碰到挫折,自信心会大大受损。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劲,什么都做不好。

耐力:逆境会持续多久?高AQ者常常会很有希望,他们觉得困难只是黎明前的曙光;而低AQ者则会长期陷入困难中。

坦白说,我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低AQ者,一件事不顺利的时候,我经常会下意识否定自己。别人背一遍能背下来的东西,我怎么就要背4、5遍;别人几个月就涨了几万的粉丝,为什么我还差那么多。

看东西往往看的都是负面,还没遇到的问题,就先发愁。没找到工作之前担心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找到以后担心试岗期不过怎么办;试岗期过了以后担心试用期不过怎么办?转正之后担心被裁怎么办。作茧自缚说的就是我了。

我意识到自己的低AQ,才知道应该怎样去往积极的方面想。小伙伴们也可以对照着这个公式看看,自己的AQ值怎么样?

3、接受愤怒

“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起来时,她的影响正好相反”——托马斯.摩尔《灵魂的黑夜》

接受自己的愤怒,并合理表达,是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最好的方式

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印象还蛮深刻的。90后女孩苏铁在一家奢侈品店当销售,老销售都有固定的顾客,新销售不仅没有固定回头客,他们的业绩也总是被老销售抢走。刚入职的时候,新销售们总是一起抱怨这个问题。

结果过了试用期之后,同一批入职的销售竟然用这个方法来对待她,抢走了原本属于她的业绩。

苏铁很生气,直接跑过去找到对方理论“我们刚入职的时候,大家都看不惯老销售的行为,结果你转身就用这个方法对付我。我可以不在乎这个业绩,但我告诉你,你以后的每一个顾客都是我苏铁的。”

刘同后来问她,你不怕得罪她吗?苏铁是这样回答的“她这样对我,说明没把我当朋友,那我又何必在意她。我说出来了,我解气,如果我不说来,自己闷在心里,难受的只有我自己,我说出来了,难受的是她。”

会表达自己的愤怒也是个技术活。愤怒的情绪来了,憋着不解决,会憋坏身体;把愤怒转移到他人身上,会破坏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好的愤怒,必须要针对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找到让你愤怒的对象,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的表达才能有效果。

正确表达愤怒的方式:理解。谁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因为什么事情生气。找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事情的重点,你就知道该怎么正确对待愤怒了。

4、接受坏习惯

追求优秀不是克服自卑的良药,特别自控也不是情绪化的答案

改变坏习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和它较劲,接受它。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那么难以改掉坏习惯?首先,坏习惯一定让我们曾经受益

职员小L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到deadline之前是绝对不会工作的,她总是在要火烧眉毛的时候,才最后把方案赶出来交给老板。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她就是改不掉。

原来她上学的时候,他爸爸对她的作业非常严苛,经常挑她的错误。她就每次都熬夜到很晚很晚,她爸爸看她这么辛苦,也就不再挑她毛病了。

拖延的习惯让她避开了父亲的责骂,她尝到了甜头,所以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但就不愿意改掉。

其次,坏习惯会立即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想要读书、想要学习、想要进步的时候,其实都是非常费力的。我们在定制学习计划的时候,往往都会这样,我看完这页书,我就去刷微博;我跑完1000米,就奖励自己喝一杯一点点。

这就潜意识里给自己暗示了,刷微博是放松,奶茶是好喝的、必备的,是奖励。自控是延迟满足感,而坏习惯就能即刻满足我们的要求。1分钟都不用等,马上就能获得的快乐,谁不爱呢?因为这种快感容易得到,我们才不容易改掉坏习惯。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经历3个步骤: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

我们做题,对的越来越多,才会让我们有成就感,才能坚持下去。如果错的越来越多,只会让我们灰心丧气,看到课本都不愿意翻开,自然就坚持不下去。

那想改变坏习惯该怎么做?首先,不是改变,而是要接受我们的坏习惯。自控很难坚持的原因在于,它把坏习惯当成了自己对立面来看待。但是坏习惯就是我们本身啊,排斥它也不过是压抑我们自己而已。这种方式就很容易像弹簧一样,压抑的越厉害,反弹的越厉害。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次人格来帮助我们。当我们真的很累很烦,不想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的次人格会来安慰我们:我知道你很累了,你太需要放松一会,干一些你想干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我们对“它”说,我一定会去的,但我必须先把手头的任务完成,请“它”再稍等一下。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些让你分心的想法都不在了,它会相信所给的承诺。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变得更完美(4000字干货长文)

安慰好我们的心灵,下一步就该培养一个新的习惯了。

1.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我想运动减肥跑步,那穿好跑鞋就行了;我想学英语背单词,把书放到桌子上就行了。

从最简单的小事开始,你对自己做成的承诺并成功履行,你对自己也会越来越满意,做出和履行更大承诺的能力就会增加。

2.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把想要改变的习惯,分成小份,把想要改变的习惯,分成小份,小到精细到每天。比如我要减肥,原来的时候每天要喝3瓶可乐,那今天就只喝2瓶。

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一天之内全部做到,把坏习惯一点点减少,一点点消灭。

3.不要积累太多未完成的事情。每个未完成的事情都会吞噬你的自信,无论多么不起眼,所以不要积累消耗自己的心理的事情。

4.有决定胜过没有决定。我们关于未来或许有着许多想法,该继续考研还是找工作?考研考985还是本校;继续本专业还是跨考喜欢的专业。工作该去大城市闯一闯还是回到小县城家里人的身边;该高风险还是保底安稳;该996高工资还是955没两个钱。

想法一大堆,很多想法都是自相矛盾的。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想是没有用的。找到一条路,走走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了。行动起来才是最有用的。

写在最后: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只有了解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知道该如何变得完美。

好习惯和坏习惯,积极和负面,开心和愤怒都完美的存在在我们每一个的生命里,合理的同他们相处,发挥每一个情绪的长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就可以走向更完美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